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是迫不得已从贼的咱们一起投降或许真有活路“
“对咱们反正”
很快不少叛乱的将士纷纷附和道,这一刻,即使那些亲卫也没有选择了余地,只能跟着这些人一起准备投降了。
于是,随着后续援军抵达,城墙之上的格纳斯就见,无数士卒开始放下了武器,而且有一人手持白旗,还带着一头颅走到了城墙之下,对着城墙之上喊道:“吾等投降还请诸位放吾等一条生路这是那主将首级”
格纳斯看到这一幕,也是一愣,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他不是没有想过对方是想诈城,可是当他看到远处那打着汉华王国旗号援军旗帜的大军时,他心中顿时明白了,敢情是叛军内讧了。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让副将对着城下之人大喊道:“你让他们主动放下武器,而后蹲在原地别地”
副将一听,也即刻回过神来,连忙对着城下之人喊了起来,很快那城下之人便放下首级返回去了,不久之后,格纳斯这才带着一众士卒出了城门,而另一边,一支大军已经接管了敌人的军营,将所有人全部俘虏了。
看着眼前密密麻麻蹲着的人,格纳斯这才长长松了口气。
看来这些叛军应该不是诈城,而是真如他心中暗自猜测的那般,是内部起了冲突,叛军将主将给杀了。
接下来的时间内,格纳斯也提审了不少人,当他得知被俘虏之人真正的身份之后,他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然而还未等他反应过来,却听见外面忽然来了一人,看到来人,他愣住了。
“腾格尔斯怎么是你你不是”
“大统制让吾来的他说将会调你回东阳城,说是有要紧事需要交给你去办”腾格尔斯随即拍了拍身上的雪花,回答道。
“大统制调吾回去怎么可能,吾才到此多久,怎么会这么快是不是有什么要紧事情”格纳斯立即看向了腾格尔斯,询问了起来。
“不错吾听说最近菲利普也要被调回东阳城了,据说让你前往金山府坐镇”
“调他返回他不是是啦这是新军制,大统制考虑的真周详”忽然间,格纳斯明白了,他点了点头,倒是没有继续问下去。
其实,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按照李江下令颁布的新军制度,参将以上的所有武官都需要时常调动,至于具体相隔时间,一般是一年或者两年调动一次,但是也有可能因为某些需要,李江会缩短时间,正如此时,就是按照正常的调动,菲利普将会被调回东阳城,具体安排,格纳斯猜测应该是接替腾格尔斯坐镇天竺大陆南部。
一般来说,如格纳斯这等都督等重要军将,都会被李江安排到某些特殊的地方进行坐镇,比如天竺大陆这等刚刚占领的区域,还有比如金山府这等远隔大洋的地区,倒是原本的汉华王国传统领地,也就是东阳城周边,旧港周边,乃至是澳洲等地区,都不需要有都督以上的人去统领了,因为这样的地方已经不需要这样的大将坐镇了。
倒是那些不安定的偏远地区,或者新占领的地区,亦或是那些极为偏远,如奴尔干都司城这等离汉华王国本土相隔甚远之地,需要参将以上的人坐镇。
第六百五十六章:又出奇招
对于奴儿干都司城所发生的一切,此刻身在东阳城的李江却是不知,此时的他正忙着抽查国内秋收事宜。
秋收乃民治根本,乃国之大事,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即使李江觉得秋收没什么问题,但还是象征性的举行了祭祀仪式,并且亲自下田进行了收割,而后还到各地进行视察,查看秋收的情况。
这一圈下来,李江整个人早已晒得不成模样了,可是即使这般,李江也只能忍着,毕竟每年这个时候,他都需要这样做,谁让他是汉华王国的统治者了。
好在,十多天之后,这场抽查工作总算是结束了,李江返回东阳城之后,即刻回到了大统制府内。
可还没等他喘口气,奴儿干都司城的战报就来了。
看完之后,李江并未惊讶,反倒觉得这其实再正常不过了。
大明辽东位于苦寒之地,环境本就十分恶劣,而大明经历了对草原数次战争,其士卒早就没了昔日的报国之心,不少士卒都是抱着马放南山的心态,所以有些人有额外的想法,也实属正常现象,何况那些人毕竟是胡子,所以本性难移是很正常的。
只是,这件事必须妥善处置好,虽然那些都是叛军,可毕竟出自大明边军,这要是大明那边询问起来,就不能直接给忽视了,所以李江想了想还是写了一份回信准备交给腾格尔斯。
此前,他已经让腾格尔斯去接替在那的格纳斯了,这封信写给他理所应当。
不过,他并不知道,就在他考虑这件事的时候,一支大军来到了奴儿干都司城外,而领头之人自称是辽东总兵府的参将,腾格尔斯与格纳斯交接之后,正忙着收拾残局了,这会听到有人来找他,还是大明辽东府的,他不禁一愣。
想了想之后,对着传令兵道:“去你让明军在城外驻扎,放少部分人进来即可,万不可开城门让明军全部进入城内”
“是都督”很快,传令兵便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这时候,徐参将,也就是辽东府派来追击叛军的主将也有些发懵,他此时已经得到了消息,那支叛军已经彻底消亡了。
说真的,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有些发懵,但转念一想,又不觉得意外了。
毕竟他是知道汉华王国士卒强大的,再加上那些叛军本就是乌合之众,所以他也不认为这伙叛军能够坚持到他们到来。
所以,在弄清了这一点之后,他只是与腾格尔斯匆匆交流了一番,将叛军头目的首级与少部分旗帜一起带了回去,至于那些被俘之人,他直接选择了无视,因为他知道,就算他开口,腾格尔斯也不会放他们离去,更不用说交给他带回大明辽东了。
就这样,大明军队选择了返回,他们匆匆而来,却是扫兴而归,这次虽然他们“平定”了叛乱,可这个功劳却并不是他们获得的,尽管结果都一样,可是心中毕竟不好受。
然而不好受归不好受,但是对于普通士卒而言,如果不需要打仗死人就可以立功,那也不是不能接受,至少他们不需要担心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家了。
南方的天气早就转凉了,而北方却是下着鹅毛大雪,尤其是辽东。
当然,京师这等城池的经纬度到了如今这个秋意正浓的季节,倒也不曾小雪,可是此时朱祁镇却毫无心思来赏景,因为他此刻正憋着一肚子火没地方可发泄。
原来,就在刚刚,他收到了一份奏折,奏折时从内阁转来的,上面记录了不少各地布政使等高官违法犯罪的证据,这一看就不是瞎掰,而且上面还有御史台,按察使、刑部,大理寺等衙门的联合附议,很明显,这些都是查证之后才呈送给他的。
而后,他又令东厂与锦衣卫秘密选取了其中一人进行调查,果然如这奏折上所叙述的那般,一切皆都属实。
尽管这上面并没有写明某某高官惹上了人命官司,但是即使罪罚较轻的也需要降职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