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对于大明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大明是要转变国防策略,建立其新的国防策略,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朱载坖要为大明建立其一套国防政策,大明要从之前的闭关自守到现在对外采取开放的态度,同时由于主要敌人的变化和国防态势的变化,大明也要作出相应的改变,这点是朱载坖要在这次国务会议上提出的主要观点。
对于朱载坖的这个观点,一些臣子们表示了支持,现在大明财政中的绝大部分现银都是和工商业以及贸易有关的,这点朱载坖是极为清楚的,这些重臣们也是极为清楚的,大明必须保护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保障朝廷的税收和百姓的生计,这点是最为重要的。
同时大明打开国门之后也发现了,西夷诸国的本土也多大面积,人口也尚且不足大明一省,但是他们可以到处掠夺,供养他们的本土,这才是西夷能够强大的关键,而且现在随着大明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仅仅依靠大明本土是无法消化这么多的商品的,所以贸易对于大明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朱载坖所划定的国防线是事关大明生死的最后底线,只要谁触及到了这个底线就要立即予以还击,同时在其他情况下也要将可以用兵的细则制定好,这点是朱载坖这次召开国务会议的重要议程,朱载坖很清楚的认识到,大明要改变用兵的规则了,之前大明的用兵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土,或者是镇压反叛,从永乐之后,主动对外用兵的情况并不多,但是从朱载坖即位以来,大明主动用兵的情况确实增加的很多,朱载坖也认为要为用兵制定出一些具体的标准。
虽然朱载坖本人能够控制住战事的规模,同时利用战事锻炼官军的战斗力,增强大明的国力,总的来说,朱载坖还是没有做过什么亏本买卖的,但是对于朱载坖来说,他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后代里面会不会出一个战争狂人,所以朱载坖也认为对于用兵,还是要制定出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为后世提供参考,什么情况下能够用兵,什么情况之下不能用兵。
朱载坖对他们说道:“兵者大事也,用兵在于庙算,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岂可不重?”
这点也得到了重臣们的支持,他们也担心大明走上穷兵黩武的道路,现在朱载坖主动提出来要对于用兵做出一些限制,臣子们自然是支持的,朱载坖认为,除了为了维护大明本土安全和切身利益要毫不犹豫的用兵之外,在其他一些情况下也要考虑用兵,主要是为了争夺重要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保障对于大明贸易十分重要的交通枢纽等事项,在这种情况之下,经过仔细评估,认为付出代价不大的情况下是可以用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