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7(1 / 2)

d当然不信,毕竟内阁是什么地方,他非常清楚,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与数十人都进入了内阁,而且内阁的职能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变得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这也没什么他觉得只要能够效忠陛下,协助陛下管理天下,这无论怎么改,都跟他没关系,可是就在他整理从各地送上来的奏折时,忽然发现从乌斯藏专程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加急文书,而且还是八百里加急。

他打开一看,发现是乌斯藏发生了内乱,而这时候,乌斯藏西南边疆有不少陌生势力还是入侵,甚至已经翻越了雪山攻入了乌斯藏境内了。

作为大明的附属都司,事实上乌斯藏也就是吐蕃已经成为了大明的一部分,毕竟在洪武年间,太祖已经设置了乌斯藏指挥使司,设立了乌斯藏都司,完成了对吐蕃境内的统一管辖,虽然大部分时间,乌斯藏对于大明而言,并不是派遣驻军与官吏这种管辖方式,可是至少名义上乌斯藏属于大明。

而如今大明威名远播,四海臣服,周围的各个土司都司之类的势力自然大力巴结大明,抱着大明这个金大腿。

甚至乌斯藏法王更是派遣使者前往大明京师表示愿意让大明官吏进入其中,官吏当地的民政。

可以说乌斯藏已经认可了大明这个中央政府。

现在,乌斯藏遭到了外敌入侵,于情于理,大明必须做出反应,帮助乌斯藏当地的僧军驱逐外敌护卫乌斯藏。

可是乌斯藏不比其他都司土司,那里地方太高,环境十分恶劣,内地的兵马要想进入到其中,是十分困难的,张峰虽然是进士出身,可是也读过几本杂书,知道唐朝时期,大唐军之所以兵败吐蕃,除了中计外,还因为当地环境恶劣,内地兵马不适应当地的气候。

如今大明军队要想进入乌斯藏驱逐外敌,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为此,他不得不将这个消息告知此时的内阁首辅于谦。

于谦在接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一愣,如今的大明国外四海平静,并无外患,现在确实可以出兵帮助乌斯藏,但是这个代价是巨大的,于谦在考虑出兵乌斯藏帮助当地法王驱逐外敌是否值得。

思来想去,于谦也不知如何决议,他只好立即带着奏折迅速朝着朱祁镇此时所在的宫殿走去。

因为内阁就在皇宫之中,所以于谦很快就来到了朱祁镇所待的宫殿之外,经过通报之后,他即刻进入了殿内。

此时朱祁镇见到于谦神色慌张,也不禁询问了起来:“于爱卿,可是又要事找朕”

“陛下是乌斯藏专程转交四川承宣布政使送来的奏折,文书说有外敌入侵,应该是天竺的德里苏丹国”

“德里苏丹国这是个什么小国”朱祁镇顿时一愣,对于于谦所说的这些,他不知所云,他现在连乌斯藏都不了解,更何况是什么德里苏丹国。

于谦一听朱祁镇的回话,随即就跟朱祁镇解释了起来:“陛下臣在担任南洋大臣期间接触过不少来自于天竺的商人,知晓这是一个堪比亦力八里国的大国,而且人口数百万,战兵也有几十万,他们信奉苏丹教,十分狂热,战斗力极为不可小觑,最为重要的是他们位于乌斯藏西南方,一旦被他们占领乌斯藏,便可俯视四川,虽然不至于威胁大明,可是乌斯藏毕竟乃吾大明国土臣以为必须给予反击,让其知晓大明天威”

随着于谦的讲述,朱祁镇也渐渐明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了,只是他此时显得很犹豫。

乌斯藏虽然属于大明国土,但大明一直以来实行的是羁索政策,所以不管乌斯藏如何发展,只要不威胁大明,一切都不是事。

现在让大明出兵,这让他很为难,不过为难之后,他又觉得此事大明必须管,怎么说他也是大明皇帝,打赢了数次大战的皇帝,怎么能让自己的臣民受到外敌入侵了,这不是利益关系,而是面子的问题。

只是,朱祁镇毕竟是皇帝,他没有立即下令出兵,他也深知出兵乃大事,马虎不得,不禁需要考虑到出兵数量,领兵大将,而且还有粮草等各种事情,这需要有人为他谋划,而眼前的于谦或许是一个合适人选。

可是就当朱祁镇向他询问计策时,于谦却摇了摇头拒绝道:“陛下不是臣不愿意领兵出征,实在是对于乌斯藏不甚了解贸然领兵恐怕会陛下还是选择一名熟知兵事,并且对乌斯藏极为熟悉的人领兵为好,臣以为此时的右都督沐昂是最佳领兵人选,一则沐家世镇云南,与乌斯藏临近,且地形相似,再加上右都督虽已故的黔国公沐晟征讨过麓川,无论是领兵能力,还是对乌斯藏的了解,都是最合适的”

“嗯你之所言的确有理,只是这出兵多少你可有想法”朱祁镇想了想,点了点头,于谦所言的确有几分道理。

“这陛下出兵诸事,您还是召集右都督到京师来询问再说吧不过,所动用的军队只能从四川与云南两地选拔,还请陛下下旨让这两地各卫所做好准备”

“嗯就近调兵确实是最佳之选就依照卿所言”朱祁镇再次点了点头,说道。

很快,一份圣旨由八百里加急特快送达了云南黔国公府上。

而这时候,沐昂已经年事已高,早就一身病痛,卧病在床了,当圣旨下达时,他也愣住了。

可是这是陛下下达的圣旨,他也不敢怠慢,立即带着医师就往京师赶去。

第六百一十九章上京陈述

乌斯藏问题,其实沐昂早就了如指掌了,甚至一些内部事情,他都了解过,只是他年事已高,加上他只是坐镇云南,对于乌斯藏的事情根本管不着,这才没有插手。

而现在当今陛下召自己进京,想必应该也是为了这件事,说真的,他一开始还是非常震惊的,因为他感觉到这次陛下是来真的,而不只是说说而已。

乌斯藏地处高原地带,用兵本就需要谨慎,如今又是调动兵马进入到其中,还不是跟乌斯藏的僧军打,而是打入侵外敌,这协作问题便是最大的一个问题。

至于补给,相信当地法王能够帮忙解决。

而且这次出兵肯定不能过多,毕竟补给是跟不上的。

“对了还得抽调云南土司与四川靠近乌斯藏的土司兵再调川兵前往”

一路上,沐昂虽然在赶路,可是他还是仔细思索着这次出兵事宜,因为他需要在见到当今陛下时,说出自己的计划。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沐昂的马车总算赶到了武昌府,而后他直接坐船东去,再坐船沿着京杭大运河,最终来到了京师。

此时京师城内,朱祁镇已经等不及了,他甚至想直接给在路途之中的沐昂,让他即刻领兵算了,但于谦却建议他,虽然兵法云,贵在神速,但是也不差这几天,毕竟通过乌斯藏发来的文书,此时乌斯藏的天气很不好,入侵敌人虽然有向乌斯藏运动的迹象,但是天气会阻拦他们,短时间内还是不成问题的。

再说,此时四川与云南两地的兵马已经动员了起来,只等沐昂到达京师,当面陈述,并挂帅印领兵出征。

一转眼又过了十多天,沐昂紧赶慢赶总算来到了京师。

进入皇宫之后,沐昂在大殿内见到了于谦与朱祁镇二人。

“拜见陛下”

“右都督请起卿家一路远徒劳顿朕实在过意不去不过,这乌斯藏乃吾大明国土,绝对不能容许外敌入侵,卿家熟知乌斯藏事宜,还请卿家说说该如何用兵,朕只要能够做到的,皆可满足你”

朱祁镇十分郑重的看着沐昂,随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