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真相”(2 / 2)

碎裂开的火焰反而让这惊险的场面显得更加刺激...

俄军的反应相当迅速,不过当附近的俄军赶到时现场就好像刚刚经历过一场战争一样。

地面上有大量爆炸产生的坑洼,火车的残骸还在燃烧,甚至引起了一场火灾。

整列火车原本有693人,但现在幸存的仅有57人。

除了几节特制的车厢以外,普通车厢中的人员在撞击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出现大量伤亡。

很多人都在昏迷不醒的情况下被烧死或者熏死,大多数幸存者在第一时间也没有撤离,反而是灭火救人,抢救物资。

结果由于火车内军火发生爆炸,二次伤害又带走了不少人的生命。

之后已经成为惊弓之鸟的幸存者们又与赶来的俄军发生了激烈交火,等到误会澄清时已经仅剩下57人。

事实上附近的俄军根本不知道有大人物要来,他们还以为是游击队干的。

等到俄军搞清楚奥尔加的身份第一时间便将她送去城市内的医院,不过此时奥尔加已经由于过度的惊吓和失温失去了意识。

所以奥地利帝国方面得到了情报只有奥尔加负伤这一条十分模糊的信息。

等到俄国人反应过来封锁现场的时候,一切都已经被冰雪所覆盖。

不过也不能说是一无所获,俄国人在现场发现了一本烧了一半的《古兰经》。

俄国方面第一时间将他们的发现通知了奥地利,同时弗兰茨也得知了奥尔加昏迷不醒的消息。

按照菲奥拉女男爵和卡佳等随行人员的报告,奥尔加在进入军营之前还好好的,只说想好好睡一觉,可刚一躺下人就不行了。

“是不是俄国人搞的鬼?”

拉图尔伯爵毫不掩饰自己对俄国人的不信任,这样想的高层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俄国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事实上让他们通过牺牲一个女人来挽救一场战争,他们也觉得十分划算。

毕竟只要奥尔加死了,奥地利民众的怨气就压不住了。

再加上那本在现场发现的《古兰经》,奥地利帝国必然要让奥斯曼帝国给出一个交代,否则它就无法向自己的国民交代。

不要觉得荒谬,双方可是世仇,一本《古兰经》已经足够作为证据。

毕竟民众更愿意相信是仇敌所为,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才是民众最认可的道理。

“不太可能。俄国人又不是蠢猪,作为栽赃的水平未免也太低了。

而且皇后很可能在之前的撞击中就已经受了伤,之前一路奔波安抚众人不过是吊着最后一口气而已。”

沃尼克公爵是搞技术的,他觉得自己的话相当客观,但遭到了众人的集体白眼。

“这么明显的栽赃除了俄国人还有谁能干得出来吗?”

拉图尔伯爵愤怒地质问道。

“您都能看得出来,那还是栽赃吗?俄国人如果要栽赃的话不会换个更隐蔽的手段吗?

而且他们为什么袭击皇后殿下的车驾?他们不怕被我们查出来,引起两国纠纷吗?”

沃尼克公爵毫不相让。其实他倒不是什么亲俄派,只是在秉承着他所认为的真理而已。

“你觉得俄国人什么事情做不出来?我们和俄国人的纠纷还少吗?

我敢保证只要奥斯曼人一完蛋,俄国人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

拉图尔伯爵愤怒地吼道。

“那也不是事情没调查清楚之前,您妄下定论的理由!”

沃尼克公爵十分倔强的回怼道,这也是弗兰茨让他担任科技大臣的理由,不通人情在有些时候也是一件好事。

不过政治和科学不同,此时奥地利帝国已经被俄国架在了火上。

真相现在根本就不重要,奥地利帝国需要一场战争来发泄民众的情绪,去满足沙文主义者的野心和民族主义者的虚荣心。

弗兰茨也要向他的臣民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懦夫,如果皇后的车驾遭到公然袭击,弗兰茨连个屁都不敢放,那他一直以来积累的威信将荡然无存。

“够了!向奥斯曼帝国下达最后通牒,限他们在一个星期之内找出凶手,并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否则奥地利帝国将扞卫自己的尊严。”

弗兰茨的话便是奥地利帝国的态度,虽然沃尼克公爵还想说什么,但他的声音已经淹没在众人的呐喊声中。

“战争!复仇!”

...

真相并不重要,对他们来说开疆拓土、加官进爵、名留青史才重要。

众人走后弗兰茨一个人靠在椅子上,他不清楚到底是谁袭击了奥尔加,这件事大概率也不会调查出真相。

所谓的复仇之战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但弗兰茨必须把这场戏演下去。

看来之前的计划必须要重新规划,如果奥尔加死了,弗兰茨还需要再找一个合适的妻子。

俄国已经没有继续联姻的必要,而且罗曼诺夫家族此时也没有适龄的女子,奥地利帝国皇后的位置不可能空着。

不过就目前而言,弗兰茨能选择的有价值的对象并不多。一是适龄的不多,二是能给奥地利帝国提供战略价值的几乎没有。

与其追求所谓的政治价值,还不如追求生育价值。

弗兰茨突然想起了索菲夫人和卢多维卡姨妈的约定,只不过一想起历史上茜茜公主那自由派的作风他就头皮发麻,奥尔加虽然很难跟上弗兰茨的思维,但至少是一个合格的妻子。

弗兰茨与奥尔加夫妻这么多年,并非没有感情。

只不过作为奥地利帝国的皇帝,哈布斯堡家族的族长,他必须为国家考虑,做好最坏的打算,也许这便是帝王思维的冷酷。

弗兰茨已经派出了奥地利帝国最好的医疗团队赶往俄国,但由于时代所限没人能保证奥尔加一定能活下来。

弗兰茨为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奥尔加遇刺的消息迅速在奥地利帝国传开,民众的怒火被瞬间点燃,他们无法想象奥斯曼人究竟是凶残到了何种程度才会对那位受人爱戴、乐善好施的皇后做出如此可怕的事情。

并不需要过多的宣传,人们就知道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