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换种方式 亲近马越(2 / 2)

“不让他们背负仇恨,但总要让他们活得硬气些。”周瑜的指尖微微颤抖,“不然,黄泉之下,我如何见伯符,如何见那些跟着咱们出生入死的弟兄?”

马超闻言,脚步猛地顿住。晨光落在周瑜鬓角的几缕银丝上,映得他眼底的红痕格外清晰。这些年的不易,哪里是一句“辛苦”能道尽的?他抬手拍了拍周瑜的肩,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过去,千言万语,终是化作一声沉沉的叹息:“你做得对。是我唐突了。”

学堂的门就在眼前,隐约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清脆得像山涧的溪流,撞碎了庭院里的沉郁。周瑜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朱漆木门,仿佛也推开了孩子们光明的将来。

学堂内,檀香袅袅,混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透着几分安宁。正在授课的夫子姓阚名泽,乃是当年孙策亲自登门延请的名士,不仅满腹诗书,更兼通世情。此刻他正手持书卷,领着孩子们读《诗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调子刚落,周瑜推门的声响便惊得几个孩子转头去看。

“甘象,你在看什么?”阚泽眉头一挑,声音不高却带着威严。

那名叫甘象的孩童缩了缩脖子,小声道:“是公瑾叔父来了,还有昨日那位称伯父的将军也来了!”

话音刚落,一群孩子都忍不住扭过脑袋,好奇的目光齐刷刷投向门口。阚泽无奈地放下书卷,对周瑜沉声道:“公瑾,你又来扰乱课堂秩序。”说着看向马超,眼中带着几分探究,“这位是?”

“这位是我义兄,马超。”周瑜笑着介绍,话锋一转,半开玩笑道,“说起来,孟起当年在洛阳求学时,可是名动一时的神童呢。”

马超笑着推了他一把:“公瑾也来取笑我。”

阚泽却来了兴致,抚着胡须道:“哦?大王当年竟被称是神童,老夫倒想考校一二。”说着随口念出《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不知大王对此句有何见解?”

马超知道这是在孩子们面前立榜样的好机会,便正色道:“夫子此言,看似简单,实则藏着处世根本。己所不欲,是要明己之短、察己之恶;勿施于人,是要存仁心、守底线。譬如行军打仗,若不愿自家将士死于不义,便不可纵容部下滥杀无辜;譬如待人接物,若不喜被人猜忌,便该先以诚心待人。”

他侃侃而谈,从《论语》说到《孙子兵法》,又引《左传》中的典故佐证,句句切中要害,连阚泽未曾提及的深层含义都剖析得透彻。孩子们听得入了迷,连最初的拘谨都忘了,一个个睁大眼睛望着他。

阚泽越听越心惊,待马超说完,他猛地起身,对着马超拱手一揖:“大王不仅勇武过人,竟有如此学识!老夫佩服,真是大才啊!”

马超连忙回礼:“夫子过誉了,不过是些粗浅见解,让孩子们见笑了。”

阚泽却摆手道:“哪里是粗浅?大王能将经义与行事融为一体,这才是真学问。有大王这般人物在,孩子们能学到的,可比我这老夫子讲的书本要实在多了。”

这群孩子,原本是看热闹的,听到马超将夫子都说的敬佩,眼睛都亮了。

刚才他们还在为“兵法能不能变通”的争论捏着拳头,这会儿都忘了拘谨,一个个往前凑了凑,小脸上写满了崇拜。

“伯父,您说得太对了!上次隔壁街的恶汉抢王奶奶的菜钱,要是您在,肯定能把他打跑!”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仰着脸说,眼里闪着光。

“我长大也要像您一样,既懂规矩,又会变通!”另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攥着拳头,把马超的话当作战场宣言。

马超看着这群孩子,紧绷的嘴角柔和下来,伸手揉了揉小男孩的头:“好啊,但记住,先学会保护自己,再谈保护别人。真到了该出手的时候,别光顾着硬拼,脑子比拳头管用。”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看着马超的眼神里,崇拜又多了几分——这可不是书里的英雄,是真能把道理说透、把坏人打跑的活生生的榜样。

周瑜望着眼前这一幕,嘴角的笑意里带着几分释然。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孩子们脸上,也落在马超温和的眉眼间,仿佛连空气中的墨香,都染上了几分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