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徽宗的腐朽统治下,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先后爆发,北宋统治危机四伏。
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起义于河北路,同年十二月已发展为有一定规模的农民起义军,被称为“河北剧贼”。
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腊杀里正起义,次月即建立政权,首先攻占青溪县城。深受“花石纲”之害的两浙人民纷纷响应,起义军随即攻占睦州、歙州。
虽然镇压了方腊起义,但并他似乎没有吸取教训,革新政局,而是大宋内部更为黑暗腐败。
在宣和三年(1121年),宋徽宗再次下令,让三京置女道录、副道录各一员,始立道学制度。
终于,赵佶所熟知的报应来临了。
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太宗命东、西两路军大举南下,在金军兵临城下之际,宋徽宗受李纲之言,将皇位禅让给太子赵桓。
可惜虽然击退了敌人,太上皇赵佶仍旧没有悔改。
最终在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太上皇赵佶与钦宗赵桓被金人掳去。
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赵佶眼睁睁的看着饱经折磨的自己死于五国城,时年五十四岁。
在棺椁里待了七年后,在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他在棺椁外,看着自己被迎回南宋,葬于绍兴永佑陵。
彻底入土为安后,一身冷汗的赵佶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