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心中觉得,那个所谓的一两万件古董,大概有很多是清朝时期留下来的铜钱,这种东西在民间有很多,哪怕是康熙通宝,在四十年代也值不了几个钱。
古董店老板立刻辩解道:“陈先生,我的这位朋友手里,都是真正的古董,而且还都是古董中的珍品,绝对不是什么破铜烂铁。”
“一两万件都是珍品你这位朋友是什么来头,这么大手笔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抢了我们中国的皇宫呢”陈强开口调侃道。
下一秒陈强却突然想到另一种很糟糕的可能性,一两万件珍贵古董,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拿出来的,会不会是国内有人在倒卖古董文物
“应该不至于,国内的那些高管大佬们该不会这么没良心吧,连故宫的古董都敢倒卖不过现在兵荒马乱的,这种背祖忘宗的事情,他们也不是做不出来。”
想到这里,陈强开口说道:“那好吧,帮我约一下你哪位朋友,我们见一面。”
一家高档的咖啡厅中,陈强见到了一个鹰钩鼻子的男人。
“陈先生,你好,我叫克内尔。”对方开口说道。
这人的英语听起来有些怪,有些偏向于英式英语,但却有一种独特的口音在里面。
“克内尔先生,你好。请坐。”陈强招呼克内尔坐下,而后开口问道:“克内尔先生,你应该不是美国人吧”
“对,我是法国人。”克内尔开口答道。
“法国”陈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现在的法国可是在德国人的控制之下,所以这位克内尔先生应该是逃亡到美国的法国人。
“我对贵国的遭遇深感不幸。”陈强礼貌性的说道。
“谢谢,陈先生,我对中国的遭遇也同样深感不幸。”克内尔礼节性的回应道。
“不过我相信,我们两国迟早都会赶走侵略者的。”陈强话音顿了顿,这才进入到正题:“我听说克内尔手上有很多的中国古董,数量高达一两万件”
“准确的说是超过三万件”克内尔开口答道。
“这么多”陈强心中大吃一惊,他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遇到了骗子,一个外国人,怎么可能拿得出来三万件中国古董,除非他真的抢了中国皇宫。
克内尔接着说道:“其实这些古董并不是属于我个人的。”
“果然,他幕后有大老板。”陈强心中暗道,嘴上却开口问:“那请问真正想要出售古董的老板是谁呢”
“是法国政府。我指的不是巴黎的那个伪政府。”克内尔一脸郑重的说道:“我所说的政府,是自由法国临时政府”
“你是自由法国临时政府的人”陈强一脸诧异的问。
克内尔点了点头:“对,我是戴高乐将军派来美国的特使。”
这一刻,陈强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这个克内尔敢说自己手里有三万多件中国古董要出售了,法国人是真的有这个能力拿出三万件中国古董,而且都是珍品。
别的不说,仅仅在法国卢浮宫里,收藏的中国文物可不止三万件
陈强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猜测竟然对了,克内尔的古董,还真是从中国皇宫里抢来的
各位有推荐票的,拜托劳动一下手指,点一下支持几张吧。
第三零二章 古董期货
欧洲的战争已经进入到了第四个年头,战争打到现在,就连昔日富得流油的的大英帝国变穷了,那么还不如英国有钱的法国就更加熬不住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熬不住的法国并不是巴黎那个法国政府,而是伦敦的那个自由法国政府。
1940年6月的时候,德军占领率巴黎,法国新内阁在投降书上签字,而戴高乐将军则带领着部分法军扯到了伦敦,成立了自由法国军。英国随即承认了这个自由法国临时政府,随后盟国也相继承认了戴高乐的自由法国临时政府。
只不过这个自由法国临时政府并没有自己的国土,也没有财政收入,全靠英国人养着。但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还是听命于这个自由法国临时政府的。
当时的法国在乍得、喀麦隆、刚果等非洲殖民地有大约七万多名法军,这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战力,戴高乐将这批殖民地的法军集结起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埃塞俄比亚的意大利人发动进攻。
意大利军队的水平也是真的菜,连法国殖民地的军队都打不过,最终被法军击败,导致轴心国整个非洲战略完全被大乱。于是德国才不得不派隆美尔跑到北非,去消灭这部分法军。可以说这一批法军,在北非战场上牵制了很大部分的德军装甲部队。
1943年的时候,美军介入北非战场,逐渐扭转了北非战场上的局势,眼看着反攻欧洲有望,这个时候戴高乐也打算扩军,为日后夺回法国做准备。
法国本土还在德国人的控制之下,所以戴高乐的兵源主要来自于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也就是那些非洲的原住民。这些非洲的原住民虽然都是黑人,但是经过法国多年的殖民统治,他们的语言早已经变成了法语,他们的文化也偏向于法国文化,再加上戴高乐许诺给他们法国公民的身份,使得法属非洲殖民地的人很踊跃的报名参军。
到了诺曼底登陆之前,自由法国大约有四十万部队,其中三十万都是在殖民地招募的黑人,也正是因为这些殖民地的黑人在二战当中表现非常出色,所以在二战以后,法国制定了一些对非洲殖民地比较开放的移民政策,这也导致大量殖民地的黑人移民到法国。现在的法国才会有那么多非洲裔人口就是源于此。话说回来,人家帮你卖过命,给人一些好处也是应该的。
招募三十万非洲裔大军是需要钱的,三十万人的吃喝用度、训练费用、武器装备,乃至抚恤金,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钱。英国人能养着那些逃到伦敦的法军就已经够仁至义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