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2 / 2)

常宁的话说完之后,福全立刻附议道:“确实,皇上此事关系重大。若是是真的,也该尽快想出办法,若不全是真实,常宁以为亦当重视。想我大清泱泱大国,地大物博,洋人这几年一直派人来大清传教。一方面确实有心来传播他们的宗教信仰,但是只要人一多,防不设防。”

“裕亲王,此言差矣。”杰书立即说道:“杰书以为传教本身并无什么大错。相反,洋人来大清传教,大清也能清楚洋人究竟是如何。更何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关榕祺原本并不打算说话,但是想了想,他说:“察尔祜伦以为裕亲王、恭亲王与康亲王三人的话都并无道理。只是光是约束传教士是无法真正做到富有以及强大,大清更应该加强自身的抗敌能力。若是固步自封,那是无法真正的强大起来。西方国家一直都致力研究大炮火铳这些武器,察尔祜伦认为,大清亦应该加强武器以及将士方面的培养。”

“皇阿玛,胤礽附议察尔祜伦的话。”胤礽说道:“大清不该固步自封,而是应当将主动权掌握在手中。”

康熙看了看胤礽说道:“噢?太子以为该如何呢?”

胤礽继续说道:“胤礽认为应该成立海上军队,姑且称为海军。就是在海上作战,胤礽也命人调查了一下附近沿海的国家并没有一个国家有海军。洋人的船只制作能力十分厉害,不能保证他们没有建立海军的想法。而且他们的大炮再结合船只的话,那简直是如虎添翼。而且他们一直都有攻打大清的意图,若非如此又如何会挑拨蒙古与大清的关系呢?先是沙俄,之后肯定还会有其他的国家。”

“而且平日的军队胤礽以为还有一个弊端。”胤礽的话,让不少将士都暗暗的留意着,他的话不少人都是十分赞同的。现在的军队还有不少的不足之处,至于弊端他们也很想知道是什么。

“火绳枪的威力,相信在座不少人都见识过它的威力吧?”胤礽知道不少人都上过战场,也见识过枪支在打仗的重要性:“若是平日的军队都能配备上那威力强劲的武器,再加以训练,胤礽以为那以后的作用很深远。但是,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大清应该加大力度投入工部。工部应当要有人才懂得如何制造以及改革武器,若只是制造相信必然是无问题,但是关键是如何才能让武器威力越来越强,那真的是一件头等大事。”

“……”

胤礽的话说完之后,整个偏殿鸦雀无声。唯有关榕祺开口了:“皇上此事重大,应当好好考虑。只是察尔祜伦赞同太子的话,大清泱泱大国人才辈出,相信只要皇上下定必然会有不少的人才出现。”

关榕祺的话十分笃定,让常宁也有了干劲:“皇上,察尔祜伦的话有道理。八旗是时候该好好整顿了!这几年皇上虽然也有派大阿哥以及七阿哥整顿,但是效果却并不好。常宁觉得这个时候就是一个机遇了,八旗之弟闲暇了如此长时间,不劳逸一下他们,真的怎么也说不过去。”

福全一副想笑的模样,劳逸八旗之弟,也亏常宁说得出口。不过,想想胤礽和关榕祺的话,他的热血就沸腾起来了,他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而杰书心里也是很激动,确实这一字一句都让他的心里充满了想法。

康熙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直说:“福寿膏之事,察尔祜伦是否与众人说说。”

关榕祺叹了一口气,定下心来,开始与人说起了福寿膏的事。福寿膏虽然还没有到几十年后那般流行,但是只要一查就可以查出不少的地方都有这类似的烟馆。不少烟馆还是宫中的太监投资开设,八旗之弟恐怕掺合的人也不少,据他所知惠妃就有参与其中。

“福寿膏危害居然如此之大?”显然福全是知道福寿膏的事,却没有预料到居然会有如此大的危害。

胤礽心里暗暗的笑了,说:“皇叔知道福寿膏的事?”

“不瞒皇上与太子,在广州福建等地,这福寿膏的烟馆十分受欢迎。”福全之所以会如此了解,当初她也有心想要掺合在京城整一家烟馆,现在看来幸好当初开不成,否则现在就有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这一日,大家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海军需要审慎之下建立,而且是非建立不可,而且武器的配备也应该想方设法的完善。工部需要再单独成立一专门研究以及生产武器的部门,而且必须秘密的进行。而这由常宁以及关榕祺两人全权负责,而福全则与胤礽一同调查福寿膏之事与沿海各国之事,其余的将士康熙都安排他们去训练军中的士兵。

康熙这几年接触了不少传教士,他知道洋人的野心,而且不管此次如何,他都想要按着胤礽所说那样好好的改善大清的武器,并且建立海上军队。至于其他的事,再一步步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