命令既下,庞大的军队如同精密的机器开始运转,在暮色四合中,悄然分化,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迷魂阵,在这片辽阔的平原上缓缓铺开。而远处,楚军追兵的马蹄声,已如同催命的战鼓,越来越近。
马蹄声如闷雷般渐渐平息,扬起的尘土缓缓落下,露出易小川及其麾下骑兵疲惫却依旧警惕的身影。他们停在了一处略显开阔的岔路口,眼前的景象让易小川的心猛地一沉。
道路上,原本应是一条清晰大军行进的痕迹,此刻却如同被顽童恶意撕扯开的布帛,凌乱地分成了四股,分别指向不同的方向。车辙印、马蹄印、步兵纷乱的足迹交织在一起,深浅不一,蔓延向远方起伏的山峦和荒芜的平原。一些被遗弃的破损辎重、甚至还有几面沾染泥污的秦军旗帜,被随意丢弃在路口,像是一种无声的嘲弄。
易小川勒住战马,抬手示意全军停止前进。他微微皱起眉头,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方向的痕迹,试图从中找出蛛丝马迹。高要竟然分兵了?而且分得如此彻底,如此果断?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在他的预想中,高要仓皇撤退,理应集中所有力量,抱团取暖,以求最快速度逃回咸阳。
分兵,意味着力量的分散,在强大的追兵面前,这无异于自寻死路——除非,这不是简单的分兵,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一股寒意顺着易小川的脊梁爬升。他立刻想起了不久前的惨痛教训。那一夜,也是因为求胜心切,低估了高要的狡诈,贸然追击,结果一头撞进了对方精心布置的伏击圈。箭矢如雨,喊杀四起,他麾下的儿郎们措手不及,损失惨重。那一次,他不仅没能留住高要,反而折损了不少精锐,险些连自己也陷在里面。那份挫败感和对牺牲将士的愧疚,至今仍清晰地烙在他的心头。
“不能分兵……”易小川在心中默念,握紧了缰绳,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分析着眼前的局势。高要手下仍有接近两万大军,虽是败退之师,但困兽犹斗,绝不能小觑。这四路兵马,哪一路是实?哪一路是虚?或者,虚实结合,真真假假?
若是自己此刻贸然分兵追击,任何一路都可能遭遇高要亲率的主力埋伏。凭借地利和以逸待劳的优势,高要完全有能力将他派出的每一支分队逐一击破、全面吞噬。到那时,非但抓不住高要,自己这支先锋骑兵恐怕也要交代在这里,更是打乱了后续项羽主力的部署,后果不堪设想。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射在布满车辙印的黄土路上。身后的骑兵们鸦雀无声,等待着主帅的命令,只有战马偶尔不耐地打着响鼻,刨动着蹄子。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焦灼。易小川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追击的欲望在燃烧,高要近在咫尺,若能擒杀此寮,便可提前结束这场战事,告慰无数牺牲的英灵。但理智的声音更大声,更冰冷:高要诡计多端,这分明是诱敌之计,绝不可再中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