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撺掇二姑太太儿子的人,不用说了,自是晋王妃安排的。
自己举办宴会,周三娘爬床,她要真不会发怒才怪了,只是在晋王跟前,她不会表现出来,免得晋王不高兴罢了,反手她就调查了周三娘的资料,知道她曾跟过永和郡王的庶子,马上便派人在二姑太太的儿子跟前撺掇,让二姑太太的儿子前来找晋王索要姬妾。
她也是会说话的,让人跟二姑太太的儿子说,能要到人自然好,到时就能弄回去继续收拾她了,没要到人也无所谓,起码也恶心了周三娘,照样能替他出口气,百利而无一害。
二姑太太的儿子觉得身边的下人(也就是晋王妃收买的人)说的不错,这种无论怎么做,都不会亏本的事,他哪有不做之理,所以便找到了晋王,说了这样一番话。
晋王作为亲王,什么样的美人要不到,还用得着跟一个侄子争一个长的也不是特别漂亮的美人?于是当下便答应了。
但他这一答应,可是吓坏了周三娘。
周三娘不知道这事是晋王妃在背地里搞的鬼,只以为是二姑太太的儿子自己的主意,当下在心里将二姑太太和二姑太太的儿子骂了个半死,骂他们太无耻了,自己嫁人了还不放过自己。
但光骂二姑太太母子也没用,关键是不能真的被晋王送出了府,于是当下便跑到了晋王跟前哭求,让他不要将她交给二姑太太的儿子,如果晋王不答应,她就撞死在晋王府,说她生是晋王的人,死是晋王的鬼。
她当然不会撞死,但一想到要真被晋王将自己交给了二姑太太的儿子,她将来在永和王府会受到怎样的折磨,自然觉得死了更好。
而且也怕二姑太太的儿子这次有了防备,自己进了永和王府,就再也逃不掉了,到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惨了,她父母就算知道她被晋王送到了永和王府,都不一定能将她救得回去,毕竟到时她成了二姑太太儿子的姬妾,她父母只怕也不好将她弄回去,免得别人说她父母做的不对,哪能将嫁了人的女儿再要回去的道理,毕竟那样的话,以后还有谁敢娶镇国公府的女儿,到时她父母要怕了这些流言,不敢再索要她,随她留在永和王府可就糟了。
所以她是肯定不能再进永和王府的,这时便这样说了。
晋王听她说的这样决绝,不由愣了。
对年轻庶妃这样钟情自己,晋王自然是觉得自己有魅力,高兴,然后便想着,不能让周三娘死,免得到时没法跟镇国公府交代。
于是当下便将周三娘拉了起来,说是感念她一片痴心,让她不要担心,他不会将她交出去。
周三娘看晋王打消了主意,这才放下心来。
放下心来之后,自是恨死了二姑太太母子,当下便派人给父母送信,说了这个事,让他们有机会找二姑太太母子的麻烦。
也不用担心父母没能耐找二姑太太母子的麻烦,这不是有周琳琅嘛,她最有主意了,她父母要是没办法找二姑太太母子的麻烦,肯定会去找琳琅帮忙的,到时不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