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但是尽管他们这样说,但没人是傻瓜,如今正值枪口上,他们也不敢学崔明起那般,擅自离开京师。
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倒也没什么,李江觉得或许那件事就不会再发生,可是就当这时,也不知道那些大臣是这样想的,他们居然跑到宫门外跪着祈求朱祁镇收回成命,绕过崔明起一家子。
这十多位官员官职可都不低,最低的都是五品官员,而最高的乃是从三品,如此多的重臣去求情,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朱祁镇得知消息后,怒不可及。
他亲自下令,将这些跪求在宫门外的大臣们全都打入天牢,不得任何人探监,并且再次下达圣旨,若是谁再向他求情,那就与那些大臣一样,统统打入死牢。
这下,君臣之间仅有的一点信任彻底崩塌了。
而内阁当中,于谦在得知此事之后,也是唉声叹息,对于朱祁镇与朝臣们之间发生的事情,他已经没办法去撮合了,只能眼不见心不烦,做着自己手头上的事情。
对于朝堂之上的变故,各地的官吏在得知消息之后,态度不一,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观望,毕竟朝堂之上大臣如何,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并未有多大反应,但是有一些与朝堂之上大臣有着密切联系的官员,这些人在得知消息之后,心情十分复杂,有些人选择了硬抗到底,他们上书当今陛下,祈求朱祁镇能够宽大处理,这些人太自作聪明了,他们以为朱祁镇会顾忌这么多大臣,但是谁料想,朱祁镇直接将这些上书的大臣一撸到底,贬为了吏员,虽然没有成为平民,但跟平民已经没什么两样了。
“混帐混帐这些人怎么就不明白朕的苦心了他们都是地方官,是各地管理百姓的父母官,他们应该关注的是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关注的是当地发展,而不是朝堂之上的勾心斗角”
皇宫之中,朱祁镇为此大发雷霆,虽然对于朝堂的大臣边缘化了,但是对于各地的官吏,他还是十分看重与关注的,如果谁的政绩突出,他十分乐意看到,甚至为此官升三级,将他们调回到内阁当中来。
可是,朱祁镇没有想到,有一部分官员竟然为了自己的利益,公然为朝堂之上的那些讨厌的大臣说话,你说这怎能不让朱祁镇感到愤怒。
但是朱祁镇并未彻底失去理智,他是皇帝,他深知朝堂之上的那些大臣绝不能都将其赶出朝堂,否则这个天下就会大乱,儒生的力量绝对不可小觑,毕竟这天下的书生何其多,几乎都是儒家子弟,如果将他们统统赶出去,那么这些士子会如何想
所以他认为只有用一批新的忠诚他的官员代替这些官员,这样一来就可名正言顺了。
东阳城,数十天之后,李江从兰芳社发来的文书当中得知了这一切,他觉得此事严格算起来是皇权与臣子权利的一次博弈,虽然最终还是皇权占据了上风,但其实是臣子们赢了。
因为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让朱祁镇都始料未及,士子们之间的风向一边倒,大部分即将参加恩科考试的考生们觉得朱祁镇应该宽恕这些求情之人,毕竟他们并未反多大的错。
如此一来,朱祁镇自然更加愤怒了
他再次下达圣旨,将开恩科的圣旨收回了
换而言之,恩科考试将不再举办了
这下士子们彻底炸开了锅,他们真没想到朱祁镇居然会如此冲动,将恩科考试的决议收回了,这不是逼着士子们痛骂他嘛
皇宫之中,朱祁镇面对着于谦的苦苦相劝,一直没有回应,此时的他正在气头上,早就听不进去于谦的劝说了。
“陛下还请三思呀这可关系到陛下的声誉,绝不能意气用事呀陛下”于谦再次苦苦相劝道。
可是此时的朱祁镇根本不听,这让于谦心中十分的着急,他甚至想要大骂眼前的皇帝来让其改变心意,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到来让朱祁镇将注意力转移了。
“陛下陛下,刚刚收到了西北边关急报,内阁不敢做主,所以将文书呈送到您这里来了”
“西北边关急报内阁不能做主什么事”朱祁镇听完走入大殿王振的话语,不禁一愣,随即道。
而王振说着也将手中的文书递给了朱祁镇,朱祁镇打开一瞧,顿时脸色骤变。
“混蛋亦力八里大汗这个乱臣贼子,作为附属国,居然敢公然侵占朕的大明国土”
“于爱卿,你看看,刚刚边关发来八百里急报,亦力八里侵占了哈密卫大部分区域”朱祁镇随即对着于谦说道。
于谦一听,也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这上面,他立即接过急报看了起来。
亦力八里他自然知道,哈密卫他也知道,可他没想到亦力八里会出兵侵占哈密卫,更没有想到驻守有重兵的哈密居然被亦力八里占据了大部分地区。
“陛下臣以为还是先安抚好朝堂,安抚好士子,这亦力八里的事情必须全力对待,臣怀疑是背后有帖木儿帝国在”
第六百三十六章乱象将起
亦力八里这时候入侵哈密卫,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毕竟亦力八里自身都难保了,居然还会对外发动进攻,而且还是大明天朝上国,这着实让于谦极为不解。
“陛下臣以为此事须当先行查明原因,再做处置”
于谦之所以要这样说,当然不是怕了亦力八里,而是他认为如今大明不宜对外开战,毕竟国内极为不安稳,陛下与大臣之间,与士子之间都存在着各种矛盾,如果这时候对亦力八里开战,这对于大明的国运无异于雪上加霜,因此他是不赞同这时候出兵的。
可他还是不了解这位陛下的性格,朱祁镇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或许李江比于谦更了解。
这不就当于谦对朱祁镇劝说时,此时的李江也在跟尚阳谈论着朱祁镇。
只不过他并不是为亦力八里的事情,毕竟这件事还未从大明传过来,李江自然不清楚。
“你说朱祁镇想要将恩科收回这会不会对大明的稳定产生影响了”李江看向了尚阳,淡淡说道。
“那是自然大统制此事已然明了这大明皇帝如此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他这样做不仅得罪了大明朝堂上的诸位大臣,还寒了大明士子阶层的心,这绝对是错误的一步棋”
“呵呵尚阳或许你还不了解这位当今的大明皇帝他真的不知道这样做会得罪大明的士子吗他当然清楚作为皇帝他怎能不知只是他还是这样做了这其中必定暗含深意”
李江的话让坐在下首的尚阳若有所思起来,他毕竟是聪明人,很快就从李江口气当中听出了点什么,忽然间,他灵光一闪,惊讶道:“他想改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