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小球队来说,能来纽约已经是很成功的了,还能够使用麦迪逊广场花园作为主场,那简直是烧了高香,如今还有电视转播,更让莱斯特哈里斯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陈强则接着说道:“麦迪逊花园广场有现成的电视转播设备,目前的情况,也就只有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比赛可以进行电视转播。如果皇室队也使用麦迪逊广场花园作为主场的话,我可以跟国家广播公司商量一下,让他们增加皇室队比赛的电视转播。反正设备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用起来。”
任何的产业,规模越大,生产的成本就越低,电视转播也是如此,同样是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比赛,转播十场的总成本虽然远远超过只转播一场比赛的成本,但是计算平均成本的话,转播十场肯定要比转播一场低得多。麦迪逊广场花园的转播设备都已经架设好,就算一场比赛不播,那个钱也已经花出去了,反之转播比赛的场次越多,均摊下来的成本就越低,所以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应该很愿意多转播几场比赛。
皇室队的搬迁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在纽约找到一处训练馆后,只花了两周的时间,皇室队就完成了搬迁的事宜。
在后世,一支nba球队的搬迁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要牵涉到很多的事务,但是在四十年代,球队的规模并不是很大,所谓的搬迁主要是人员的移动,球队全体人员一起换个办公地点而已。
皇室队中大部分员工都是罗切斯特本地人,甚至好几位球员也都是罗切斯特本地人,按说这些本地人肯定是不愿意离开家乡的,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纽约这种超级大都市对于普通美国人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每个美国人都渴望在纽约谋得一份工作。如今让这些球队的员工从罗切斯特搬到纽约,大家更是求之不得。这就好比给国内三四线城市的居民一个北京户口,除非是傻子才会拒绝。
当然美国人是没有户口的,无论是教育还是医疗,都不会因为户口局限在一座城市当中,对于美国人来说,一份工作就相当于是户口了,只要有份工作,就能够在这座城市里居住下来。
皇室队的当家球星马克斯扎斯洛夫斯基,对于球队搬到纽约更是双手赞成。马克斯扎斯洛夫斯基本来就是纽约人,家住在布鲁克林,他原本是期望被尼克斯队选中的,只可惜尼克斯队没有状元签,所以马克斯扎斯洛夫斯基最终被皇室队选走,如今可以回到家乡打球,也算是完成了马克斯扎斯洛夫斯基的心愿。
耐克公司,运动鞋的样品已经被制作出来。
这个时代的运动鞋是以黑色和白色为主,所以陈强的“耐克一号”,也只是设定了两种颜色,黑的和白色。黑色款式的运动鞋采用的是黑色鞋面加白色鞋底,鞋的侧面会有白色的耐克标志;白色款式的运动鞋,鞋面和鞋底都是白色的,侧面则有黑色的耐克标志。
陈强对“耐克一号”的样品还是很满意的,现在就等到生产原料就位,然后再招募一批制鞋女工,便能够开始生产了。
等到了年底,美国大选结束,罗斯福如愿以偿的获得了连任,开始了他第四次的任期,而杜鲁门也成为了副总统,他也兑现了承诺,给耐克公司弄了一些明年橡胶原料的配额,配额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足够生产七八十万双运动鞋了。
有了橡胶原料,陈强的造鞋计划,也终于进入到实施阶段。
各位大佬有免费的推荐票,拜托支持几张,谢谢啦
第三四二章 新鞋问世
刚刚粉刷过的厂房里,一排排工作台已经布置好,工作台上每隔一段距离便摆放着一台缝纫机。
在耐克公司刚成立的时候,陈强就开始准备厂房,他手中本来就有好几处的物业,便拿出其中一处改造成了生产运动鞋的厂房,然后又购进了一批缝纫机。
接下来陈强需要招募一批制鞋女工,鞋厂才算是彻底的开起来。
制鞋本来就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开办一个制鞋厂需要大量的工人,陈强估摸着,以现在的厂房规模,至少要招聘100名制鞋女工才行。
二十世纪上半叶绝对是美国工业最为辉煌的时代,这个时候的美国是世界工厂,可以生产各种各样的工业产品,小到螺丝帽,大到航空母舰,美国全都能够生产。
同时这个时代也是美国工人的黄金时代,整个美国遍地是工人,工人们也绝对不会缺乏工作岗位,而那些技术工种,还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薪水。
当然绝大多数的技术工人都是男性,女性技工的数量非常的少。女性从事的都是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对体力要求不高的劳动。
西方国家可没有“女人能顶半边天”的说法,而在富裕的美国,靠着丈夫一个人的薪水养活一家人仿佛并不是什么难事。
二十世纪以前,美国的女性很难获得一份正式的工作,很多女性都只是在婚前工作,婚后便成了家庭妇女,这有点像现在的日本。当时的美国女性不工作的原因并不是为了在家里相夫教子,也不是国家文化使然,而是美国的雇主不愿意为女性提供一个正式的工作机会,这也算是一种就业歧视。女性找不到工作,自然也就不去工作了。
女性在找工作时处于弱势的一方,在未来也是存在的,而在十九世纪的美国,这种现象更为严重,所以美国历史上爆发过很多次的女权运动,差不多每次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女权运动就会消停一阵子,一旦经济复苏,女权运动又回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很多美国的男人们都上了战场,美国女性开始独立持家,参与到工作当中,然而在一战结束后,绝大多数参与工作的女性立马就失去了工作,大量的男性从战场上回归,雇主们肯定更愿意雇佣那些身强体壮的男性职工去从事劳动工作。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国男性再次走上了战场,美国也开始重复一战时候所发生过的事情,女性又一次的参与到了工作当中。而且由于女性长期在就业市场上遭到歧视,所以依旧有很多雇主不愿意招募女性员工,因此招募女工要比招募男工要容易的多,女工的薪水也要比男工低得多。
二战期间,有很多欧洲人逃到了美国,这些欧洲人并不都是精英,有很多没有一技之长,在美国生活也很艰难,为了在美国生存下去,他们很愿意去从事那些没啥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也为美国的劳动密集产业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制鞋本来就不是什么对技术要求很高的岗位,无非就是用缝纫机将材料缝在一起,稍加培训就能学会,这种低门槛的工作,招聘员工的难度也很低,陈强很快的就招聘到了一百多名制鞋女工。
接下来会对制鞋女工进行培训,同时原料也回陆续到位,球鞋生产便可以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