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换种方式 亲近马越(1 / 2)

这一日,马超与周瑜在院中聊到书房,从清晨深谈至日暮西沉,窗外的霞光染透了半边天,才歇了话头。晚间,董白、张符宝、甄宓并公孙柔从后园回来,虽面上带着几分疲惫,眉宇间却仍凝着一丝愁绪,想来是白日里照看孩子们时,也察觉到了些什么。

马超见她们进来,起身温声道:“今日带孩子们出去,玩得可还尽兴?这群小家伙都还好?”

董白先开口,声音柔和:“孩子们都乖得很,个个瞧着既有文气,又带着股练武的劲道,可见周都督这些年为他们费了多少心血。”

马超闻言暗自点头,对周瑜又添了几分感激。公瑾这些年,既要撑着吴郡的局面,又要亲自教养这群孩子,其中的艰难,怕是远超外人所见。

他又追问:“那我们家越儿呢?今日没淘气吧?”

董白笑了笑:“马越这小子,真是虎父无犬子。才几岁的年纪,竟能把一群小兄弟带得服服帖帖,连侍从们都说他有领头的气概,小小年纪就透着股英雄相,我瞧着都爱得紧。”

马超脸上顿时漾开慈父的笑容,眼角的细纹都柔和了几分,想来是想起了儿子那副小大人的模样。

一旁的张符宝却嘟着嘴,带着点委屈:“别的都好,就是这小子太倔了!对我们几个总是淡淡的,跟没看见似的,弄得其他孩子也不敢跟我们亲近。还是大乔、小乔两位姐姐在中间打圆场,说了好些话,那群孩子才肯慢慢往我们身边凑呢。”

董白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温言劝道:“符宝莫要多言。孩子们还小,心思纯直。我们本就来得晚,于情于理,都不该强求他立刻亲近。再说,我们如今的身份,本就占了他母亲的位置,没做什么能让他信服的事,又怎能指望他毕恭毕敬?”

甄宓也点头附和,看向马超道:“郎君,我瞧着这群孩子心里都有英雄情结,整日里念叨的都是您当年在西凉的战绩。您不如寻个机会,亲自在他们面前露几手,让他们亲眼见见您的本事。毕竟只听旁人说您是盖世英雄,总不如亲眼所见来得真切。或许这般一来,咱们与孩子们的关系,能缓和得快些。”

马超听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心中微动。是啊,孩子们年纪虽小,却已有了自己的判断,与其让他们隔着距离猜测,不如亲自走近些,让他们瞧瞧,自己不仅是他们口中的“盖世英雄”,更是真心护着他们的长辈。

他看向众女,见对方眼中带着期许,便颔首道:“你们说得是。明日我便带他们去校场转转,让他们瞧瞧,他们父亲、伯父当年是如何练兵的。”

窗外的月光悄悄爬进屋里,映着众人脸上渐渐舒展的眉头,仿佛连空气中的滞涩,都淡了几分。

次日清晨,天光刚透进窗棂,大乔、小乔便带着董白、甄宓、张符宝、公孙柔往吴郡城郊去了。那里住着马超亲卫的遗孀们,多是山越女子,自夫君战死便在此地守着孩子度日。她们此去,一来是代马超探望慰问,二来是商议迁去长安之事——马超想着让孩子们回西凉故土,却也怕这些遗孀离了娘家亲族不安,特意让她们去细细安抚,听凭自愿。

另一边,马超与周瑜用过早膳,并肩往孩子们的学堂走去。青石路两旁的梧桐叶上还挂着晨露,踩上去沙沙作响。

“公瑾,昨日听董白说孩子们个个允文允武,”马超侧头看向周瑜,眼中带着几分好奇,“你日常是怎么安排他们课业的?”

周瑜想起那群半大的孩子,嘴角不自觉漾起一丝笑意,又很快敛去:“说来也巧,越儿那小子打小就皮,两三岁便爱扒我的书案,趴在舆图上瞎琢磨,嘴里还念念有词。其他孩子年岁相仿,性子也都泼泼洒洒的。”

他顿了顿,细细说道:“从四岁起,我便让他们同住一处,彼此作伴。上午吃过早膳,头脑清爽,便教些经史子集,让他们识些字、明些理。待他们坐不住了,便换个法子,给他们讲些行军布阵的门道,或是当年在扬州的战役,说些冲锋陷阵的故事,他们听着听着,精神头就又起来了。”

“下午日头暖,孩子们容易犯困,”周瑜的声音柔和了些,“便让他们跟着太史慈、蒋钦、周泰等学些拳脚功夫,或是骑射的底子,打熬打熬筋骨。一来活动活动身子,二来也能磨磨性子,省得整日里疯跑打闹。”

马超听完,忍不住笑道:“公瑾啊,是不是太过严苛了?这些孩子还这么小,竟被你这般操练两年了。”

周瑜脸上的笑意淡去,化作一声苦笑,眼底泛起复杂的情绪:“兄长,当年你与伯符……消息传来时,我抱着这群刚会走路的孩子,心里就一个念头——他们没了父亲,我这个做叔父、做师父的,不能让他们再成了任人欺负的雏儿。”

他望着远处学堂的飞檐,声音低沉下来:“我也不说要逼着他们长大报仇雪恨,那太苦了。可至少,得让他们长成有用之人,能护住自己,能堂堂正正活下去。否则,我怎么对得起他们那些战死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