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没工钱,还要根据表现打分,可谓是相当苦逼。
不过,唐植桐依旧认为劳动课利大于弊,适当的接触社会、体验生活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他让弟弟妹妹卖雪糕的初衷。
静莹、凤珍回来后,敬民、凤芝各自由自己的姐姐负责教育,血脉压制摆在这,没一个敢炸毛的,乐乐呵呵倒也融洽,张桂芳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饭后,小王同学一边和四小只吃着唐植桐从地窖里拿出来的熟杏,一边给他们安排暑假任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明天会从单位借些书回来,你们晚上阅读,不能松懈。”
“好!嫂子,卖雪糕的时候能读吗?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还更省电呢!”凤芝对小王同学很是亲昵,在她面前表现的特别乖巧。
“可以,只要别把书弄脏就行。”小王同学笑眯了眼,温柔的摸着小姑子的脑袋。
敬民在一旁看了有些吃味,冷哼一声扭过头去,那是自己的亲姐,却没有这么对待过自己,好气啊,真想怼她几句,可跟姐夫有言在先,不能惹姐姐生气。
想来想去,只能生闷气。
“星期天带你去钓鱼。”唐植桐看小舅子怏怏不乐,弹了他个脑瓜崩,声音沉闷,也是生瓜蛋子一个。
“真的?!”敬民一听这个,立马高兴起来。
“真的,吃完洗刷一下抓紧睡觉,明天可是卖雪糕的第一天,咱们要来个开门红,可不能剩一堆卖不出去。”唐植桐摸摸小舅子的脑袋,和气的很。
静莹和凤珍放学后先回了一趟椿树胡同,带来了姐弟俩的洗漱用品和换洗衣物,唐植桐这边只需要多准备两块毛巾即可。
女孩子细心一点,洗脚用盆,敬民不讲究,穿着凉鞋直接在水龙头
床单被褥都是现成的,张桂芳早已给几个小的铺好,虽然西厢房简陋了些,但入住、学习已不成问题。
待几个小的睡下,唐植桐才去洗澡间给小王同学放洗澡水。
水温不够,温泉水来凑。
本来以为小的睡了能有机可乘,可依旧被小王同学推了出来。
忙了一天有些累,唐植桐没有提《粉刷匠》重新填词的事情,而是在小王同学洗完后也泡了一会儿,泡完放洗澡水的时候还特意留意了一下下水道的运行情况,就俩字:完美!
美中不足的是故宫的猫有些吵,大半夜的喵喵直叫,唐植桐觉得回头得去做一回大善人,帮他们斩断子孙管儿,解决猫生烦恼。
7月14日,吃过早饭,唐植桐带上叶志娟前阵子给的信封,领着静莹、凤珍直奔音乐学院。
静莹、凤珍的老师依旧是孙教授,师生三人不用多介绍,直接进入教学环节。
信封上写的是刘松德的名字,也就是孙教授的爱人。
唐植桐听叶志娟介绍过刘松德,以前是教育一线的老师,后来转行搞了行政,虽然岗位有变动,但理论知识很扎实,教自己还是绰绰有余的。
刘松德之前跟唐植桐见过两次,也不算陌生人,接过信封,打开看了一眼,里面没有信,只有一沓钱。
“叶主任跟我说了有段日子了,我还以为你用不了几天就会过来,没想到这么沉得住气。”刘松德合上信封,并没有收起来,而是先跟唐植桐聊起了家常。
“最近学校、单位、家里的事情有点多,绊住了,一直没能过来。”唐植桐报之以歉笑。
“走,这钢琴弹起来有些吵,咱们去办公室吧。”刘松德跟着笑笑,拿起教案,随手将信封夹在里面,从家里拎起个暖瓶就要往外走。
“刘主任,我拿着暖瓶吧。”客随主便,唐植桐自然没有意见,起身接过暖瓶跟在刘松德后面出门下楼。
来到楼下,刘松德放慢了脚步。
现在正值暑假,校园里的人并不多,刘松德边走边跟唐植桐聊家常,主要是关心唐植桐在邮电学院的生活。
两人就这么信马由缰的走着、聊着,直到进了办公楼。
办公楼里大多数办公室都没有开门,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显得格外响亮。
刘松德掏出钥匙,打开办公室的门,率先走了进去:“进来随便坐,好几天没过来了,我先把窗户打开通通风。”
唐植桐随口答应着,默默将暖瓶放下,但没有立马入座,而是打量起办公室的环境来。
不得不说,搞艺术的就是有格调,墙上挂的都是名家墨宝。
“来,喝茶。”刘松德从橱子里拿出两个带盖的瓷杯,每个都放上一捏茶,说着就要拎起暖瓶冲泡。
“刘主任,您坐着,我来。”唐植桐离暖瓶更近,一弯腰就把暖瓶拎在了手里,抢先将茶冲泡上。
“坐,喝茶。”刘松德没有拦着,但也主动端起一杯放在了唐植桐面前。
“谢谢刘主任。”面对刘松德的礼遇,唐植桐有些疑惑,自己不过是交钱过来学习的一名临时学生,刘松德身为高等学府的主任,实在是没有必要这么对自己。
“我听叶主任介绍,你已经给央广和军乐团那边写过歌了。我听过广播,也看过《运动员进行曲》的曲谱,写的很好啊!丰富了全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是我们音乐从业者的表率。”刘松德自己先落座,接着就是对唐植桐一通夸。
“刘主任过奖了,我自知还差得远,才痛定思痛,过来虚心向您求教。”唐植桐听到刘松德夸奖后并没有飘飘然,而是提高了警惕,两人互不统属,这理由着实有些牵强。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你的作品很受欢迎,在这一点上超过了我,我得向你学习。”刘松德的姿态也不高,话里话外都是对唐植桐的推崇。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我只不过误打误撞有了点小成绩,还差得很远。”唐植桐听刘松德越夸越没谱,心里警铃大作。
有句话叫“预先取之,必先予之”,非亲非故,刘松德又身居高位,实在是没有必要这么跟自己套近乎。
“咱们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你现在对乐理理解到什么程度了?”接下来,刘松德终于不再抬高唐植桐,而是开始了解他的音乐底子,开始了有针对性的补课。
刘松德之所以这么对唐植桐,既有他写出了脍炙人口歌曲的原因,也有寒假期间帮自己出主意的因素在里面。
那主意好用,不仅刹住了学院里的歪风邪气,当事人还都没什么意见,自己的位置更是得到了巩固。
刘松德将唐植桐的反应都看在眼里,但没有着急点破这层窗户纸,毕竟人家是来学习的,一旦客套起来,这课就没法上了,他打算先把今天的课上完再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