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更远的地方(2 / 2)

“好。”扶苏点头,“再种棵新的桃树苗,让它陪着老桃树。”

自行车的铃铛在山路上响着,惊起一群归鸟。孙健和扶苏笑着,聊着,身后是漫山遍野的桃花,身前是洒满阳光的路。他们知道,不管过多少年,不管换了多少代人,这片桃林,这些故事,这份“安”的念想,总会像桃花一样,年年盛开,岁岁相传。

而他们,不过是这漫长守护里的一段,像桃林里的一棵桃树,默默扎根,静静开花,把阴凉留给后来人,把种子撒向更远的地方。

挺好的。孙健想着,又咬了一口桃干,甜丝丝的,心里踏实得很。

从姜娞村回来后,孙健和扶苏的日子又添了几分新滋味。姜桃时常托人捎来新鲜的桃子或晾晒好的桃干,每次都附一张小纸条,上面是孩子们歪歪扭扭的字:“孙爷爷,扶苏爷爷,我们去石门山看石碑了,知道了好多故事!”

孙健把纸条一张张贴在修配铺的墙上,像挂了串小灯笼,暖融融的。有次一个来修自行车的老街坊指着纸条笑:“你俩这是成了孩子们的‘故事爷爷’了?”

孙健嘿嘿笑:“能让娃们多知道点老底子的事,挺好。”

扶苏则把桃干分给博物馆的同事,说:“这是姜娞村的味道,带着桃花香呢。”他还照着记忆里姜媛做桃酱的法子,试着用新鲜桃子熬了罐酱,装在玻璃瓶里,送给母亲抹馒头吃。

母亲尝了一口,眼睛一亮:“这味正!比外面买的果酱朴实。”

转眼到了秋天,姜桃捎信说桃林的果子熟了,请他们去摘桃。两人一早就骑着自行车往姜娞村赶,路上的稻田黄了,玉米红了,风里飘着粮食的香气,像在哼一首丰收的歌。

姜娞村比春天时更热闹,孩子们在晒谷场上追逐打闹,大人们忙着摘桃、装箱,村口的老桃树下堆着好几筐粉白的桃子,看着就喜人。

“孙爷爷,扶苏爷爷!”孩子们看到他们,像小麻雀似的围上来,手里举着自己画的画——有烽火台,有秦直道,还有骑着红毛骡子的扶苏。

姜桃从桃林里钻出来,手里拎着个竹篮,满头是汗:“可算来了!今年的桃结得稠,正愁摘不完呢。”

孙健挽起袖子:“没问题,咱有的是力气。”

扶苏也跟着往桃林走,脚步踩在落叶上沙沙响。桃树比春天时更茂盛了,枝叶间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子,阳光透过叶子的缝隙洒在桃子上,像镀了层金。他想起前世和姜媛、姜老头一起摘桃的日子,那时姜媛总爱爬到树顶上,把最大最红的桃子扔下来,喊着“扶苏公子,接好了!”

“想啥呢?”孙健扔过来一个桃子,砸在他怀里。

扶苏接住,擦了擦上面的绒毛:“想当年,姜媛姑娘爬树比猴子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