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3(1 / 2)

d白莲教徒明地理支持,最终占据了县城招兵买马,很快就发展到了近万人,他们似乎准备了许久,不仅甲胄齐全,还装备了火器、火炮,开始攻打周边县城。

短短一个月之内,周边的县城就陷落了十几个,而且就连福建重镇泉州也被占领了。

要知道这个可是一个靠海的重要港口,如果得到外来势力的支持,这场动乱就会迅速再扩大。

因此,新上任的福建布政使、都指挥使、、按察使三位从三品高官,立即开始会聚到福州府衙当中,开始调兵遣将,准备镇压。

与此同时,上奏给朝廷的军情也以八百里加进,迅速送到了京师。

朱祁镇得到消息之后,福建南部已经彻底陷落了,三个府,二十多个县已经被叛军占领。

这次叛军组成比较单一,大部分都是渔民,而幕后之人却是白莲教徒。

可以说,这次本就是白莲教徒精心密谋的一次动乱。

很显然,他们成功了

对于这些,他们的对手,大明朝廷,却还不知道,不得不说,这群白莲教徒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已经吸收了多次教训,再加上一些白莲教徒开始做起了海贸生意,获得了大量财富,也因此买来了各种火器、冷兵器,准备了近五年,才有了这次动乱。

大明朝廷不清楚,但这并不代表,其他人就不清楚,比如汉华王国,作为兰芳社重点监察的对象,其实白莲教混在海商当中,这点李江是知道的,只不过他们在汉华王国没有生存之地,所以李江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如今,他们利用这次机会,一举攻占福建南部,这消息传到李江耳中时,李江也显得极为震惊。

“这些家伙还真是造反专业户看来,必须重新在汉华王国搜捕一下这些家伙了”

s:新书重生1997黄金时代求支持

第六百九十六章:张辅逝去

就当李江念叨这些造反专业户时,此时的大明朝廷对此却是分成了两派。

一派当然是以内阁为首,他们是朱祁镇的忠实维护者,他们觉得必须派遣大军即刻进行围剿,尽最大努力将其一举击溃,甚至是歼灭。

而另外一波人则认为,应该分而化之,对于一般的渔民,应该特殊看待,不应该一刀切。

按理说,朝堂都已经被朱祁镇给彻底掌控了,不应该出现另外一种声音。

可事实上,连朱祁镇都没有想到,虽然朝廷已经是以内阁为首在运转整个朝廷了,但是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有内阁来处理,原来的一些职能部门还是存在的。

而且这些职能部门的官员都是从各地调任上来的,而且都是朱祁镇认为可以争取的对象,是可以依仗的。

而事实上,也正如朱祁镇所预料的那般,这些人忠诚于他,一心一意为朝廷办事,很少有反对的声音。

然而,他们却与内阁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甚至有心人认为内阁权力太大了,必须取缔或者加以限制。

而这次,他们也并不是反对内阁,而只是单纯觉得这样一刀切,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这些人都来自于地方,多多少少对地方的一些事物十分了解,与内阁的这些官员相比,显然在考虑问题上,要成熟许多,他们深知一刀切的后果所在,所以他们提出了与内阁不一样的意见。

朝会上,朱祁镇看着两拨人吵来吵去,也十分头疼。

但是两拨人倒是有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对于这次的动乱,必须尽快镇压下去,以免局势再次扩大。

所以朱祁镇最终还是决定,先采纳另外一波人的意见再说。

只是就当这时候,朱祁镇还未下决定,大家就为派遣多少大军南下而争执了起来。

派遣当地驻军卫所镇压,已经十分不现实了,何况南军本就没有什么精锐,所以必须派遣北军南下,可具体派遣多少,又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

一部分认为一万精锐足以,而另外一波人认为至少两万,而且必须速战速决。

这群人认为,这群人背后有白莲教在煽风点火,甚至暗自操控,必须以雷霆手段镇压下去,否则后患无穷。

然而出动两万大军前往南方,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军费开支不说,最为重要的是气候适应问题,毕竟北军很少到南方作战的,就是因为气候不适应。

这么多人前往福建,万一出现疫病怎么办

两拨人争论不休,朱祁镇再次头疼起来,他考虑再三,最终还是采取了折中办法,派遣一万五千大军南下,而主帅,他选择了一位年轻的将领,这便是神机营主将陈翔。

此人乃是勋贵之后,而且还是皇亲国戚,本身能力也极为提出,否则也不可能在三十岁就担任了神机营主将。

而且此人还参加了好几次对北方草原民族的战争,作战经验是十分丰富的,尤其是擅长火器作战,这次主帅,也是朱祁镇精挑细选的结果。

几日之后,大军开始南下,而与此同时,英国公府上。

重新恢复身份的张辅已经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了。

作为三朝元老,张辅这一生可谓是战功赫赫。

然而到了朱祁镇掌握朝政,他逐渐开始边缘化。

虽然没能如历史上那般,战死在草原,但因为他不得不避嫌,主动退出,所以其地位迅速下降。

到了如今,他虽然被恢复了爵位,电脑已经只剩下一个空头爵位了,在军中虽然仍旧有着巨大威望,但是相比朱祁镇,他还是差了许多。

何况此时的他已经病入膏肓,没得救了

而在这临死之前,其实他最想见的还是自己的那个不怎么艏待见的私生女。

或许是因为人死如灯灭吧,到了临死之际,他有些后悔了。

可现在自己那个女儿远在海外,就算是通知到,也已经来不及了,他感觉自己就快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第二日,一个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师,就连皇宫当中的朱祁镇听完之后,也懵了

“事情可否属实怎么一下子就没了”朱祁镇询问一旁的王振道。

“陛下此事千真万确已经派人确认过了”王振也知道张辅的威望,自然不敢怠慢,听到消息之后,就迅速派人去确认过了。

“唉按照国公之待遇下葬吧”

朱祁镇叹了口气,说完这话,他又觉得有些不妥,连忙继续说道:“追赠英王爵位”

“是陛下”王振一听,也是一愣,死后竟然封王了,这可是开国功臣的待遇呀,就比如常山王、还有一些太祖时期的功臣,有不少死后都封王了。

可见,在朱祁镇心目之中,不管是他登基,还是亲政,还是之后的几次大战,张辅还是有大功于他的,所以死后封王一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