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难受...”她虚弱地对陈远说。
“别人怎么都不晕车,就你晕车?”陈远不耐烦地看着窗外,“忍一忍就过去了,别那么娇气。”
林晓把脸转向车窗,泪水无声地滑落。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模糊成一片,就像她此刻的心情。她突然意识到,这段感情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幸福,反而让她变得越来越不认识自己了。
那个寒假,林晓有了足够的时间独处和思考。她翻看自己以前的日记,发现曾经那个乐观自信的女孩正在一点点消失。她开始怀疑,这段关系是否真的健康。
回到学校后,林晓尝试与陈远沟通她的感受,但每次谈话最终都会变成陈远对她的指责:“你太敏感了”“我想太多了”“不够成熟”......
大四上学期,林晓获得了一家知名杂志社的实习机会。当她兴奋地告诉陈远这个好消息时,他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不适合你,以你的能力,肯定会压力很大。不如找个小出版社,轻松点。”
这一次,林晓没有像往常一样沉默。她直视着陈远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你为什么总觉得我不行?为什么从来看不到我的优点?”
陈远显然没料到她会反驳,愣了一下,然后生气地说:“我这是为你好,怕你受挫。既然你不领情,随便你吧!”
那天晚上,林晓一个人在操场上走了很久。她回想这两年多的关系,发现自己在这段感情中获得的批评远多于肯定,压抑多过快乐。陈远像是一面扭曲的镜子,让她看到的自己满是缺陷。而最可怕的是,她开始内化这种批评,真的相信自己不够好。
毕业季临近,大家都在为前途奔波。林晓顺利拿到了那家杂志社的录用通知,而陈远则准备回家乡发展。当陈远理所当然地要求林晓放弃机会跟他走时,林晓终于做出了决定。
“我们分手吧。”她说出这句话时,内心出乎意料地平静。
陈远显然没料到会听到这句话,他先是震惊,然后变得愤怒:“你疯了?我们在一起这么久,你说分就分?”
“正是因为在一起这么久,我才明白我们不适合。”林晓平静地说,“这段感情让我不快乐,让我讨厌自己。我不想继续这样下去了。”
陈远的愤怒转为痛苦和哀求,他承诺会改变,请求林晓再给他一次机会。有那么一刻,林晓几乎心软了——毕竟,这是她的初恋,有过美好时光。但一想到那些被贬低、被否定的日子,她就坚定了决心。
分手后的日子并不好过。即使理智上知道这是正确决定,情感上仍然会痛苦。林晓常常一个人在深夜流泪,怀疑自己是否太过绝情。好在杂志社的工作让她忙碌起来,没有太多时间沉浸在失恋的痛苦中。
杂志社的工作环境与大学截然不同,林晓在这里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最让她意外的是美术编辑李哲——一个文化程度不如她高,但总是充满热情和真诚的男人。
他们第一次合作时,林晓负责一篇重要稿件的编辑工作。由于是新人,她有些紧张,生怕出错。李哲看出她的不安,鼓励道:“放松点,我看过你的文章,写得很好。你肯定能行。”
这样简单的肯定让林晓莫名感动。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李哲总是能发现她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赞美。与陈远不同,他的赞美具体而真诚:“这个标题起得真妙”“那段描写很有画面感”“这个角度很新颖”......
渐渐地,林晓在李哲面前变得放松,不再时刻担心被批评。她发现,原来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有很多优点和特长。
一次社里举办大型活动,林晓负责重要环节的策划。活动前夜,她因为紧张几乎彻夜未眠。第二天上台前,她的手微微发抖。李哲走到她身边,轻声说:“别忘了,你是这个会场最懂这个主题的人。相信自己。”
那一刻,林晓忽然想哭。这么多年,终于有人不是一味地指责她的不足,而是提醒她看到自己的优势。
活动圆满成功,林晓的环节获得了最多好评。庆祝会上,李哲举杯对她说:“看吧,我说过你可以的。”
林晓看着他真诚的眼睛,感觉到一种久违的温暖。这种温暖不是初恋时那种炽热的激情,而是一种踏实的安全感。
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两人的关系逐渐升温。李哲与陈远截然不同,他从不吝啬赞美,也尊重林晓的独立空间。当林晓因为晕车而面色苍白时,他会提前准备好晕车药和薄荷糖;当她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他会鼓励她而不是指责。
一年后,李哲向林晓求婚了。没有华丽的辞藻,他只是简单地说:“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我都觉得生活更加明亮。我希望能够一直陪在你身边,看着你发光发亮。”
婚礼上,林晓穿着洁白的婚纱,笑容明媚。朋友们都说,从未见过她如此自信美丽。在誓言环节,她看着李哲的眼睛说:“谢谢你,让我重新爱上了自己。”
婚后的生活平淡而幸福。李哲支持林晓的所有决定,无论是职业发展还是个人兴趣。当林晓决定尝试写书时,他是第一个读者也是最大的鼓励者;当她因为写作遇到瓶颈而自我怀疑时,他总是能找出她作品中的闪光点,帮她重拾信心。
三年后,林晓的作品获得了文学大奖。在颁奖典礼上,她站在聚光灯下,从容地发表获奖感言。台下,李哲抱着他们两岁的女儿,眼中满是骄傲。
那一刻,林晓想起了大学时代的自己——那个在爱情中迷失方向、自卑敏感的姑娘。她忽然明白,真正的爱情不应该让你否定自己,而应该让你发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典礼结束后,有记者问她成功的秘诀。林晓思考片刻,回答道:“远离消耗你的人,珍惜那些让你成长的人。爱情不是彼此束缚和否定,而是相互成全。”
就在同一天晚上,林晓接到了大学闺蜜小雨的电话,说陈远离婚了。听说他婚后仍然改不了控制欲和挑剔的习惯,妻子最终无法忍受而离开。
林晓挂断电话后,走到窗边。夜色中的城市灯火阑珊,她心中没有幸灾乐祸,只有淡淡的惋惜。也许陈远并非故意要伤害别人,他只是有自己的问题和局限。但重要的是,她终于明白,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远离那些消耗自己能量的人。
“妈妈,看星星!”女儿稚嫩的声音打断她的思绪。林晓抱起孩子,指着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那颗是北极星,永远为迷路的人指引方向。”
李哲走过来,将母女二人拥入怀中。林晓靠在他肩上,感受着这份平静的幸福。
她想起曾经在某一本书上读到的话:“爱情不是你找到了一个完美的人,而是你学会用完美的眼光,看待一个不完美的人。”而真正的爱情,更应该让你学会用更加宽容和明亮的眼光,看待不完美的自己。
夜深了,林晓轻轻吻了吻女儿的额头,又吻了吻丈夫的脸颊。在温柔的夜色中,她确信一件事:远离消耗你的人,靠近滋养你的人——这不仅适用于爱情,也是整个人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