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2 / 2)

万圣纪 衣冠胜雪 7827 字 2019-03-23

先前他可能看错,但是,作为一个在心修界摸爬打滚了几十年的人来说,实力或许不怎么样,但眼力一定是有的。

所以,他才要匆匆离开,才要将一切变数都扼杀在摇篮里。所幸那摊主所在的地方比较偏僻,刚才那块玉佩又是压在兽皮下,萧陌一拿起立即走开,过程十分短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发现这里的异常。

而那摊主虽然有所怀疑,但并不敢确定,直到萧陌离开,他想追也晚了,萧陌终于走出了长街,再经过一小段冷清之地,眼前就开始出现了喧闹的人流。

这次,是普通的人流,修士的数量,反而几乎不可见。

萧陌无心观赏凡人眼中的喜怒哀乐,热闹繁华,直接离开,回到了客栈,然后立即关上房门,暗中观察了一会,确定无人跟踪之后,这才坐回床榻,一翻手,又从储物袋中将那块翡翠玉佩取了出来,握在掌心,仔细观看。

刚才只是惊鸿一瞥,而且大半被兽皮所压,拿到手又立即离开,一直以来,萧陌都没有时间去仔细观看,而现在,回到客栈,又是私密的环境,他却不怕再引起别人的窥探,自然要好好查看一下,这玉佩到底有什么秘密。

玉佩透明,通体翠绿,握在手中毫无温度,反而有一丝冷沁沁的凉意。

这是冷玉,和另一种暖玉相差较大,佩戴的人也较少。

而最重要的,显然不是它的质地,因为这块玉佩,好像也不是什么贵重的翡翠。最奇特的,是它上面雕刻的那只蝙蝠图案。

玉雕蝙蝠,并不罕见,反而十分平常,一些大户人家,或者才学之士,都喜欢给一些玉佩上雕上蝙蝠,寓意吉祥。

因为蝠通“福”,一只飞翔的蝙蝠,寓意为“福从天降”,“福运到来”。

如果玉佩上多雕上几只,则又代表了福气满满,延绵长久,还有祝福子孙幸福喜祥之意。因为蝙蝠,偕音又为遍福,多只蝙蝠,不就遍地是福

所以蝙蝠在世人眼中,代表著美好的祝愿,用此作为玉佩图案,十分常见。

如果仅从这一点上来看,一只翡翠蝙蝠玉佩,实在没有什么好稀奇的,更没有什么好探寻。

但萧陌却感到不同寻常。

因为世人大多只知蝙通蝠,却不知道,蝙蝠,在另一群人眼中,还有另外一种解读。

有一些死人的棺木上,会有蝙蝠的图案出现;有一些人的寿衣上,会特意纹上白色或黑色蝙蝠的图案。

那是代表阴冥的使者,总在黄昏与黑暗交替之时出没,有时,是一种奇特的标志,代表著某一些特殊的人。

而这块翡翠玉佩之上的血色,让萧陌瞬间认定,这块玉佩,绝非寻常大户人家给子孙后代雕刻的传承玉佩,而是拥有著它独特的寓意。

因为这只玉佩上的蝙蝠图案,非比寻常,和寻常蝙蝠,也完全不一样。

今天更新较晚,大家勿等。

出门去了,才回来,会晚一些。

第三十三章、海城劫,中

正常的翡翠玉佩,上面的蝙蝠只是一个图案,一个标记,并不代表,那个蝙蝠,就像真的蝙蝠。

但这枚玉佩上的,不但像,而且十分怪异。

它通体呈青色,双翼张开,翼翅的外缘有散发著淡淡的寒光,一张鼠脸,通体雪白,两只眼睛,却是空的,仿佛那里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总而言之,它不是一头普通的蝙蝠,这头蝙蝠的外型,是心圣大陆一种十分稀少的凶兽,它的真名唤作青翼雪蝠,它是万千蝙蝠之王,也是阴影之王。

而萧陌之前看到的那一丝血色,则在玉佩的边缘,看样子有些年头了,怎么洗也洗不掉。那血浸透到了玉里面,让一半的玉也带上一丝血色,那明明就是普通的红色,在萧陌的眼睛看来,却有一些妖艳。

他明白这只玉佩非比寻常,但是,无论他怎样打量,玉佩就是一只普通的玉佩,除了那只蝙蝠过于凶厉,过于真实了一些,其实的,的的确确就是一只普通的玉佩。

萧陌看不出它的秘密,但他确信,它拥有秘密。

能让心脏孔窍的黑色木鱼在那么遥远的地方便感应到其存在,这玉佩上,一定有他不明白的东西,只是现在看不出,再怎么看,再怎么浪费时间,结果也是一样的。

萧陌也知道,可能是机缘未到的,总有机会,弄明白的。

想到此,他不再浪费心思,将其收入到储物袋中,至于那枚跟随这枚玉佩一起购回的银霜矿石,他直接随手扔在一角,那东西,即便以他这样一个普通心修来说,都不上眼,有机会,再把它卖掉就是。

它肯定是不值一千五铜晶的,但加上那枚玉佩,一万五铜晶萧陌都不会卖。

通心花已经到手,接下来的时间,便是尝试炼化通心化,破心关,晋升逍遥境了。

想到此,萧陌再不犹豫,摒气凝神,先是在心底过了一遍日月明经的具体修炼方法,随后才从储物袋中掏出通心花,摆在自己面前。

伸出指甲,在淡绿花植之上轻轻一划,便有一小片花瓣被萧陌切割而下,而后他张口将其送入嘴巴中,闭上眼睛,周身气流缓缓涌动,开始正式运转日月明经的修炼之法。

入定大道歌,是普通的奠基之术。

香木功,讲究借求外物,以香宁心,以香入术,以香晋品。

但这日月明经,又更高明一筹,懂得从日月之光中借助它们的精华,来修炼自已。一旦有所成功,肯定要远超入定大道歌和香木功。

这也是萧陌放弃了之前打算,直到此时,才开始正式修炼日月明经的原因,他想给自己的逍遥之境,打下一个最坚实的基础。

“天不高,地不大,唯有真心,物物俱含载。不用之时全体在。用即拈来,万象周沙界。

虚无中,尘色内,尽是还丹,历历堪收采。这个鼎炉解不解。养就灵乌,飞出光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