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兵临城下(2 / 2)

“李师长!”

“焦旅长!”

在国防军元首卫队旅旅部之内,两双军人的大手握在一起。

“李师长,这是焦希默特要塞空中侦察和地面目视侦察所得到的详细情报。”

“一个八边形的要塞?”

“是的,是棱堡要塞。”

15世纪,随着火炮技术的高速发展,旧时的城堡不能再起到保护和防卫的作用,新型防卫堡垒于15世纪中叶在意大利出现。结合拉弗林式工事(V字形堡垒和护城河构成的体系)和其他外工程,构成的复杂的多边形堡垒被统一称为棱堡。

由拉弗林工事、护墙、角形工事或冕形工事、多个独立的子堡垒和三角形的主堡组成的棱堡防御工事,专门设计用来使防御方的弹道互相覆盖。为了抵抗炮弹,防御墙被做得更低更厚。为了抵消较低的墙更容易攀爬的事实,沟渠被加宽,以便攻击步兵仍然暴露在火力之下。

从15世纪中业棱堡出现以来,直到十九世纪末,棱堡一直是西方强国唯一的一种城墙防御样式,直到一战前才彻底消亡。

“李师长,你的意见是?”

第九装甲师李师长右手食指沾了一点茶杯里的水,在指挥桌上写了一个字:炸!

两名职业军人都笑了,他们俩人想的都一样。

面对这种无死角的防御工事,狂轰滥炸才是最好的进攻方式。

十分钟后,各型炮弹纷落下。

四十分钟炮击覆盖过后,在四号坦克(摄魂第三集团军还没有更换为黑豹G型坦克)的掩护下,步兵冲入焦希默特要塞。

仅仅四个小时过后,要塞易主。

无论是赫尔德瓦尔、比杰诺尔、默瓦纳和巴格伯德这四城,还是大英帝国印度驻军司令本杰明安排的狙击部队,都挡不住装甲部队的冲击。

公元1856年5月15日下午16点,摄魂第三集团军出现在德里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