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身体属于谁?(2 / 2)

郁青青拆了信,仔细辨认一番,看称呼好像是出自姚舜英母亲的手,再一看,又似乎不是。

还写什傅。那写信之人自称是她母亲,却又说她娘整岁生辰,让她这唯一的女儿回去聚一趟。郁青青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姚舜英是有两个母亲的,一个生母,一个嫡母,也就是姚航的正妻。。

这意思,便是姚舜英的生母四夫人到了个整岁生日,家里准备好好过一过,事情是由当家主母主持的,所以亲自写了信邀她回去聚一聚。

郁青青答应得肯定且欢快,然后又给了送信人少许赏赐,打发他回去。

虽然姚家的人在不见面的情况下她记得的似乎不多,到时候可能要费一番神,但有机会出去总是好的。

而且如果有机会,她也可以向姚航探听探听朝中的情况,看有没有办法替秦煜翻平起来,作恍然大悟之状点了点头,随后疑惑道:“还有这事么,我却是才知道,娘亲最开始是问我什么来着?”

“哦,没……”似乎想到不妥,四夫人又看看一旁一直不作声的姚夫人,又接着道:“娘听说这事儿和你有些关系,还以为你是知道其中原因的,所以问问你。”

郁青青摇头:“我连这事都不知道,怎么会知道原因呢,娘应该是听错了吧。”

四夫人不再问下去,姚夫人却开了口。

“可日前你父亲进宫去,太后说此事正是因你而起的。”姚夫人说话慢慢的,平平的,似乎不带一丝火药气,可话却并不好听,“舜英啊,你从小便不怎么理事,所以许多事都不知道,也许在你眼里,太后迁到东都去并不算什么,影响不了你,可那样想,你就错了。”

她一脸和气,语气谆谆道:“你因何能小时候不愁吃穿,长大嫁入皇家,全因姚家在京城有这样的地位,姚家的公子小姐是枝,姚家便是干,枝的茂盛与衰败,便取决于干,所以姚家的兴旺与否,关系着咱们这们这一大家子的生死存亡。而姚家之所以在京城几经动荡后还能像今天这样屹立不倒,不只靠着你父亲,靠着族里在外奔波的男人们,还靠着一些出自姚家的女人,而你姐姐,当今的太后,便是这女人中最重要的,只要她还有一日是太后,姚家便还有一天兴盛,她还年轻,这样的兴盛原本可以维持很久,可如今,本承担着姚家希望的她,却要迁去东都,舜英,对太后来说,到哪里都是太后,可对姚家来说,若太后没有太后该有的地位与权利,那便等同于没有这个太后。舜英,你父亲他们,正努力挽回这局面,可挽回需要从根本上找到原因,母亲希望你能知晓其中利害。”

听了一大篇教诲,郁青青早已生了一肚子不悦。转眼看四夫人,只见她已经低下了头,一副无颜见人,恨不得找地洞钻的样子。

估计以前姚舜英也是这样吧,明明不是自己的错,别人一说,自己一认,那便是自己的错了。

她想起了秦悦那副什么时候都不慌不忙的样子来,端起面前的茶杯来喝了一口,然后身子贪求舒服地往椅子后面一靠,这一动作,已经让坐得端端正正的姚夫人皱起眉来。可不等她在心里过多不满,郁青青却已经开口了。

“母亲,女儿的确不怎么理事,可这些道理,女儿却还是明白的。所以女儿这不也是努力着想为家族的旺努力吗?原本王爷是因为记恨姚家而娶了女儿故意冷落给姚家人看,女儿不愿家中蒙羞,几经努力之下,终于也算得到了一些王爷的敬重疼惜,这些日子,除了某些威风惯了的人,好像许多人都记得女儿是睿王妃了。女儿觉得女儿已经是在自己的位子上作了很大的努力了,怎么就说女儿不知道其中利害了。太后迁居之事,女儿实在不知道,不过说起太后来,女儿倒有一事要说。”

终于把最后的五千码上来了……呼,今天有些困难,本来想早点的,还是弄晚了,不好意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