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零章 Dfx起死回生(1 / 2)

1999年上半年,Voodoo3在TNT2、Seavge4、Rage128等的猛烈的攻势下努力的维持着3Dfx的王朝,然而就在市场上一片硝烟之时,一个改变历史的产品出现了,8月,NVIDIA又推出了全球首款支持硬件几何和光影转换的独立显示芯片、GeForce256。

GeForce 256拥有4个渲染管线、128位内存总线、350万个晶体管、每秒1500万个三角形和每秒4800万个像素的性能。

GeForce256后来被业内称为全球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GPU(图形处理器),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Voodoo 3,令3Dfx措不及防,也体验了产品被竞争对手全面碾压的绝望。

此时的3Dfx却没有任何与之相抗衡的产品发布,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媒体与厂商都追随 NVIDIA而去。更加雪上加霜的是3Dfx CEO格雷格·巴拉德却在此时突然辞职,3Dfx王朝大厦将顷,只等对手发出致命一击了。

1999年11月,3Dfx宣布了VSA-100可对称图形处理器和Voodoo4、Voodoo5显卡的诞生,并且任命半导体业资深人士亚历克斯·勒普为新的CEO,同年12月份,3Dfx宣布开放Glide API源代码。

2000年初,微软又把5亿美元的Xbox媒体传送处理器(MCP)芯片订单交给英伟达研发,给了3Dfx致命一击!

3Dfx所面临的挑战并不仅限于与NVIDIA在GPU领域的竞争,更关键的是与微软在API方面的角逐。

2000年5月,3Dfx发起了最后的反击,拥有两颗VSA-100的Voodoo5 5500上市,双芯片技术,支持硬件级的全屏反锯齿,支持运动景深等等等等……

Voodoo5 5500在性能上不怵Geforce2 GTS和Radeon,但它却缺少了一项最重要的功能:硬件T

加上高昂的价格,销量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在微软和NVIDIA的联合打击下,3Dfx最终败下阵来,其辉煌历史也差点画上句号。

2000年初,NVIDIA拿到微软公司图形芯片的5亿美元订单,投桃报李,黄仁逊将公司最新的3D显示技术转让给了微软公司,NVIDIA完全倒向DirectX阵营,导致DirectX占据了API市场的半壁江山,OpenGL和Glide处于劣势。

PENG属于OpenGL阵营,Peng OS还兼容DirectX和Glide,避免过渡刺激美国人,PENG没有开发自己的API,成为OpenGL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其基础上开发的应用程序能够简单方便的移植于各种平台。

1999年6月,OpenGL的缔造者SGI决定同Microsoft联合开发下一代图形接口Ferihant,Ferihant将包含DirectX与OpenGL各自的优点,并加入场景贴图之类的高级功能。

Ferihant应用于PENG和Wdows等操作系统中,作为OpenGL和DirectX的取代者。

然而Ferihant计划没进行多久,双方的合作就出现裂痕,Microsoft不积极合作,光想把SGI的图形技术并入DirectX的做法令SGI非常不满,8月,SGI随后宣布中止同Microsoft合作并撤回所有的开发人员,Ferihant遂告夭折。

从此以后,OpenGL和DirectX似乎互不相干,老死不相往来。

在利益面前,一切承诺都靠不住!

孙健突然意识到一旦OpenGL和DirectX禁止PengOS使用的严重后果,刘小坤和叶津领导的创新软件研究所2000年5月研发成功自己的API-悟空(Wukong),寓意神通广大,Wukong API作为备胎秘而不宣。

2000年6月,面对硅谷区法院判决赔偿NVIDIA图形芯片的专利上侵权费4500万美元,3Dfx的三位创始人和CEO亚历克斯·勒普上门请求第一大股东ATIC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