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沉不住气的是冯阁老,脸上满是痛心疾首,连声音都带着颤:“启禀陛下!老臣在朝堂当差几十余载,从未听过如此荒谬绝伦、悖逆人伦的说辞!”
他狠狠顿了顿朝笏,“温尚宫此举,哪里是奏请新政?分明是借着养济院的由头,混淆男女纲常、无视名节礼法!”
“更甚者——”冯阁老的声音陡然拔高,目光扫过殿角的温以缇,带着不容置喙的严厉,“她一介尚宫,竟敢在金銮殿上非议朝纲,这便是赤裸裸的以下犯上!今日若纵容她这般行事,他日人人效仿,岂不是要让我大庆的江山,毁在这等离经叛道之人手里?请陛下速下圣谕,将温以缇治罪,以正纲纪!”
冯阁老的话刚落,都察院的二品御史,便紧跟着出列。
他不像冯阁老那般激动,却绷着张冷硬的脸,朝龙椅躬身时,声音掷地有声:“陛下,冯阁老所言句句在理,臣附议!”
他抬眼看向温以缇,眼神里满是苛责:“温尚宫,你可知名节二字于天下女子、于我大庆礼法意味着什么?你要设养济院协管女子,看似是为女子谋利,实则是要拆了夫为妻纲的根!
寻常百姓若见朝廷都容得下这等乱纲常的主张,只会觉得礼法可弃、君权可违,到那时,民间流言四起,宗室非议不断,甚至边境借机生事,这江山的安稳,岂非要被你这一时之念搅得支离破碎?”
“臣掌监察之职,只知守礼法、正朝纲六字。”他转向正熙帝,躬身更深了些,“温尚宫此举,已非过分二字可论,而是动摇国本!若陛下今日不罚,便是纵她乱政,臣恐日后再难服众,更难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还请陛下三思,速将其拿下问罪,以安朝野之心!”
礼部尚书脸上满是礼教被犯的焦灼:“陛下!温尚宫此举,是要刨了我大庆男耕女织、夫为妻纲的根本啊!”
他攥着朝笏的手都在抖,“自古以来,女子主内宅、守妇道,男子主朝堂、掌天下,这是天定的纲常!如今她要协管天下女子,要女子与男子并肩,这岂不是要让女子抛头露面、插手政务?届时女子不安于室,男子难掌其家,连家都乱了,这天下还能稳吗?此等违逆天道、败坏礼教之举,臣万不能容,请陛下治罪!”
紧接着,兵部尚书也沉步出列。
他声音洪亮如钟,带着历练出的刚硬:“陛下,乱则生变!我大庆的兵卒,哪一个不是为了护家卫国而战?这家里,女子守着后方,男子扛着刀枪,才撑得起江山。若按温尚宫说的来,女子要争着与男子并肩,那军营里要不要收女子?边关要不要让女子去守?
将士们分心顾家,军心一散,再遇外敌入侵,谁来保这大庆的疆土?这是拿江山安危当儿戏!臣请陛下严惩!”
兵部尚书的话刚落,工部与吏部尚书对视一眼,暗暗叹了口气,也齐齐上前。
工部尚书先开口,“陛下,河工、营造,哪一样不是靠男子出力?若女子要并肩,先不说她们能不能扛得动夯土、架得起桥梁,单说工坊里的规矩、工地上的调度,历来是男子主事,骤然换女子插手,只会乱了章法、误了工期!这不是给权,这是添乱,是拿国计民生开玩笑!”
吏部尚书随即接话,脸色严肃如霜:“臣附议!吏部掌官员任免、考核,历来选官取士,皆以男子为纲,非是轻视女子,而是女子久居内宅,未涉政务,骤然让其出面,她们懂刑名?懂吏治?懂如何安抚百姓、处理灾情吗?强行给权,只会让官员任免乱了套,让地方政务陷进混乱!温尚宫此举,看似为女子,实则是扰乱选官制度、动摇吏治根本,臣请陛下明断!”
四位尚书的声讨刚毕,阁老们也按捺不住。朱阁语气沉痛:“陛下,臣与冯阁老同朝数十载,从未见人敢如此挑战纲常。温尚宫年轻,或许是一时糊涂,但协管女子、并肩男子这话,已传遍朝堂,若不严惩,民间定会以为朝廷要改祖制。到时候乡绅不满、宗族非议,甚至会有人借护礼法之名生事,这江山的根基,就要被摇松了啊!”
曹阁老跟着点头,补充道:“陛下,更要紧的是宗室颜面!我大庆宗室女子,历来以端庄守礼为表率,若温尚宫的主张被容下,宗室女子岂非要效仿着抛头露面?
这不仅丢了宗室的脸,更会让外邦笑话我大清无礼法、失纲常!为了宗室体面、为了大庆颜面,温尚宫必须治罪!”
阁老与尚书们的话,像是给殿下文武定了调子。
都察院的御史们率先响应,三品御史往前一步,声音尖锐:“陛下!温尚宫混淆纲常,已是大逆不道!都察院掌监察,若见此等乱政之举而不言,便是失职!臣请陛下将其打入天牢,彻查其是否有同党,是否在暗中勾结势力,妄图乱我大庆!”
四品、五品御史们紧跟着附和,声音此起彼伏:
“臣附议!此等逆天之举,绝不能纵容!”
“女子与男子并肩,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请陛下治罪!”
“若今日饶了她,他日人人皆可乱纲常,朝堂何存?江山何存?”
殿下的七王爷与十王爷悄悄交换了个眼神,后者眉头微蹙,不着痕迹地摇了摇头,让他先按兵不动。
此刻上前,只会被满朝的声讨裹挟,非但帮不了人,反倒会把自己也拖进去。
十王爷攥紧了袖管,目光却死死黏在殿角的温以缇身上,眼底满是按捺不住的紧张。
连一直默立的晋元王,此刻也皱紧了眉。
先前温以缇曾夸他几句,心里本想为她辩解几句,可看着满朝声讨,确实是太过颠覆,若真推行,怕是要天下大乱。
他终是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几分无奈:“陛下,臣虽知温尚宫或有良苦用心,但协管女子一事,确实违逆祖制、动摇根本。如今朝野上下皆以为不可,若陛下容她,恐难安人心、难服众臣。为江山稳固计,臣……请陛下酌情治罪。”
晋元王都开口了,底下的官员们更是没了顾忌。
从各部侍郎到地方督抚的京官,从六科给事到散阶官员,纷纷出列,或激昂、或沉痛、或恳切地附和。
“请陛下治罪温以缇,以正纲常!”
“绝不能让此等乱政之举横行,陛下三思!”
“为了大庆江山,为了天下礼法,请陛下严惩!”
一时间,满殿的“治罪”声像潮水般涌来,几乎要掀翻金銮殿的顶。
所有官员的目光,都紧紧锁在龙椅上的正熙帝身上,连呼吸都透着焦灼。
唯有温以缇,仍立得纤弱却稳当,在一片声讨里,安静得像一粒沉在洪水里的石子。
声讨渐渐弱了下去,所有人都等着正熙帝开口,可龙椅上的人依旧沉默,
就在这死寂里,温以缇忽然动了。她抬了抬眼,目光扫过那些仍带着怒色或焦灼的脸,嘴角竟缓缓勾起一抹笑。
那笑声不响,却像碎冰撞在玉盘上,清冷冷的,里子裹着的全是鄙夷与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