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英接下去说:“二是正确看待干部。梁健是一名年轻同志,来区委组织部前,在十面镇的工作基础是不错的。可能对组织部的工作还不够熟悉,但哪有一个干部到新岗位上什么都熟悉的,正因为不熟悉有时候才有新思路。我倒是觉得,从昨天把今天要推荐的任务交给你们,到今天开大会,时间如此紧、任务如此重,其他工作做得都是不错的,都没有出现什么差错。其实,今天的说明材料,应该说也没什么大问题,里面内容是好的,而且第二份交给万书记的不是完整的吗这说明,组织部工作整体是好的,但在小环节上出现了纰漏,这虽然有一定影响,但也是小节。另外,关于梁健不加班的事情,我倒是觉得,朱部长你们部里也没有必要遇事就通宵加班,主要还是把工作效率提上去,而不是打疲劳战”
朱庸良插话道:“可不那么做,就容易出问题啊”胡小英说:“朱部长,你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也应该容许下面的人有自己的工作方法,不同的声音和方法,有利于激活我们的脑袋。而且,今天发生这样的事情,恐怕并不是不加班造成的”
朱庸良当然知道,这事不是不加班造成的,而是他一手策划的,他也不便争论,便脸色难看地看着胡小英。
胡小英说:“第三点我要说的,是调查后再定论。当然,出了这么大的洋相,如果不了了之,的确会在机关里造成不大好的影响,容易助长粗心大意、放任不管的不良风气”
听到胡小英终于说到了要处理,朱庸良又开始兴奋起来:“胡书记说得对,不能不处理”
胡小英没有接他的茬,继续说:“我的意思是,这件事情,可能还有些别的原因。你们听过梁健有什么解释吗”
朱庸良不想让胡小英听到梁健的解释,说:“他还能有什么解释,解释就等于掩饰”
万康心想,这件事情上或许还真有些其他问题,他这人为人还算正直,就说:“会议结束之后,我们找梁健聊了聊。他说,他愿意承担责任,但有个问题他也说明了,他说,说明材料他看过两遍,绝对不会少页,但这份材料后来经过他人的手。”
胡小英了解梁健做事风格还算认真、细致,不太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所以在会场上便有些怀疑这事是否另有什么原因,听万康如此一说,暗暗点头,心道:会是谁在暗中作怪呢这个人的目的是什么
她目光锐利地滑过朱庸良,问万康:“材料经过谁的手他说了没有”
万康说:“没有,他话到嘴边,又不说了。只说他会接受组织给予的处理。”
胡小英有些狐疑:如果梁健知道是谁故意要他好看,为什么又不肯说呢难道他有什么难言之隐便说:“既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妄下定论。这件事,万书记,你负责认真调查和了解至于梁健的分工或者今后的工作安排,等调查清楚了再说。”
朱庸良还是不服气:“胡书记,那这段时间还是让梁健分管干部工作”胡小英看到朱庸良穷追不舍,不给他一点肉吃,也实在烦人,就说:“这样吧,梁健的职务分工暂时不变,但最近两天可以让他坐坐冷板凳,具体工作不用交给他,让他也反思一下自己的错误,对他自己也有好处。等调查结束后,再做打算”
朱庸良虽然没有达到让梁健下课的目的,但让他坐了“冷板凳”,至少也有所斩获,聊胜于无,也就不再多话了。
等万康和朱庸良走后,胡小英松了一口气。她拿起手机,在联系人里找到“梁健”,刚要按下通话键,又停住了。停了停,依然将手机放回了桌上。
她本想让梁健过来,跟他聊聊,让他祛除心理负担。可转念一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身在官场,权力斗争在所难免,有时候挫折比成功的营养成分要高很多,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有些挫折,就像药一样入不了嘴,可真吞了下去,消化了,对人却绝对有好处。于是,胡小英决定还是让梁健自己去消化这些苦药吧
正文 第187章信誓旦旦
朱庸良从胡小英办公室出来,便悄悄进了区长周其同办公室,周其同说:这事做得好朱庸良又把胡小英的意思,向周其同作了汇报。周其同说,要想让胡小英一下子将梁健调岗位,恐怕有些困难,现在让梁健坐“冷板凳”,再伺机将他的茬,然后让他彻底下课
梁健在办公室坐了一会,喝了茶,也理了理思路,然后快步来到干部科。姜岩等人都在。梁健看着车小霞,车小霞不敢抬头,埋着头。梁健本想质问她为什么要那么做可一想不对,如果自己这么做,车小霞一定会否认,毕竟这事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其他人无法作证。而且车小霞精神有问题,万一刺激了她,那他可就真麻烦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说为妙。
他定了定神,慢慢说道:“今天会议上出了点状况,不过,接下去的工作还是希望大家保质保量地完成,不要因为会议上的事情影响情绪。”
干部科长姜岩忽然站了起来,说道:“梁部长,接下去的工作我们会自行安排的。朱部长还没有告诉你吗接下去的工作,就由我们科室来安排了,你可以先休息一段时间”
“什么休息一段时间这是朱部长的意思”梁健难以置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因为这么点事情,把我管事的权利也剥夺了因为在干部科,他也不想表现的太失态,虽然惊讶,声音却并不高。
姜岩似乎有些得意,说道:“是,这是朱部长的原话。”
一阵凉意掠过梁健心头,他想:这个朱庸良真是用心歹毒,这种事情他不先跟自己沟通,却先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