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路都被堵了,百姓们根本过不去,哪有人能吃上苏家的饭呢?
其实,在场也有不少人心里明白,苏家这次施粥,恐怕是有着自已的打算。
然而,此刻大家眼巴巴地看着有免费的饭食却吃不上,每个人心里都像有只小猫在抓挠一样,心痒难耐,别提有多难受了。
再加上对赵家封路这件事本就满心不满,不知不觉间,大家怨恨的矛头都齐刷刷地指向了赵家。
“要不是赵家封路,咱们此刻说不定都舒舒服服地在苏家粥棚里,吃上那热乎又美味的饭了。
哪至于像现在这样,在这儿干着急却毫无办法!”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遗憾,仿佛错过的不是一顿粥,而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类似这样的场景,在周边不少村子里同时上演着,村民们的抱怨声、叹息声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而与他们截然不同的是柏鹤村的村民。
起初被困时的恐慌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别样的热闹景象。
天刚蒙蒙亮,村子里就活络起来。
村民们扶老携幼,大人们端着碗筷,孩童们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浩浩荡荡地往苏家大门口涌去。
苏府门前早已架起数口大铁锅,白米在锅中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更有专门的厨子在一旁备菜,为午膳忙碌。
早上最为简单,只有一碗粥。
中午最丰盛,一荤两素一汤。
由于外人无法进入,这份
"特权
"只属于柏鹤村的村民。
乡里乡亲人数不多,反倒能围坐桌前用餐,犹如赴宴一般。
一天三顿饭,村民们都会准时来到这里,一边交谈,一边吃着饭,直到时间不早了,方才散去携着碗筷归家。
过起了即便失去了生计来源,也不愁吃喝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