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克里米亚战争结束(2 / 2)

原本以为,很快就能攻下该要塞。但事实却给了英军总司令拉格伦和法军总司令德.圣阿尔诺当头一棒。

在英法联军攻占刻赤半岛之前,预料到决战将至的俄军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守备司令安德列.布里斯托尔向莫斯科要来了大批守备部队和弹药物资,决心死守这座要塞。

在加入的缅施科夫残军中没有决心死守要塞的俄军全部溃退之后,整个要塞的守备兵力达到了七点六万人。

七点六万俄军和充足的弹药物资,挡住了英法联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足足一年的时间。

到现在为止,七点六万人能动的、身上没带伤的只剩下了四千八百人。弹药早已耗尽,每次都要靠伤亡巨大的白刃战才能打退英法联军,但要塞还在,还没被英法联军攻破。

双方打成了一场僵持战。

公元1856年5月22日。

接到电报的英法联军在经过两天的准备之后,又一次发起了强攻。

在连成一片的火力支援下,大批英军和法军冲上了俄军最后的阵地。

在安德列.布里斯托尔被炮弹击毙之后,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残余的俄军守军在坚持了一年之后,在也坚持不住了,剩余的还能站着的一千二百名俄军在一名上校的指挥下投降。

……

欧洲大陆,法兰西第二帝国,首都,巴黎。

巴黎外交部大门前,拥挤着两百多名记者。一个小时之后,克里米亚战争战后谈判就将在此进行。

马车车队一列列的到来。

英国、法国、俄国、普鲁士、撒丁王国和土耳其王国六个国家的谈判队伍依次来到。

经过十天的唇枪舌箭谈判,五条巴黎条约出笼。

1:欧洲列强正式承认土耳其为欧洲协调的一国,并保证奥斯曼帝国的独立与完整;俄国把多瑙河口及南比萨拉比亚归还给摩尔达维亚。

2: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仍处于土耳其宗主权之下,塞尔维亚自治,但土耳其苏丹对塞尔维亚的最高权力仍保留。

3:俄国将卡尔斯归还给土耳其,收复被英、法联军占领的塞瓦斯托波尔及克里木的其他城市。

4黑海中立化,黑海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禁止各国军舰通行,俄、土都不得在黑海沿岸设立海军兵工厂和海军要塞。

5多瑙河上贸易航行完全自由,对一切国家开放,并由英、俄、法、奥、普、撒丁和土耳其组成欧洲多瑙河委员会来保证这一规定的执行。

巴黎条约的签约预示着克里米亚战争正式结束。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和俄国三国把眼光转回到炎黄帝国身上,只等铁甲舰队成型后就会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