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下旬,班行远作为成员参加了老小回家的仪式。老人也算是圆满了,至于最大的那个却是自视甚高,加上现阶段u确实过得比家里好,叛逆心还是很强的,老人怕是等不到看着回来的那天。
一场冬雪后,班行远陪着李惠安在院子里散步。
“天文台的两个台址确定了,一个在最西边,一个在最东边。”李惠安说的是引力波天文台的事情,这就是班行远所说的很快就能出产诺奖的科研项目。所有的物理学家都确信引力波的存在,但是一直没有实际观测到。只要能第一个观测到或者共同观测到,肯定能拿诺奖。
米国虽然早几年建起了探测设备,但是一直没有观测到。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赶得上,目前米国的设备探测精度目标引力波事件的发现要求有很大的距离,所以东大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
“用地的申请已经申请了,相信元旦过后就能批准。”李惠安一边走一边说:“基础建设不是问题,我比较担心探测精度,和美国比确实有差距。”
“不用担心。很多技术都是在应用中不断完善的,单靠想是不行的。发现不足慢慢改进呗。”
“你怎么想起做这么一个面子工程呢?”李惠安一直想问丈夫这个问题。
“你说这是面子工程倒也很贴切。其实引力波研究确实没有什么直接的实用价值,但是其中应用的光学、工程等等技术有很大的应用范围,还是很值得的。对了,光学系统的合作单位确定了吗?”
“已经定下来了,和长光所签署了合作协议,他们会负责制作那面很大很重的反射镜。我不是很理解签署合作协议时候他们为什么那么激动。”
“因为他们太穷了。有很多工作要开展,口袋里又没钱,很不容易啊,他们做了很多贡献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所以我才让你大方一点,而且以后在光刻设备的研究上少不了要合作。现在让他们宽裕一些,多做出一些成果,以后我们的工作就会顺利很多。”
“我明白。最难的还是控制系统,要抑制、消除各种振动的干扰,真的能做到吗?”
“一定可以的。能找到合作单位的就找合作单位,毕竟他们是专业的,而且可以帮他们一把,也能推动整体发展,研究院把握总体就行了。不要太着急,肯定一下子达不到目标,慢慢来。”
千禧夜是全世界的喧嚣,传说中的千年虫似乎并没有造成多大的混乱,夫妻俩并不关心这些。
腊月过半,研究院就早早的放假了,私营机构就是可以这么任性。李惠安也过足了老板娘发红包的瘾。
新年过后,离预产期只有一个多月了,全家人紧张又期待的盼望着新生命的到来。班行远夫妻最喜欢的就是躺在床上隔着肚皮触碰宝宝的手脚,每当那个时候仿佛和孩子有了心灵上的沟通。
李惠安不止一次抱怨为什么没早点怀上孩子,那样的话就能和爸爸一天的生日了。每次这时候班行远都会笑笑。
进入3月,班行远又开始了会议之旅,好在他的建议被采纳了,会期压缩到了一周左右,不用担心不能第一眼见到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