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反击开始(1 / 2)

做完这些,林风才稍微安心。他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灯火璀璨、日益繁华的东渔村夜景。商业竞争他不怕,但对方既然开始玩阴的,触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那他也不会客气。他要让所有人知道,东渔村是他林风的根,谁想在这里兴风作浪,就得先掂量掂量后果。

第二天,“望海苑”的销售依旧火爆。但果然如林风所料,麻烦开始出现了。

先是有一群看起来流里流气的年轻人,在售楼部门外的停车场晃悠,对着进出的客户吹口哨,或者说一些不三不四的话,虽然没动手,但极其影响形象和客户体验。保安上前驱赶,他们就散开,过一会儿又聚拢过来,像牛皮糖一样。

接着,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关于“望海苑”的负面帖子,主要集中在匿名的地方论坛和贴吧。有的说“望海苑”的房子质量有问题,墙面开裂;有的说他们的物业费奇高,而且服务差;还有的甚至造谣说“望海苑”的土地使用权有问题,可能办不下来房产证……内容编得有鼻子有眼,但仔细一看,全是毫无根据的抹黑。

贺大乔气得直跳脚,一边加派保安人手,甚至请萧寒战调了几个专业的安保人员过去镇场子,一边联系论坛管理员删帖。

林风却显得很淡定。他让公司的文员将那些造谣的帖子截图保存,作为证据。同时,他让售楼部的销售顾问们,在面对客户的疑问时,统一口径,自信而坦诚地回应:关于质量,我们所有房屋均为现房,欢迎随时实地查验,并出具权威部门的验收报告;关于物业,我们采用的是自家成立的、经过严格培训的物业团队,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在购房合同中有明确附录,公开透明;关于土地使用权和房产证,所有手续合法齐全,可随时至相关部门查询核实。

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望海苑”的现房优势和质量口碑,不是几条虚无缥缈的谣言能够轻易撼动的。大多数客户在经过实地看房和详细咨询后,反而更加信任“望海苑”。

而萧寒战那边的调查,也很快有了初步结果。

“风哥,查到了。”萧寒战来到林风办公室,递给他一份简单的资料,“赵坤,本地人,早年是靠沙石土方生意起家,手下养着一批闲散人员,手段不太干净。后来涉足房地产,开发过两个小楼盘,口碑一般,据说有延期交房和质量问题。‘皇家海景’是他目前最大的项目,投入很大,几乎押上了全部身家,还从银行贷了不少款。他最近和县里规划局的一个副科长走得很近。”

林风看着资料,嘴角泛起冷笑。沙石起家,手段不干净,押注巨大……这些信息组合在一起,让他对赵坤其人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一个急于求成、习惯用灰色手段解决问题、并且资金链可能并不宽松的投机者。

“那个‘渔火阑珊’餐厅呢?”林风问。

“餐厅的法人代表不是赵坤,是他一个小舅子。但实际控制人应该就是赵坤。昨天的事情之后,餐厅今天照常营业,没什么特别动静。不过,赵坤昨天后来又联系了一个叫‘阿彪’的人,应该是他养的打手头目,估计后续还会有小动作。”

“知道了。”林风点点头,“继续盯着。另外,想办法查一下赵坤那个楼盘的资金来源和银行贷款的具体情况,还有他那个规划局的关系。”

“明白。”

就在林风这边积极部署应对的时候,林水也没有闲着。他昨天受了气,虽然当场找回来了,但心里那股火并没完全消散。他知道这事因他而起,他也想为哥哥分担一些。

他找到了李大男、李二男等一帮信得过的兄弟。这些人很多都是当初跟着他们从缅北一起回来的,身手好,胆大心细,而且对林家兄弟绝对忠诚。

“兄弟们,昨天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对方明着玩不过,开始耍阴招了。”林水看着众人,沉声说道,“咱们不能光挨打不还手。风哥有风哥的布局,咱们也得干点咱们能干的。”

“水子哥,你说怎么干!我们都听你的!”李大男率先表态。

“对!弄他们!”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林水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别冲动,不能像他们一样违法乱纪。咱们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压低声音,说出了自己的计划:“他们不是喜欢造谣吗?咱们也帮他们‘宣传宣传’。大男,你带几个人,去‘皇家海景’那几个施工工地附近转转,看看他们的材料运输、工人管理有没有什么问题,特别是晚上。二男,你找几个会上网的,在论坛上把昨天我们在他们售楼部的见闻,‘如实’地写出来,重点突出他们不敢签合同、不敢保证质量、销售态度恶劣这些点,注意,要写得像普通客户的吐槽,别太刻意。”

“另外,”林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想办法打听一下,他们工地上有没有拖欠工人工资的情况。如果有……那就好办了。”

众人领命,分头行动。林水则坐镇后方,协调信息。他发现自己很享受这种运筹帷幄的感觉,这不仅能帮到哥哥,也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一场由“皇家海景”挑起的商业暗战,因为一次拙劣的碰瓷事件,开始全面升级。林风的沉稳老练,林水的快速成长和锋芒初露,与赵坤的焦躁阴损形成了鲜明对比。

看似平静的东渔村,暗流开始汹涌。而这场争斗的胜负,或许将决定未来整个青云县房地产市场的格局。

林水布置下去的任务,像几颗投入静水中的石子,迅速激荡起一圈圈涟漪。

李大男带着两个机灵的兄弟,换上了普通的工装,连续两天混在“皇家海景”工地外围。他们不像之前去售楼部那样高调,而是像寻常路过或者找活干的散工,仔细观察着工地的一举一动。

他们很快发现了一些问题。“皇家海景”的工地管理似乎并不严格,物料堆放有些混乱,特别是晚上,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有时会超载,甚至偶尔有泥沙洒落在工地外的公共道路上。李大男还用手机偷偷拍到了几次工人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以及在明火作业区域附近抽烟的画面。这些虽然都不是什么致命问题,但积累起来,足以描绘出一个管理松散、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工地形象。

与此同时,李二男带领的“电视报纸小队”也开始行动。他们没有选择那些明显是水军的口吻,而是模仿真实购房者的语气,在东渔县本地的电视和报纸上以及新兴起的一些房产交流版块,发布了数篇文章。

帖子的标题都取得很有迷惑性:

《看了“皇家海景”的样板间很心动,但销售的话让我心里直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