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新的基石(2 / 2)

“拆了卖废铁?那太不仗义了,老子还干不出这种事。”

洛德摇了摇头,语气斩钉截铁。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控制室巨大的观察窗,望向远处那片幽暗的虚空。

在那里,“裁决号”那庞大而残破的舰体正静静地悬浮着,如同一条搁浅的、遍体鳞伤的巨鲸,曾经的威严与力量只剩下凄凉的轮廓。

一个想法,在他心中逐渐清晰、坚定起来。

“我想……把它留下来。”

洛德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不是作为一艘还能战斗的战舰,而是作为……一座碑。

一座属于所有为帝国奋战过的将士的……纪念碑。”

通讯界面另一端,是短暂的沉默。

随即,塔洛斯微微颔首,虽然没有言语,但那无声的赞同,比任何话语都更有分量。

决议已定,庞大的工程随即启动。

数以千计的工程机械、牵引船以及在之前战斗中幸存下来的、具备外空间作业能力的使徒。

如同忙碌的工蜂,开始围绕着残破不堪的“裁决号”旗舰进行作业。

非必要的、严重破损扭曲的外部装甲板被小心地切割、拆卸下来;

那些如同破烂般耷拉着的武器基座和传感器阵列被移除;

所有尚存价值的内部设备、管线、乃至部分完好的次级结构被有条不紊地回收。

整个过程庄重而有序,仿佛不是在拆卸一艘报废的舰船,而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最终,呈现在所有人面前的,是“裁决号”被剥离了所有冗余后,最核心、最本质的骨架。

那伤痕累累却依旧倔强挺立、贯穿首尾的巨型主龙骨,以及被特意保留下来的、象征着指挥与意志核心的舰桥区域。

这具长达二十多公里、布满了撞击凹痕、能量灼烧印记和巨大撕裂口的钢铁骨架。

在数十艘大型工程舰释放的协同牵引力场的精密操控下,被缓缓地、平稳地调整着角度。

它不再保持战舰的航行姿态,而是如同一位力战而竭、却依旧不肯倒下的巨人,将舰首高高昂起。

如同一柄饱经战火、伤痕累累却依旧指向无尽星海的沉默巨剑!

最终,它被永久性地、牢固地固定在了主基地所在小行星带外围,一片特意清理出来的、相对空旷而醒目的星域坐标上。

它的表面经过了彻底的清理和必要的加固处理,在远方恒星光线的照射下,闪烁着冰冷而坚硬的金属光泽。

那些战斗留下的伤痕非但没有减弱它的气势,反而为其增添了一种悲壮而苍凉的美感。

然后,是整个工程中最耗费心力、也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步。

所有在此次“夺舰行动”中,以及在之前历次大小战斗、乃至最初降临此宇宙时不幸阵亡的帝国将士的名字。

只要帝国主机数据库中还存有记录,无论是高阶的使徒指挥官,都被动用最高精度的激光铭刻技术,逐一镌刻在了那巨大而冰冷的龙骨之上。

密密麻麻的名字,如同无数颗曾经闪耀、如今已然黯淡的星辰,布满了钢铁“剑身”的每一寸可用空间。

它们大小不一,排列却异常整齐,无声地诉说着忠诚、勇气与最终的牺牲。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曾是一个为帝国存续而战的灵魂。

在纪念碑最终落成的那一天,基地没有举行盛大的仪式,没有播放激昂的军乐,也没有准备任何冗长的悼词。

一切都在静默中进行。

所有幸存的帝国单位,只要岗位允许暂时脱离的,都自发地、安静地聚集在纪念碑周围的虚空之中。

一艘艘大小战舰,从新下水的“白天鹅”级巡洋舰到伤痕累累的“千岩级”护卫舰,全部关闭了非必要的引擎,如同缄默的卫兵般静静悬停。

能够进行外空间活动的使徒们,则在虚空中整齐列队,面向纪念碑,肃然挺立。

甚至连欧若拉的虫群,也仿佛感受到了这肃穆的气氛,停止了往常的躁动,安静地悬浮在舰队外围。

洛德独自驾驶着一艘小型交通艇,脱离了“永恒级”的泊位,缓缓飞向那片寂静的星域。

他透过舷窗,望着那巍峨耸立、刻满了名字的钢铁丰碑,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安慰的话语?

他觉得对这群为战争而生、为使命而死的使徒而言,任何安慰都显得苍白而多余。

激励士气的豪言壮语?

在如此沉重的牺牲面前,再激昂的话语也显得空洞无力。

责任与使命?

他们早已用生命和忠诚做出了最彻底的诠释。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操控着交通艇,以最缓慢、最平稳的速度,缓缓飞近纪念碑那指向星海的、最尖锐的顶端。

那里,特意预留出了一片光滑的、未曾刻字的金属平面。

交通艇的舱门无声滑开,洛德已经习惯了,如今躯体,氧气从来不是必需品,调动神血稍微改造一下躯体。

几个小时内在真空环境,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利用磁力靴固定在龙骨表面。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一支高能等离子切割笔,调整到最深雕刻模式。

然后,他凝神静气,用尽全身的力气和意志,在那片空白之上,一笔一划,深深地刻下了两个巨大、古朴、仿佛蕴含着千钧之重的帝国文字:

“铭记”。

没有前缀,没有后缀,没有任何多余的解释和修饰。

只有这沉甸甸的、如同誓言般的两个字。

当最后一笔刻完,等离子切割笔的光芒熄灭的瞬间,洛德仿佛感觉心中那块自从“裁决号”沉沦、众多将士牺牲以来,就一直死死压着的、令人窒息的重石,终于稍稍松动了一丝。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悲伤,有释然,更有一种继承遗志、继续前行的坚定——涌上心头。

悼念与缅怀是必要的,但活着的人,以及整个帝国的命运,更需要向前看。

被小心翼翼拆卸下来的“裁决号”尚存利用价值的装甲板和结构件,连同之前在“夺舰行动”及其他战斗中回收的、堆积如山的各类金属残骸。

被庞大的运输船队源源不断地送入了那座刚刚建成、效率远超旧式冶炼中心的“高效模块化星际合金冶炼中心”。

炽热的、温度足以汽化普通钢铁的幽蓝色等离子炉火再次熊熊燃烧起来,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

流淌而出的,不再是过去那种性能普通的太空钢材,而是闪烁着奇异幽蓝色光泽。

内部结构更加致密、强度和能量传导性都远超从前的“标准星际合金Ⅰ型”。

这些崭新的材料,将成为帝国重建最坚实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整个基地,仿佛一台被按下了数十倍快进键的超级机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轰鸣着、咆哮着全功率运转起来!

在依托“永恒级”部分完好外部结构扩建的新星港区域内,一座座规模更大、自动化程度更高、采用了新式模块化构建技术的新船坞。

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形成了一片蔚为壮观的钢铁森林。

船坞内部,日夜不停运转的智能化生产线上,无数制造傀儡如同最精密的工蚁般穿梭忙碌,进行着焊接、组装、布线、调试等一系列复杂工作。

第一批完全利用新材料、新工艺、自产自建的“千岩级”改进型强化了局部装甲和近防火力。

和“天罚级”增强型提升了引擎效率和主炮充能速度,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如同下饺子般从船坞中滑出。

进行最后的舾装和系统调试,然后迅速编入舰队序列,填补着因战斗损失而出现的巨大空缺。

而最引人注目、也最让所有帝国单位为之振奋的,是位于一座规模最为宏大、防护最为严密的核心船坞中央,那艘已经完成总装、正在进行最后系统联调的巡洋舰!

它的舰体比“天罚级”更加修长流畅,线条优雅而充满力量感,通体呈现出一种带有金属质感的银白色。

最独特的是它的舰首部分,结构并非传统的炮塔或撞角,而是呈现出一种多层嵌套、尖锐且略带弧度的特殊构型。

内部隐隐有幽蓝色的能量光芒流转,散发出一种蓄势待发的危险气息。

这就是基于新获得的核心蓝图建造的第一艘“白天鹅”级高速突击巡洋舰!

其最核心的武器系统,并非传统的能量炮台或导弹阵列,而是内置在舰体深处的、“裁决号”遗产技术小型化后的“短距跃迁星际导弹垂直发射井”!

这种独特的武器,能够将特制的高爆或穿甲重型导弹,通过短距离、高精度的空间折叠跃迁。

直接无视敌方大部分外部护盾和装甲,送入敌舰内部关键区域,或在其外部极其贴近、几乎零距离的方位瞬间引爆!

堪称执行斩首任务、瘫痪高价值目标的绝对利器!

在无数使徒士兵、工程傀儡以及通过监控系统“注视”着这里的其他帝国单位的无声见证下。

这艘被临时命名为“破晓号”的首艘“白天鹅”级巡洋舰,缓缓滑出宏伟的船坞闸门,其优雅而矫健的舰姿在恒星光线下熠熠生辉。

随后,尾部的新型矢量推进器喷吐出幽蓝色的长长尾焰。

它如同一位初次登台的舞者,轻盈而稳定地调整好姿态,最终完美地融入了外围正在重新编组的舰队序列之中。

没有震耳欲聋的欢呼,没有喧嚣的庆典。

但所有帝国单位,都能从这艘新锐战舰冰冷的外表下,感受到一种名为“希望”的炽热火焰,正在这片曾经饱受创伤的星域,重新、并且更加猛烈地燃烧起来!

不仅仅是军事力量,整个帝国的工业根基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量的、新型的星际合金铸造中心开始全功率运行,如同星海中一座座永不熄灭的钢铁熔炉。

将捕获的小行星、陨石以及回收的残骸,高效地转化为建设所需的宝贵材料。

基础的能量管道网络被重新规划、升级、铺设,采用了更高效的能量传导介质和更稳定的控制节点。

为整个日益庞大的基地提供着更稳定、更强大的能源供应。

甚至对“永恒级”这艘巨舰本身的修复工作,也在争分夺秒地同步进行着。

首要任务就是稳定那差点在最终冲击中彻底崩溃的龙骨结构。

巨大的、如同脚手架般的工程强化结构,如同外科手术般,将被扭曲的区域强行校正、固定;

外部开始加装特制的强化支撑梁和分布式的能量稳定锚点,如同为重伤的病人打上了坚固的石膏。

虽然距离让它恢复哪怕最基本的航行能力,还遥遥无期,充满了未知的技术挑战,但至少,它不会在可预见的未来坍塌、解体了。

它静静地悬浮在那里,本身就是一个正在被缓慢治愈的奇迹,一个帝国未来的移动家园与终极堡垒的雏形。

洛德站在“永恒级”那宽阔得可以塞上艘航空母舰的舰桥上。

看着主屏幕上各项建设进度条那令人欣喜的飞速增长,看着船坞中如同细胞分裂般不断成型、下水的各型新舰,看着远方由资源采集船、小型运输舰组成的船队。

利用紧急修复的、从“裁决号”拆下的部分尚能运行的跃迁引擎核心改造的“短距星门发生器”。

频繁地短途跳跃到数光年外勘探确认的安全资源星域,带回满载各类矿石、冰陨石的战略物资……

尽管代价惨重,尽管失去了忠诚的旗舰和众多英勇的将士,尽管前路依旧布满了荆棘与未知的黑暗。

尽管“永恒级”本身还像一个需要长期住院观察、进行无数次大手术的重病号,尽管重建的舰队距离曾经的规模还相差甚远……

但是,帝国,这个在异宇宙挣扎求存的文明火种,终于凭借此次“夺舰行动”获得的宝贵遗产。

成功地、彻底地扭转了之前“坐吃山空”的绝境,真正意义上地,拥有了可以持续不断自我强化、自我发展的、强大而健康的“造血”能力!

新的基石,已然在这片陌生的星空中,用牺牲、汗水与不屈的意志,坚实地奠定!

但是一切才刚刚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