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同时空的故事26(1 / 2)

半岛远行 言之不用 1106 字 4天前

月份一天天变大,李惠安肚子里的孩子发育得很好,班行远无微不至的照顾,搞得李惠安都有点烦了。好在这时候研究院的工作稳定下来了,李惠安也不是很累。

10月中旬的一天研究院迎来了贵宾来视察,两口子陪同。贵宾一边走一边开玩笑说:“这么空,你们不是为了买地才成立的研究院吧。”

“主要是还没有确定在哪些方面投入。”

“说说你的想法。”

“第一个是从事一些目前比较落后的技术,同时又是发展前景广阔的,比如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通信行业以及芯片设计生产方面的技术。”

贵宾赞赏的说:“好啊,有心了。还有吗?”

“一些非常必要的基础技术,像是生物、材料之类的。最后就是很快就能产出诺奖的项目。”

“你这话说的。”贵宾有些错愕,“哪有那么容易就产出诺奖的项目。”

“还真有一个……”班行远简要的介绍了一下。“技术路线已经很成熟了,而且都知道那东西存在只是还没发现,只要我们能第一个发现肯定能拿奖。”

“是这个道理。只可惜这不是我们发展急需的,没那么多的资源。你怎么想尽快拿诺奖呢?你可是不贪图这些的人啊。”

“主要是我们的人对诺奖有种病态的认识,都有些不自信了,觉得没这个我们的科技水平是远远落后的,完全看不到我们的成绩。拿一次就破除了这种执念。”

“是这个道理。你的研究院能做当然最好了,问题是需要很多资金啊,能负担得起吗?”

李惠安说:“我们现在什么都缺,就是不怎么缺钱。”

“哦?看来以前传闻是真的了……惠安你别紧张,放心也就几个人知道,都不会乱说的。那行,你们需要什么直接申请就好了,会配合的。我们需要创新,行远这么做或许会对有些僵化的体系带来压力。也是时候给他们一些压力了。”

之后研究院的进展就快了很多,各个学科相继组建。基本上没有那些权威都是能有能力的中青年科学家,他们不是没有能力,只是缺乏舞台。研究院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最开始很不适应,经费充足,不用一分钱掰成两分花;没有短期的工作压力,简直是理想中的工作。

也不是放任。一些人按照原有的习惯在经费上动歪脑子,很快就被财务、审计人员发现了,李惠安毫不犹豫地就除名了。“钱我可以给,但是你们不能伸手拿。有的钱是给你们工作的,不是往自己口袋里装的。”

没有了生活和业绩方面的压力,一些学者立刻开始进行之前一直想做但是没办法做的研究,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重要发现。这时候他们发现,做出成果还有奖励,数目还不小,工作的积极性越发高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