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 辰时钟响(2 / 2)

身后,荒亭火墙未熄,白烟与晨光交织,像一条不肯散去的魂。

而这条路,还远远没完。

常山太守府的晨钟撞响了第三下,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仿佛是这座城市的心跳。就在这时,邓晨的马蹄声打破了寂静,他的身影如同一道闪电,迅速地踏进了北门。

城头上的旗帜被夜雨湿透,沉甸甸地垂成一条倔强的青线。然而,当邓晨的身影出现在城门口时,那旗帜像是突然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唰”地一声升起,直抵城头。这是周士定的信号:主公安然无恙,旗帜升顶;主公遭遇危险,旗帜只升半幅;主公不幸遇难,旗帜便会无杆。此刻,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整座城市都松了一口气。

街道两旁,百姓们夹道而立,但却没有人敢高声欢呼。这半个月来,风传“塞北卢王”放出狠话:谁能取到邓晨的项上人头,就赏赐黄金千两、牛羊各五百。因此,尽管大家都为太守的平安归来感到高兴,但心中的恐惧却让他们不敢轻易表露出来。

邓晨骑在马上,目光扫过街道两旁的人群,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然后,他微微侧过头,对身边的墨云风低声说道:“让兄弟们把‘货’抬得显眼些。”墨云风心领神会,立刻命令驮马解开行囊,露出了半截乌木箱。那箱子的表面烙着“火器营”三个字,红漆未干,仿佛刚刚出炉的烙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同时也让人感到滚烫。

这乌木箱便是邓晨设下的诱饵,他要引蛇出洞,让那些企图谋害他的人先行动起来。

太守府门前的台阶下,早已跪满了人,有掾史、曹佐、门下游徼等等。然而,在这一群人中,却突兀地插着一个陌生的青衫书生。

这个书生看上去大约二十出头,面容白净,手中握着一把白色折扇,扇骨被他摩挲得光亮。他的膝盖旁边,还放着一只朱漆小匣,匣缝中飘出一股淡淡的松脂味,与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几乎如出一辙。

邓晨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他的目光如电,迅速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那个书生身上。书生似乎察觉到了邓晨的注视,他缓缓抬起头,眼神不偏不倚,正好与邓晨的视线交汇。令人惊讶的是,书生的眼中竟然没有丝毫的畏惧之意,反而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拱手说道:“学生沈观澜,奉华清书院山长之命,特来迎接太守回城,并献上新译的《泰西算草》一册。”

书生的声音清朗悦耳,但在尾音处却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沙沙声,仿佛他的喉咙曾被烟熏过一般。

墨云风站在邓晨身后,听到书生的话,他的眉心微微一跳。华清书院是常山新近开办的一所私学,由邓晨出资、周士出面主持。名义上,这所学堂教授的是经学,但实际上,它却是一个研究火器数理的地方。书院里的学生大多是寒门子弟,平日里闭门谢客,鲜少与外界接触。如今,这个书院怎么会突然派人来“迎接”邓晨呢?而且,据墨云风所知,山长昨夜还在军营之中,并未提及过此事。

邓晨却笑,伸手虚扶:“沈生请起,算草之事,入府再谈。”袖中指尖,却悄悄在墨云风手背划了三个字:查、匣、味。墨云风会意,退后半步,借披风遮掩,以鼻轻嗅——松脂味里,混着极淡的硫磺与砒霜,是“毒烟丸”的外壳配方。

花厅,屏退从人。邓晨亲手开箱,取出那册《泰西算草》——封面羊皮,烫金线,确为西法装订。翻开,内页却中空,挖槽嵌着一枚“雷丸”:龙眼大,铜壳,底火外露,一颗极细的牛筋线缠在火帽上,线尾系书脊。若翻书过猛,线扯火帽,雷丸炸膛,三尺内无完骨。

沈观澜立在一旁,折扇轻摇,神色坦然。邓晨抬眼,笑问:“此书精妙,沈生可愿为我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