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朱自清先生的《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以及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语文考试的重点。鲁迅先生向来是中学生的大敌,语文学习历程上极度难缠的大boss,除了《百草园》,后头还有《风筝》,《社戏》,《阿长与山海经》《纪念刘和珍君》《藤野先生》等诸多拦路虎,一山更比一山高。其文章与时代脱节的社会背景,一针见血的尖锐批判和半文不白的语句根本不是中学生所能理解的。
所以中学生素来有三怕: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周树人是历史上最后一个能把错别字升格为通假字的中国人。
语文老师向来最擅长解读鲁迅,刘颜青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大力地赞赏百草园这个名字取得好取得妙,取出了亿万劳动人民的控诉和心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黑暗。因为这个名字既不是百树园也不是百花园,百树园没意境,百花园太俗气,只有百草园最合适,暗合古代神农尝百草拯救劳苦大众的精神内涵,以此体现出了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思想品质以及深厚的文学功底。
他根本就忘了百草园是鲁迅小时候自家书屋的后院,这个名字压根就不是他起的。
鲁迅先生的文章是文学作品中的核武器,当什么时候再有人把他的东西搬出来时,就说明这个社会要完蛋了。
周德五是没想到自己会被委以重任,他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学生,此前没有担任过任何班干部,不知怎么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了,一夜之间变成了堂堂的国子监忌酒……周德五很清楚国子监忌酒是个什么职务,他自认为自己这水平放到古代连个秀才都考不上,给人当书童人家都嫌认字少。
但唐纵一句话就让他变成了全天下读书人的老师。
周德五自觉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于是诚惶诚恐地去找唐纵。
唐纵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没什么理由,你被钦定了!
周德五认为自己的语文水准并不见得有多高,只是记忆力稍好一些,他解读鲁迅也没别人厉害,郑文成和王唯一的语文分数历次都比他高,这两人都能从鲁迅先生的一个字中解读出两百个字,周德五只能解读出一百个字。
除了批判还是批判,搞得鲁迅先生像是个高智商反社会人格。
周德五认为自己教不了别人什么,能不能读懂鲁迅先生的文章全靠悟性,这个是教不出来的,他最多只能推广推广自己的记忆方法。
周德五背诗和记古文很有一套,例如《古代诗歌四首》中的《观沧海》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两首古诗,周德五花二十分钟就能背得滚瓜烂熟,一个早读的时间他能把《世说新语》两则背下来,周德五在语文考试中基本上不在默写题上失分,他经常是古诗词默写时七班中唯一一个全对的人。
周德五拥有一套《周氏记忆法》,这套方法对于记英语单词一点屁用没有,但背古诗古文卓有成效。
《周氏记忆法》非常简单,一共三步。
第一步:通读全文。
第二步:背诵全文。
第三步:若第二步无法完成,请回头重复第一步。
周德五靠着这三板斧攻克了无数难关。
临近联考,周德五已经搞定了古诗词,文言文阅读以及现代文阅读,语文试卷最开头的十五道基础题由于范围太广没法针对复习,周德五只能暂时放弃,他接下来要对付的是作文。
作文的分值高达四十分,是语文考试的大头,如果能把这部分搞定,那么语文考试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作文在手,天下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