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0章 老一辈的愿望(六)(1 / 2)

事实上,在得知华夏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之后,有一些倭国人就开始警醒了。

倭国人是警觉性非常高的民族。

这和他们生活在这个火山众多、地震、海啸频发的小岛上有关系。

在农业时代,倭国的这几个小岛不仅地震频发,火山时不时喷发,台风也经常光顾,而且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低下。

其他资源也太少。

但是倭国人还是很能生的,人口数量一直都不少,据说1850年时已经有3100万人口了。

而那时候的漂亮国人口还不过2200万人左右,仅是倭国的3

4而已。

资源少,人口又多,自然导致倭国民众普遍营养不良,身材矮小。

1850年倭国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在150厘米左右。

此后倭国人的平均身高开始升高,但其实也不是很明显。

因为1937年,倭国士兵的平均身高是167厘米,1943年时降到156厘米,1945年又降到144厘米。

真正倭国人的平均身高快速增长,要到二战经济腾飞以后了。

倭国这种环境下,不仅人变矮变小了,其他动物也变矮变小了,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马。

19世纪前,倭国本土马肩高仅约1.1-1.3米,远低于同期华夏马种的肩高,更低于欧罗巴洲马种的肩高。

倭国人本身就矮,倭国马也矮,所以倭国骑兵就有一副很滑稽的画面感。

葡国传教士看过倭国骑兵,形容是猴子骑在马上。

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匮乏,让倭国人每天都过得忧心忡忡,胆战心惊,非常警觉。

华夏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后,如从梦中惊醒,惊呼华夏的败北是倭国的前车之鉴。

华夏学者魏源介绍西方的《海国图志》一书于1851年传到倭国后大受欢迎,到1856年已有22种刻本,可见在倭国受欢迎的程度有多高。

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被倭国人高度认同,并开始把“师夷长技”即“学习西方”付诸行动。

他们其实也是受到了现实的威胁。

西方列强在世界各地发动侵略建立殖民地的时候,任何弱国都是他们侵略的对象。

华夏如此,印国如此,倭国同样如此。

十九世纪中叶,倭国也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

继1853年漂亮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舰队打开倭国大门,迫使倭国签署了不平等条约——《神奈川条约》后,在西方列强的军事压力下,倭国于1858年与漂亮国、尼德兰、英格兰、法兰西、S国签订《安政五国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