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对方戴在头上的獬豸冠,中年车夫立即辨认出来,面前的这个一米八五大高个,是一位御史。
在御史台,能穿紫袍的御史,就他所知,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御史大夫,一个就是朝堂上的长安侯程俊。
御史大夫温彦博年纪不小,而面前身穿紫袍却是个年轻男子,不言而喻,面前的人,正是程家三郎,程俊。
中年车夫立即对着他行了一礼,恭恭敬敬说道:
“小人见过长安侯。”
程俊此时翻身下马,来到他的面前,笑吟吟问道:
“你是越州都督派来的?”
中年车夫连忙点头应声道:“是。”
“小人正是奉了越州都督之命,护送辩才法师来京。”
程俊目光望向了马车方向,问道:“辩才法师在车上?”
“是。”
中年车夫应声道。
程俊不再多说,大步走到了马车跟前,撩开车帘往里面看了一眼,便看到一个老僧,身穿的袈裟,注视而来。
“贫僧辩才,见过长安侯。”
辩才和尚双手合十,对着程俊行了一礼道。
程俊笑吟吟点头,“辩才法师一路辛苦。”
“京城这边,已经摆好了宴席,此次由我为辩才法师接风洗尘。”
辩才和尚闻言一怔,疑惑道:“不应该现在去见陛下吗?”
程俊看着他,反问道:
“你东西带来了吗?”
辩才和尚听出他问的是《兰亭集序》的真迹,摇了摇头,“此物早已经失传,贫僧从未有过这个东西,又谈何带来?”
程俊一笑,说道:“东西是不是失传,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陛下也能猜出个大概。”
“你对我说东西不在你的手上,我不与你计较,不挑你的理,但是到了陛君之罪。”
辩才和尚闻言眉头紧皱起来,说道:“长安侯,莫要说在你面前,在陛
“《兰亭集序》从未到过贫僧手中,现在却要贫僧交出来,贫僧又如何交的出来?”
“若是朝廷非要杀贫僧这个无辜之人,贫僧也无话可说。”
程俊见他死鸭子嘴硬,也不与他辩驳,而是面露善良笑容说道: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辩才法师远道而来,舟车劳顿,我且先为你接风洗尘,之后再说此事。”
“辩才法师请。”
说完,程俊放下了车帘,转头对着中年车夫说道:
“你跟在我后面。”
“诺!”
中年车夫重重点了点头,看着程俊翻身上马,走在前方,立即坐回到了车夫位置,扬起手中的马鞭和缰绳,紧随其后,没入长安城内。
马车之中,辩才和尚神色很是凝重。
这几年,他虽然远在越州,但也听说过长安城的事。
尤其是听说过这位程三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