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萧皇后的风流情事曝光(2 / 2)

看着眼前的美人,他再也不去想他被关在这里的烦闷了。他拉起珠珠的手,和她一起走向床榻,这皇帝的女人,来找男人,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时遇什么也没有,就是在这方面有足够的本事让任何一个女人在床上尖叫,享受感官的极度快乐。

不一刻,床榻上就传来了皇后的尖叫声……

就在此同时,墨帝从熟睡中醒了过来,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从一个梦里惊醒了。他叫着:“皇后,珠儿。”可是,没有人应他。

他只好自己起来。看着房间里,哪里有皇后的影子。

他披了件衣服,打开门。却看到一直跟着皇后的喜儿刚刚好出宫门去,提着灯,有点鬼鬼祟祟的样子。

墨帝有些疑惑,不声不响地跟了过去。一路走了过去,到了冷宫,他的疑心更大了。皇后在搞什么?

梅儿扮成的喜儿,带皇上到了冷宫,就不再走了。

皇上看着冷宫,想起了他的那些妃子,特别是那个容妃。他又想起了她,那个温柔如水的女子,还有她那个早早夭折的儿子。

那也是他的儿子,那是他除了墨青夜之外的另一个儿子。他想着容妃,不由自主的走向那间关过容妃的房子面前。

他呆呆站在那里,没有进去,过了好久,才默默离开。

而另一位妃子,雪妃,跟着皇上的后面来的,她没有惊动皇上。看着皇上离去,她却走进了那个房间。

她走了进去,却发觉这间房子有经常有人走动的痕迹。而且,有一面墙半开着。她感到好奇,怎么回事?

她循着墙进去,然后,走进了一个暗道。弯弯曲曲走了好久,来到了一个地方。她走近那个出去的暗门,就听到了男女叫唤的声音。

当听清楚那女声时,她感到浑身一震,那声音,她太熟悉了。她没有走出那道门,而是按原路折回去。

第二天,宫里就传开了,萧皇后的风流情事一下子就在皇宫里传得沸沸扬扬起来。

可是,任何人都只是在私下里悄悄地说着,没有人敢说出来。

一时之间,也没有人敢捅到皇上那里去,而应了那句话,真相,重关键的人都是会在最后一个知道。

但是,皇后却发现了她走的暗道昨夜也有人走过。她细细闻了一下在暗道里留下的气味,就明白了是谁来过。

而且,在冷宫门口,她闻到还有皇上的气味,她一下子吓得心胆俱裂。可是,经她观察后,发现皇上好像对她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

还是那么依赖她,还是让她一起到御书房去帮助他一起看奏折,还是一样让她按压头部。

她的一颗心又稍稍放了下来。她想也许只是雪妃发现了她的事情,皇上并没有发现。

她得想办法让皇上的注意力在另一些事情上去才行。

至于雪妃,她有的是办法对付那个长得有些像容妃的女人。

在皇上中午休息的时候,她去见了闫太师。闫太师在另一个大殿和许多大官一起聊着关于是否要出兵北夏的事情。

一位大官说:”我们的国力弱,要是起战事,那将是老百姓的苦难。“

一位官员说:”那就让北夏国那么嚣张吗?是不是有一天抢了你的媳妇儿子,你也这样说?“

一些官员想着民生,一些官员却只想着如果讨回北帝夺了天墨国的安王妃和小王爷。

官员们分成两派,热烈地讨论着,闫太师看着那些和他站在一边的高官员点着头,对想着民生的官员的说法感到气愤。

这时,一声:”皇后驾到。”

从官齐动,向着萧丽君下拜。

萧丽君走向主座,坐了下来,接受着众人的跪拜:“参见皇后,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她很有威严地说了一声:“众卿平身。“

她又接着说:”大家刚刚说什么来着?说出来,让本宫也听听你们在谈些什么。“

这时,由闫太师开头,把大家刚刚说的话题又总结性地说了一次出来。

萧丽君听后,点点头,说:”大家的说法都很有道理,我会把大家的说法说给皇上听的,让皇上来做最后定夺好了。“

她没有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她当然是主战的那一边了。

她离开的时候,闫太师出来相送,她闲闲地说:

”闫太师,安王府的那帮人失踪了,本宫可是在皇上面前为闫太师说了不少好话皇上才不追究闫太师的罪的。“

”在下多谢皇后。“闫太师说着。

她看了看闫太师,说:”那,事情进行得怎么样了?“

闫太师说:”皇后请放心,到了明天的朝圣时,相信主战的人会占大多数。那些顽固的分子都会抱病在家或者有事不能上朝。“

萧丽君点点头:“只要皇上同意了出战,那就不成问题了。”1647465

她最清楚不过,皇上身体不好,每天的许多奏折都依赖她才能看完。

只要皇上分心去想其他的事情,让她有时间处理好雪妃的事情,然后把时遇秘密转移,那么,一切都好办。

雪妃突然病了,而且病来得又急又重。她明白皇后已经觉察到她了,她那天从冷宫回来就想着迟早会有这样一天的,她早就做好了准备。

天天让人去请皇上来看她。可是,萧丽君一直都没有让皇上知道这件事情。

她一直在算着时间,感到差不多了,才让皇上知道。

皇上听到消息去看雪妃时,她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只是手里紧紧地抓住一个香囊,递给皇上,定定地看着皇上,咽了气。

皇上看着雪妃,这个香囊是他们定情之物。只当是否雪妃要让他记住他们是曾经相爱的,他把香囊收进了衣服里,走了出去,对苏公公说:“厚葬。“

然后对雪妃所生的女儿升为平公主,赐公主府。

墨帝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了,两年里,失去了儿子,儿媳带着孙子跑了,母后也下落不明。

妃子一个一个的病故,公主们只要是合年龄的都纷纷出嫁了。他真的感到了“孤家寡人”的滋味了。

他一边想着一边问着身后的苏公公:“派出去查太后的人有没有消息?”

苏公公摇摇头,说:“没有,一直都没有停止查,但是,太后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没有一点儿线索。”

皇上点点头,他也看过了,母后什么东西都没有拿,只有她身边的顾嬷嬷和她一起不见了。

他又想起了另一件事情:“官员们还在谈关于对北夏开战的事情吗?”

苏公公点点头:“朝上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主战,一种是不能战。”苏公公从小跟在皇上身边,一直都对皇上忠心耿耿,是皇上最信任的人。

连皇后有时候,也要忌惮他三分。好在他低调,也不生事,皇后才一直让他留下来照顾皇上。

皇上看着苏公公,一副听他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苏公公说:“主张不能战的一方说,现在国力弱,战争劳民伤财;

主张战的一方说,北夏太嚣张了,抢了天墨国的王妃和小王爷,还成了北夏国的皇后的太子,太过分了。

这一口气无论如何都要争回来。不然天墨国会被北夏瞧不起的。”

皇上看了一眼气呼呼的苏公公,说:“看苏公公的意思也是要争回一口气?”

苏公公说:“且不说安王妃的事情,小王爷可是我们天墨国的希望。

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皇上点了点头,他在心底里也基本定下了想法,是啊,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不是吗?

第二天上朝时,众官的口径一致,说不能向北夏服软了。

还有官员在朝堂上说:“安王妃是如何一个人,我们在这里不好评论她,可是,皇上对她的宽厚她却一点也不领情。”

另一个官员说:“本来这是皇上的家事,可是,安王妃带着小王爷嫁到了北夏做皇后,这就变成了国事了。”

听到众官都说了起来,墨帝也不出声,他看着他们谈着。

一个官员说:“本来,安王妃桃僵李代的戏码皇上都已经不去计较了,因为她生了小王爷墨竹。”

闫太师看到皇上不出声,他在一边说:“安王妃不好好守寡,竟然在儿子死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就耐不住寂寞而嫁给了北帝,让我们天墨国皇室丢尽了颜面。”

闫太师一出声,大家都同意他的意见。

所以,最后,墨帝也同意了马上调动边境军事,来个先礼后兵。

先修书北夏国,让北夏治天墨国安王妃的罪,放回他们天墨国的小王爷。要不,就用武力解决。

北夏国又怎么能够答应天墨国治他们皇后的罪?还把他们北夏的太子送到天墨国去?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两国战事如烽烟般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