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程俊刚才说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辩才和尚便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但事已至此,他人已经来到了长安城,而且也回不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如果老天非得他死在这里,他也无可奈何。
转念想到若是自已的死,能够让李世民不再追究《兰亭集序》真迹的事,辩才和尚心里轻松了许多。
马车车轮缓缓的碾压在长安城的大路上,过了没多久,马车停靠在了路边,随即车内的辩才和尚,听到程俊的声音传了过来:
“辩才法师,咱们到了,请下来吧。”
辩才和尚撩开车帘,向外望去,先看到了一处写有“清芬楼”三个字的酒楼。
紧跟着,他便看到在酒楼匾额之下,站着一位身穿紫袍的中年人。
对方看到了他,立即面带笑容走了过来,拱手说道:
“在下长安令杨纂,等候辩才法师多日了,久仰久仰。”
程俊这时对着辩才法师介绍道:
“今日正是杨明府在此设宴,为辩才法师设宴接风洗尘。”
辩才和尚走下马车,双手合十对着杨纂行了一礼,“愧不敢当。”
杨纂笑着道:“要的要的。”
“辩才法师请。”
辩才和尚看着对方摊开手掌指着清芬楼内的模样,又看了看站在旁边的程俊,只有一种来赴鸿门宴的感觉。
他不动声色,跟在二人身后,走入清芬楼,来到一处清幽安静的院子。
走入屋内,辩才法师发现屋内很大,完全可以容纳上百人。
而且,此时此刻,屋内摆放着很多个案几,案几之上,摆放着酒菜。
辩才和尚皱了皱眉头,“我们是不是来错了地方?”
他们只有三个人,而屋内的案几却多达上百个。
杨纂笑着道:“没有来错,今日为辩才法师接风洗尘的,可不只有我与长安侯。”
辩才和尚闻言,颔首表示明白,随即在杨纂的指引下,坐在了一处坐垫上,面前的案几上,没有酒肉,只有素菜佳肴。
杨纂则坐在他的右边,程俊则坐在他的左侧。
辩才和尚看着空置的主座,心中一惊,程俊身为长安侯,竟然不坐在主座上,那谁有资格坐在那里?
就在此时,门外响起一阵脚步声,紧跟着,尉迟宝琳的声音传了进来:
“处侠兄,我们来了!我们没来晚吧?”
程俊闻言,当即站起身,走到了门口,看着尉迟宝琳和大哥程处默,二哥程处亮领着乔备、李德奖、秦怀玉等几十名武将二代走来,笑着迎了上去,抱拳说道:
“没有,我这边也是刚到。”
“诸位里面请。”
说着,程俊摊开手掌指着屋内,手上比出了一个请的手势,领着他们走了进去。
众人鱼贯而入,同时看向了坐在杨纂身边的辩才法师,纷纷对着他行了一礼,随即入座。
辩才法师怔然看着一个个五大三粗的少年。
杨纂的声音这时传入他的耳中:“这些少年,跟长安侯一样,都是将门之后。”
“他们和长安侯一样,都是过来给你接风洗尘。”
辩才法师收回目光,转头看了一眼杨纂,脸庞上面无表情。
接风洗尘?确定不是等一下找他讨要《兰亭集序》真迹,讨要不到就对他施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