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无人机连!”
他头也不回地对江峰说,“所有侦察无人机,立即对我标定的这几个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侦察!快!”
江峰虽不明所以,但还是立刻传达了命令。
等他回到地图前,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圆圈和焦点区域,疑惑地问:“老班长,你这是?”
宋和平用笔尖点着地图,语速飞快地解释:“这是反推炮阵地作业。D-30是傻大木时代遗留最多的装备,美军来了之后流失严重,1515武装手里肯定不少。根据弹着点和D-30的弹道参数、射程范围,就能大致框定他们可能藏身的区域。再剔除掉这些不适合布置炮阵地的山地和密林,剩下的,就是他们最可能的藏身之所!”
江峰恍然大悟,这是典型的炮兵侦测与反制思维,需要极强的专业知识和空间想象力。
果然还是203部队出来的顶级特种兵。
但凡这种部队的士官都需要一专多能,基本所有的步兵分类专业都得涉猎,并有一定的造诣。
几分钟后,无人机连的阵地上响起了密集的“嗡嗡”声,三十多架侦察无人机如同离巢的蜂群,呼啸着升空,扑向预定的侦察空域。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宋和平一直像泥塑一样站在屏幕前,时不时低头看看手表上的时间。
十分钟……
没消息……
二十分钟……
没消息……
三十分钟……
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
无人机连还是没有任何发现……
前线的告急电话越来越密集,语气也越来越绝望。
更糟糕的消息传来——胡尔马图城内的1515武装首领巴斯穆,见侧翼攻势顺利,竟将城中剩余的两万多人,除五千守城部队外,其余一万五千人全部压上,像决堤的洪水般涌向宋和平的正面防线。
六千对两万五千!
指挥部的空气几乎要燃烧起来。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时刻,电台里终于传来了无人机连激动的声音:“报告!发现目标!在S-4区域!他们……他们用的是自行火炮!”
“什么?!”
宋和平和江峰几乎同时惊呼。
1515武装有自行火炮?
这怎么可能?
这不是扯淡吗?!
一个极端组织的武装力量里居然有这么高科技的玩意?
自行火炮?
开什么国际玩笑呢!
“画面!我要画面!立即回传!”
宋和平几乎是脱口而出下达了命令。
当无人机画面传回指挥部的大屏幕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真的是“自行火炮”!
但并非他们想象中的正规自行火炮,而是一种奇特的“杂交”产物——老旧的美国M35军用卡车后部,固定着一门卸掉了轮子、直接焊接在车板上的D-30型122毫米榴弹炮!
简陋,粗暴,却充满了战场实用主义的智慧。
只见一辆这样的“土制卡车炮”在一个干河床急停,几名炮手跳下车,快速放下助锄,简单瞄准后,便是一轮急促射。
炮弹刚刚出膛,这些人便以惊人的速度收拢装备,跳上驾驶室,卡车冒着黑烟,迅速逃离现场,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
很快,它又在几公里外另一个预设阵地出现,重复同样的流程。
“妈的!原来是移动炮阵地!还是卡车炮!”
江峰骂了一句,但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的理解,“难怪这么难找!”
更多的无人机发现了类似目标并回传了画面。
在方圆几十公里的战场上,至少有五十辆这样的“土制卡车炮”在活跃,它们像幽灵一样,在广袤的战场上穿梭、开火、消失,再出现。
现在,更严峻的难题横亘在面前。
怎么对付这些高度机动的移动炮阵地?
传统的炮火覆盖在它们面前几乎失效。
你的炮弹还在飞行途中,人家早就跑没影了。
宋和平想起了自己在部队学习迫击炮时强调的“快打快撤”,看来1515武装里,确实有精通炮兵战术的“高人”。
指挥部里,刚刚因为找到目标而升起的一丝希望,瞬间被更深的无力感所取代。
沉默,再次笼罩了整个空间。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