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和平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指挥台,发出沉闷的嗒嗒声,与他内心焦灼的鼓点击节。
大屏幕上,代表敌军卡车炮的光点如同鬼火般明灭闪烁,每一次短暂的停留,都意味着前线又将承受一轮精准而致命的钢铁暴雨。
它们打完就跑,行踪飘忽,传统的反炮兵手段在这群“战场泥鳅”面前,显得笨拙而低效。
“移动炮群……五十多辆……这仗打得真他娘憋屈!”
江峰狠狠一拳砸在桌面上,震得水杯差点翻倒。
宋和平没有回应。
他的目光死死锁住那些光点,仿佛要将它们的存在方式刻进脑子里。
然而,视觉的疲劳让他的视线开始游移,不经意间,扫过了指挥所角落——那里有几架备用的六旋翼侦察无人机正静静地停放着,流线型的外壳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冷光。
就在这一刹那,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如同两道来自不同时空的闪电,在他脑海中猛烈对撞——
之前在达古格城里的时候,无人机吊运着成捆的第纳尔钞票,在民兵们欢呼声中精准空投的场景,画面充满了某种荒诞的活力;而就在昨天,他视察炮兵阵地时,那个身材瘦小却动作麻利的炮兵,轻松拿起的80毫米迫击炮弹……
“载荷……空投……炮弹……”
碎片的思绪在高压下瞬间熔铸成型!
一道炫目的灵感闪电,骤然劈开了战术的迷雾!
“如果我们不用炮弹从几十公里外飞过去,也不用炮兵调整诸元和装填发射……”
宋和平喃喃自语,眼神却以惊人的速度变得锐利和明亮,仿佛有两簇幽蓝的火焰在瞳孔深处点燃。
他猛地转身看向江峰:
“而是让我们的‘炮弹’自己飞过去呢?”
江峰被这没头没脑的话弄得一愣:“自己飞过去?老班长,什么意思?”
宋和平语速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还记得我们在达古格时候怎么撒钱的吗?以咱们这里的无人机的载重量,吊起一颗80迫击炮弹绰绰有余!我们为什么不把无人机变成会飞的迫击炮?!我们自己就是炮阵地,移动的,空中的!”
他几乎是扑到白板前,抓起记号笔,笔尖与白板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飞快地勾勒出简易的战场态势图和无人机攻击示意图:
“你看!1515的卡车炮再能跑,它也是在二维的地面上画线!我们的无人机是在三维空间机动!我们拥有绝对的高度优势和视野优势,而且还有速度优势!我们不需要计算复杂的弹道诸元,不需要气象修正,更不需要担心它跑到射程之外——我们的‘炮弹载体’可以全程尾随它!从它开火到它逃跑,我们就像猎鹰盯住野兔,直到找到最佳的攻击位置,给予致命一击!”
江峰被这个天马行空却又直指问题核心的大胆构想彻底震住了。
但仅仅是几秒钟的错愕,他眼中便爆发出同样炽热的光彩,那是绝境中看到生路的激动!
他太了解宋和平了,这位老班长或许有时显得沉默,但在战术思维上,往往有着打破常规的犀利!
“我明白了!用无人机吊着迫击炮弹,直接飞到他们头顶上,像高空坠石一样砸下去?!这……这他妈简直是给迫击炮插上了翅膀!”
“对!就像个会自己飞行,而且会锁定目标不断跟踪的低速导弹!”
宋和平重重点头,开始条分缕析地阐述他的理论依据:
“第一,技术完全可行!我们现有的六旋翼无人机,最大载荷超过15公斤,一颗80毫米迫击炮弹全重不过4到5公斤,加上一个简单的机械释放装置——就用之前撒钱的那个装置改造,成本低廉,技术成熟,绰绰有余!”
“第二,战术具备极强的突然性和心理威慑!敌人所有的注意力、所有的防空预案,都在防范远方的炮火和可能的高空战机!他们绝对想不到,致命的打击会来自低空、慢速、他们平时可能都不屑一顾的‘小飞机’!这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一旦成功,将对他们的炮兵心理造成毁灭性打击!一旦他们知道这些会飞的小东西上带着炮弹,只要看到无人机在天上盘旋,他们就不敢停车架炮!”
“第三,成本与效率极高!就算对方采用机枪或者高射机枪扫射打掉我们的无人机,那也是损失一架无人机加一颗炮弹,但如果能击中对方,换掉敌人一门卡车炮和一个训练有素的炮组,这买卖也是血赚!而且我们可以同时出动多架,形成‘蜂群’打击波次,让他们躲无可躲,防不胜防!”
“第四,这是最关键的——操作手通过无人机回传的高清实时画面,可以目视识别目标,自主选择最理想的投弹时机、角度,甚至可以预判其移动路线进行修正!这相当于给每一发廉价的迫击炮弹都装上了智能导引头!其精度远超传统的炮火覆盖!”
宋和平的分析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将一个个看似不相关的技术节点和战术要素,迅速串联、整合,构建成一个具备高度可操作性的惊艳方案。
指挥部里,其他原本因战局不利而垂头丧气的参谋人员也被吸引过来,脸上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交头接耳的议论声中充满了振奋。
“妙啊!太妙了!老班长!”
江峰兴奋地一拳砸在自己掌心里,看向宋和平的目光充满了钦佩,“用最低科技的组合,打出最高科技的效果!你这脑子,真不愧是咱们顶级特种部队出来的老兵!”
“事不宜迟!前线等不起!”
宋和平没有丝毫得意,立刻展现出雷厉风行的一面,转向相关军官,下达一连串清晰而急促的指令:
“命令!第一,无人机连立刻停止一切非必要侦察任务,集中所有技术力量,筛选出载荷最大的二十架无人机,进行全面检查,集中待命!”
“第二,军械部门负责人亲自带队,立刻以之前撒钱的空投释放装置为蓝本,结合80迫击炮弹的弹体结构,紧急改造适用于悬挂和投放的机械爪!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我要最短的时间里看到效果!”
“第三,从无人机连和炮兵连挑选最优秀的操作手、观测员和迫击炮班长,立即混编组成临时‘空中迫击炮小组’,模拟攻击流程、熟悉炮弹特性、掌握投弹后的紧急规避动作!我们要快,用最快速度投入战斗,摧毁对方的卡车炮!”
命令如山,整个“解放力量”有限的后勤和技术力量被瞬间激活,高效地运转起来。
被紧急召集起来的“空中迫击炮小组”成员们,则围拢在沙盘和无人机操控台前,进行着战术讨论。
激烈的讨论声不绝于耳:
“高度必须控制在80到100米之间!再低,无人机易被轻武器击中;再高,炮弹下坠轨迹受影响,精度无法保证!”
“投弹时无人机姿态必须绝对稳定,最好采用悬停模式!速度波动会极大影响落点!”
“引信保险解除必须在起飞前再次确认!确保炮弹离机后处于待发状态,落地即炸!我们不能给敌人反应时间!”
“操作手和弹药员必须协同,投弹口令必须清晰、果断!”
空气中弥漫极度专注带来的紧张感。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伴随着前线传来的坏消息。
紧张的半小时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
当夕阳的余晖将天际染成一片凄艳的血红时,第一批四架经过临时改装的“轰炸无人机”在起飞坪上准备就绪。
它们下方悬挂着一枚80毫米迫击炮弹,简陋的挂载装置与高科技的无人机平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极具反差感的杀戮工具。
此时,前线的压力已达崩溃的边缘。
炮弹雨点一样不断敲打着“解放力量”已经千疮百孔的防线。
就在这时,通讯频道里传来了前方侦察单位急促而清晰的声音:“‘蜂巢’呼叫‘猎鹰’!重要目标发现!C-7区域,原‘骆驼’修理厂院内,两辆卡车炮正在休整,疑似进行弹药补给和车辆检修!坐标已传输!周边警戒松懈!”
指挥部的大屏幕上,立刻切换到了侦察无人机传回的高清画面——
夕阳下,两辆由M35卡车改装的土制卡车炮,静静地停在布满油污和残骸的院子里。
十几名1515武装分子散布在周围,有人正从另一辆卡车上搬运弹药箱,有人拿着工具在敲打轮胎,还有人围坐在一起抽烟喝水,显得十分松懈。
他们显然认为,这个距离和位置是安全的,完全沉浸在进攻前的短暂休整中,对高空之上那双冰冷的“电子眼”毫无察觉。
宋和平深吸一口气,然后对着送话器下达了命令:“无人机连,立即执行猎杀行动!自由猎杀!祝你们打猎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