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木卫四土卫六(2 / 2)

大量小行星砸下来,最大的变化是木卫四的自转周期,变快了很多,原本被木星的潮汐力锁定是16.7天的,现在加速到只有11天了。这样一来,木卫四上面由木星产生的潮汐周期大概是6天左右,也就是说大约3天会涨潮一次。

在砸下一批小行星后,在潮汐力、小行星爆炸、星球自身收缩等多重效益影响下,木卫四的内核慢慢变得炽热起来,地核内部慢慢的变成的液态,在发电机效应的作用下慢慢的形成了磁场,李富贵又在木卫四的两极投下不少的磁性材料,使得木卫四有了遍布全球的磁场,由于木卫四离太阳足够远,又有木星磁场的保护,其本身的磁场并不需要太强也够用了,星球也小很多,比改造火星的时候简单多了。

木卫四的水在小行星爆炸时又会分解成产生氢气和氧气,而质量比较小的星球大气层很难留住氢气,连地球的大气层都无法留住氢气,所以氢气会从大气层顶部逃逸,留下比较重氧气。李富贵还从其它星球搬运了一些氨气冰山砸到木卫四上改变大气成分,尽量让木卫四上面的大气成分跟地球接近。

通过这么一番折腾,星球的直径变小了上百公里,不过这样的变化对于木卫四的星球直径来不算太大,基本可以忽略这方面的影响。木卫四改造之后密度增大不少,所以直径变小了质量反而增加了不少,不过就算这样木卫四的海洋无论面积占比还是海洋深度都远超地球;木卫四表面重力加速度从1.24米\/平方秒变成了1.5米\/平方秒,这个重力跟月球表面差不多,逃逸速度则从2.4千米\/秒变成了2.64千米\/秒。

最后则是考虑给木卫四升温了,木卫四离太阳太远了,光靠二氧化碳制造的温室效应还是不够的。还要想其它办法双管齐下,当然给星球加热最经济适用的就是太阳能了。由于木星离太阳太远了,原本木卫四表面的温度约为-155摄氏度,这么低的温度连二氧化碳都会结成干冰了,显然不适合地球生物的生存的。小行星大爆炸和自身压缩产生的能量使得木卫四的温度迅速升高,溶解了大量的冰川,使得木卫四地表上面洪水滔天,一片汪洋。

不过要是得不到足够的热量补充,星球表面又会很快冷却下来,不过现在木卫四上面有了厚厚的大气层保温,倒不会降低到原来那么低的温度,不过因为这里距离太阳过于遥远,如果还是原来的光照条件,恐怕慢慢的又会变成一个冰球,因此还需要在地球上打造了两面巨大的反光镜,放在木星-木卫四拉格朗日点L4和L5上,这两个点的天体运行很稳定,会一直保持和木星、木卫四等距离,也便于聚集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给木卫四加热,并且这个反光境的面积在日后也不断增加,对着木卫四进行聚光,防止木卫四星球表面太冷。

当几十年后木卫四表面温度达到平衡后,木卫四表面温度提高了很多,赤道附近的地面最高气温大约是14摄氏度,由于木卫四星球小,离太阳又遥远,这里一年四季并不明显,气温比较稳定,从赤道到极地的地理带分布倒是比较明显,木卫四的两极慢慢的又变成了冰川,平均气温在零下三十多度,整个星球的气候变化并不太大。

最后则是在木卫四的物理环境基本稳定后,着手像改造火星的生态圈一样进行木卫四的生态圈改造,然后可以考虑星际移民了。不过这时李富贵才发现对木卫四的改造实际上是失败的,由于离地球太遥远了,这个星球宜居带并不太多,冰川和海洋占据了这个星球大部分的面积,这么大的一颗卫星,预计适宜容纳人口才一亿左右,简直有点鸡肋,除非把它搬到金星轨道上去成为金星的卫星,不然继续增加反光镜温度也提高不了太多了。

在木卫四上看木星会非常的巨大,视野直径是地球上看月亮的8倍左右,因此木卫四的夜晚实际上也是很明亮的。

木星-木卫四拉格朗日点L1上距离木卫四表面约4.8万公里(三体问题的五个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去找找拉格朗日点的计算方法,也不是很难计算的),这个点位于木星和木卫四之间,也比较稳定,按计划将来会安放木卫四的南天门。

土卫六又被称为泰坦星,在电影里是灭霸的故乡,直径约5150公里,是太阳系第二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唯一一个拥有浓厚大气层的卫星。科学家们对于土卫六为什么会有浓厚的大气层一直很不解,李富贵经过了一番考究,也没告诉世人为什么土卫六会有大气层,嘿嘿!土卫六表面重力和月球相当,但其大气层却非常浓厚,其表面的大气压约为地球的1.5倍,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22.2万公里,土卫六跟木卫四类似也是一半是水冰一半是固体材料。

土卫六的改造工程几乎与木卫四同步展开,其改造进程和方式也大体相似。在经过一系列复杂而粗暴的操作之后,土卫六发生了显着的变化。首先,它的公转轨道半径出现了明显的调整,大约增大了数千公里之多。这一改变直接影响到了它的公转周期,使其从原来不足 16 天延长到了16 天。在此之前,土卫六如同其他许多卫星一样,一直受到土星强大潮汐力的束缚而处于锁定状态,但在此次改造之后,它的自转周期有了全新的变化,变为了 12 天。即潮汐出现了周期性的变换,潮汐周期为4 天,也就是说每过两天就会经历一次涨潮现象,这一点与木卫四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