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5(1 / 2)

d”王振一听,立马对着众人严肃说道。

“是王公公”

书房内,朱祁镇看着几分奏折,极为恼火,但是他也知道此事急不得,如果朝臣们不配合,他这个皇帝也只能尽可能的妥协,毕竟离开了朝堂之上的大臣们,他就没人可用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他想起了王振等一帮宦官们,在他心中,或许这些人能够为自己所用,自己要想做出一番大事业,堪比甚至超过太宗太祖,成为秦皇汉武唐皇那般的千古一帝,就必须懂得借取其他力量。

此时的王振自然不知道一个天大的馅饼即将掉落到他头上,否则他做梦都会笑醒。

再说此时,随着东亚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大明周边的威胁也就只剩下了西北方向了。

目前帖木儿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事已经渐渐进入了尾声,这次大战,奥斯曼帝国占据了绝对的上风,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依旧是两败俱伤。

这样的最终结局,是周边所有实力所没有想到的,不过即使如此,奥斯曼帝国的发展趋势已经显露了出来,相比帖木儿帝国的腐朽沉闷,奥斯曼帝国开始了他扩张的脚步,它先是与帖木儿帝国重新议和之后,迅速以自己强大的火器力量掉过头来快速攻打背后的拜占庭帝国以及西欧联军。

此时的拜占庭帝国早就日暮西山了,而西欧联军还是一个不怎么使用火器的军队,所以面对着奥斯曼帝国强大火器的攻击,他们很快就败下阵来。

而且此时奥斯曼帝国也开始研制重火铳,这是一种弹丸很大,威力很强,射程很远的火铳,它虽然有着不少缺点,但是其威力很不可小觑。

就连得知这个消息的李江,也陷入了沉思当中,因为奥斯曼帝国在原本历史上,也是靠着这样的重火铳才迅速崛起的。

但最终李江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奥斯曼帝国国土面积很大,人口也众多,这时候与奥斯曼帝国开战只会拖垮汉华王国,因此,他选择了暂且观望。

而此时的西欧各国,随着汉华王国与西欧商路的开通,源源不断的物资与消息也随即传到了西方,对于这个位于东方的强大王国与大明这个神秘的国度,不少西欧国家再次派出了使团想要前往东方。

可是因为不熟悉海路,再加上奥斯曼帝国的阻拦,因此他们不得不求助于汉华王国的商人们。

张兰便是这些商人们其中的一员。

作为汉华王国建国之前就已经投奔汉华王国的老商人,此时的他拥有着海船近五十艏,而且各种商铺四十余间,还有不少其他副业,可以说他已经拥有几十万两的资产了。

但是作为年轻一辈的商人,他觉得自己还有可能赚取更多的钱,于是他亲自带队,跟随不少汉华王国本土商队,在汉华王国水师舰队护送下来到了西欧,在将船上所有的物品都卖掉之后,他计算了一下,这一趟他至少可以赚取十万两银子。

十万两呀

这让他极为的兴奋,他觉得只要一年跑上两趟,便可以收手不干了。

也是,一年便可赚取二十万两,这还不包括他的其他产业,这至少也是二十四五万两真正的银子,这么多钱,他下半辈子完全足够了,就算是一家子乃至是下辈子,十辈子都够用了。

只是他却没有想到,就在他准备返回汉华王国时,不少西欧各国的使者拜访了护送的汉华王国舰队舰队长,很快一艏艏西欧极为特色的帆船加入了整个庞大船队之中。

在经过了三天三夜的航行之后,他们总算出了地中海,而此时整个舰队至少有着近五百艏舰船,其中光是西欧各国使团还有一些商团的商船便有着一百多艏,而汉华王国商船也有近三百艏,至于汉华王国水师舰队,则只有区区三十艏战船。

只是可别小看这三十艏战船,打起仗来,恐怕一两百艏战船都不是其对手,何况汉华王国的商船可不是普通商船,而是武装商船,军队之中淘汰的不少火器包括大炮在内都被这些商船买了,这次到达西欧来,他们也是被允许装备这些东西。

这样做自然是为了加强整个船队的武装力量,以便能够更好的防范其他变故发生。

就如这次,尽管有着西欧一百多艏舰船加入,但是却并不影响平衡,反而那些西欧各国的使团舰船有些战战兢兢的,生怕惹怒了那些看上去狰狞的战船。

时间一点点过去,随着庞大规模舰队使出地中海之后,舰队便开始了不断南下,而后开始绕路,而且经过无数调整之后,就连汉华王国本国商船都绕晕了,这才顺利到达了好望角。

只是这次船队之中的西欧舰船并未得到登陆的允许,而是只允许停靠在外海,补给则由汉华王国舰船送上去。

第五百七十章西欧各国使团来访

在好望角停留了一日之久后,庞大的船队再次迎着朝阳出发了。

因为好望角的关系,所以大部分西欧各国的使团舰船还有一些西欧商船都觉得这个好望角地区十分的神秘,他们也不是笨蛋,自然清楚汉华王国弄得这般神秘,一定藏着什么秘密,只不过他们虽然好奇,但是并没有愚蠢的去询问或者去查探,而是希望能够从其他地方得知这个秘密。

对此,其实负责安全这方面的兰芳社密谍们自然一清二楚,只不过他们再与护送舰队的舰队长交流之后,并未采取什么过激的举动,而是告诫汉华王国各船船主,务必保守秘密,谁要是泄露秘密,那受到的惩罚将是空前的,不仅仅家族将会抄末,即使本人逃到西欧,也会被汉华王国大军驾临,逼迫收留国家将其交出来。

可以说,这样巨大的惩罚力度,吓住了所有的汉华王国船主,他们自然不是愚蠢之人,很清楚这代价是他们所承受不起的,所以毫不犹豫的将这些惩罚力度告知了各船的船员,而大部分船员都是汉人,而且即使不是汉人,也是拥护汉华王国的人,所以他们都选择了保守秘密。

就这样,船队绕过好望角沿着固定的航线,一路向北,在刻意饶了不少远路,并且混淆了方向之后,舰队最终到达了旧港。

而到达旧港时,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这一路,庞大的舰队始终保持着警惕,就算是停靠补给港口,也是尽可能的让西欧船停留在外海。

这样一来,直到庞大的舰队到达旧港时,那些西欧各国使团也摸不清这具体的航线,中途又有多少补给港口,更不知道这一路经历了多少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