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宅的大院子里一排排地站着不少士兵,队伍倒也还算整齐。
毕竟是朱罗王朝的精锐禁卫军,列成五个纵队,每个纵队前面站着一个领头的队正和一个副职。
见砚秋假扮的辛格他们进来,都躬身施礼。
而砚秋捂着脸,一副牙痛难忍的样子。
为首的那将官对众人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归属于辛格总督统领,也就是我身边的这位。
要服从调遣,听指挥。
谁敢违抗军令,军法从事。”
接着他扭头对捂着脸、低着头站在那里的砚秋说道:“辛格总督,按照换防规矩,这支军队以后由你统领。
如果有不听从你号令的,若是在战时,你可以直接处决;若是在平时,送交军事法庭惩处。”
他这话既是再次重申军纪,也是在给新的长官树威,这是交接的规矩。
到这一刻砚秋才似乎意识到换岗是什么意思。
难道这些士兵都是新来的,跟她假扮的那大胡子辛格总督不熟吗?
要是那样,那真是老天开眼。
说来也巧,这一天正好是禁卫军换岗的日子。
所以他原来的旧部已经被撤走了。
就在被砚秋杀掉的那位辛格和他手下的指挥使去小山上杀马喝酒的时候,正好是换岗的时候。
这中间有些空档,他把换岗的事交给马喝酒。
而这时候换岗已经完成,新的手下已经到位。
因为他们隶属的是皇帝的禁卫军,这是专门负责皇宫和皇帝安全的军队。
皇帝非常多疑,他既担心敌人会杀他,当然也会担心身边的人会谋反。
这其实是每个君王都担心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历代君王都会采取很多措施,有的还是有效果的,有的就没有什么效果。
被身边的卫队杀掉的君王不在少数。
而印度半岛包括朱罗王朝的君王也是这样。
所以为了防范身边的卫队对他下手,卫队的统领进行轮换就是一项重要措施。
类似于大宋的军官轮换制度,频繁地调动军官,从而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这样这些军队的军官就无法形成稳固的势力。
因为军官跟士兵之间要想建立忠诚和认同是需要时间的。
而对于一个根本不了解的新军官,士兵在短时间之内不可能拿着命去跟着他谋反弑君。
这样一定程度上就避免了这些将领带领手下在皇宫起事作乱。
因为禁卫军数量很多,正常的编制是二万人。
一个统领率领的军队是五百人,
当然他们都有各自的副职,这些有编制的人员,都属于轮换的范围。
也就是说,统领对于他手下的士兵,一旦轮换之后就不认识了,而且对手下的指挥使和队正,在轮换之后也同样不认识。
因为下属和士兵全部轮换,他到一个完全崭新的军队中任职,然后又得重新熟悉和建立关系。
而这些关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时候,基本上又到了轮岗的时候。
由于这样的轮岗,使得军官们只要没有什么追求,大多随波逐流,并不会刻意去营造上下之间的忠诚和默契,只不过是混日子罢了。
这对战斗力当然是有很大影响的,但是对于君王来说,却是安全的。
所以这次轮换之后,调来给辛格指挥的这一队五百人,从五个指挥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