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8(1 / 2)

d着她,毕竟她乃是张辅的女儿,尽管关系闹得很僵,但却是血溶于水,这关系不是想断就能断的。

当李江拿到兰芳社送来的消息之后,他看了一眼,目光顿时闪烁了许久,最终对张娟道:“我那里还有事需要处理,就不陪你了”

说完这话,他拿着送来的消息走进了书房之中。

书房内,窗户与房门都紧闭着,此时离李江走入书房已经半个时辰了,但是房门一直没有打开的意思,而守在门外的守卫也觉得极为奇怪,因为大统制一般而言,是不会这么久一直不露面的。

再说此时,就当守卫心中不解的时候,李江一直坐在桌案前,低着头看着那送来的消息,沉思着。

此刻的他表情非常凝重,心中也跟压了一块大石头石头。

“怎么会这样朱祁镇的身体居然出现了问题,他才几岁这与原本历史时空完全不符呀,虽然明英宗死的时候年纪并不是很老,但是也不至于几岁就会死亡吧莫非是因为我的到来,原本历史时空所发生的事情也会发生重大改变,这个原本两次登上皇位的明英宗朱祁镇会因为我的到来而最终很早便死去”

想到这,李江忽地又想到了朱祁镇的父亲明宣宗朱瞻基,尽管朱瞻基死的时候与他原本时空死的时候只差一两年时间,但是毕竟相差了一两年,这已经算是重大改变了。

因此,对于朱祁镇小小年纪就患病一事,李江显得格外关注,甚至很是疑惑,毕竟作为皇帝,朱祁镇应该受到太医重点关照的,可是为何却出现了问题了

要知道兰芳社送来的消息说的清清楚楚,朱祁镇不仅患病,而且应该很严重,已经躺在床上昏迷不醒了。

这就了不得了,昏迷不醒这可不是什么小毛病,稍有不慎就会直接挂了

“不行绝对不能让朱祁镇死掉朱祁镇一死,那大权就彻底落入那些文官势力手中了到那时,大明的那扇门将会在一次关闭,而汉华王国也将失去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与移民来源地,这对于汉华王国是极为不利的如此,目前最要紧的就是查明此事真相,并且查明朱祁镇到底患了何种病”

打定主意之后,李江随即叫来了一名侍卫,让其通知尚阳等人到议事大会堂,他将前往那里召集大家议事。

半个时辰之后,需要召集的大臣们全都到齐了,这次乃是李江最近三个月以来第一次召集大家进行议事,平日里,他都是在大统制府上与少数几人商议汉华王国政事的,今日里将大家召集起来,为的就是朱祁镇患病关系到大明走向一事,让大家议论议论,以便群力群策,商议汉华王国将如何应对。

当李江将事情的经过详细跟众人说了之后,在场的诸位大臣都不禁陷入了深思当中,对于朱祁镇这位小皇帝,其实在座的大臣已经都比较了解了,如今他患病,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心中也明白,所以他们对于李江的担忧也是心知肚明。

只是此事毕竟关系重大,大家都是斟酌再三,最终尚阳率先开口说道:“大统制臣以为一旦那位陛下驾崩,汉华王国必须第一时间做好与大明翻脸的准备”

“臣附议”

“臣赞同尚主事之言”

很快,不少大臣纷纷站出来附议说道,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却忽然开口道:“臣觉得此事还待商榷,那位陛下或许只是小漾,亦或许对方只是假病也说不定”

“假病怎么可能这可是兰芳社送来的情报,怎会有假”当徐海东刚刚说完,尚阳顿时反驳道。

没错,这个不和谐的声音的主人正是徐海东,作为政务堂的一员,一直一来,徐海东都与尚阳有着各种矛盾,而这些,在座的诸位大臣其实都非常清楚,所以对于两人的针锋相对,大家都并不意外,即使是坐在主位之上的李江,也是如此。

第五百一十四章京师动荡

朱祁镇身体有漾这关系到大明的走向,同样也关系到汉华王国今后的国策,因而在场的诸多大臣都争论的很厉害。

而其中就以徐海东与尚阳二人为代表的两方大臣,各执一词,而且是针锋相对。

而这时候,李江却坐在主位上,面带微笑的看着大家争论来争论去,似乎在等待着争论的最后结果。

事实上,对于这样的争论,李江已经习以为常了,因为他需要这样的争论,否则政务堂内部的官员都是铁板一块,那设立政务堂的意义就不存在了,毕竟他可是“统治者”,作为统治者,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大臣们和气一团,那对于他这位“统治者”而言是不利的,这或许就是传说之中的“帝王之术”吧

当然,这些都扯远了,还是说说此时吧

就当争论争论的差不多的时候,李江忽然开口道:“诸位我以为大家说的都很在理,不过,尚主事与徐主事你等二人虽然考虑到了汉华王国国策与那位陛下患病产生影响,但是却还是忽略了一点”

听到李江这么一说,在座的都不禁一愣,心中暗自琢磨着李江这话的意思。

就在众人琢磨时,就听到李江紧接着道:“是你们说的这些,我之前就有过考虑,但是你们可别忘了大明祖制”

“就算文官势力与李太后强硬,但是大明不是大宋,那位李太后也不是武则天大明的皇权一直是属于那位陛下的,根本不存在天下乃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李江此话的意思是,不管怎么便,大明依旧是皇权至上的大明,而不是士大夫或者是后宫的大明,他们的权利不会高于坐在龙椅上的那位,甚至是与之平齐都不行。

对于这点,其实在后世时空,不管是嘉靖刚刚登基时,还是后来的万历时期,都是如此,李东阳如何,张居正又如何他们算得上权利至高了吧,可是还不是被嘉靖与万历给收拾了。

因此,大明不管怎么便,皇帝一直是这个帝国至高无上的人,谁也不能改变,即使是朱祁镇发生意外,继任的皇帝仍旧会如此,这是大明祖制所决定的,根本不是文官势力或者是后宫的人所能改变的。

所以整的来说,大明不管怎么变,仍旧是皇帝做主,而不是大臣做主,即使此时仍旧是文官与太后共同辅助朝政,但一旦朱祁镇亲政,那就没这两者什么事了。

再说此刻,当李江把话说完之后,在场诸位大臣也都纷纷愣住了,李江说的还真不无道理

只是尚阳还是站起来说道:“大统制您说的这些的确有道理,但这短时间内肯定会影响到汉华王国,因此,臣觉得有备无患为好,尤其是移民还有商业往来一旦新皇帝即位,影响到两国商业,损失的不仅仅是民间商人,恐怕这些年吾等朝廷与大明朝廷之间的贸易,尤其是军事贸易,大笔钱财都收不回来”

尚阳这话说的其实也有一定道理,事实上,随着汉华王国与大明之间联系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临高与崖州县这两地成为特区之后,大明与汉华王国的商贸往来几乎成倍增长,不管是于大明商业,还是于汉华王国商业,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而这意味着大量钱财的积累,赋税的收入。

而且不仅仅是商业上往来让两国赚了许多钱,军事上两国之间的往来才是重中之重。

大明这些年从汉华王国获得了大量的火器,尤其是大炮,这些年,大明几次大战,汉华王国提供的火炮十分出色,也屡次让大战占据了绝对上风,在战场的表现极为耀眼。

因而,如今的大明不管是军事还是经济上而言,离开了汉华王国,大明将会影响极大,相反汉华王国离开了大明,也同样影响极大,毕竟汉华王国需要从大明不断移民才能保证汉华王国进一步强大。

“咳咳尚阳此话的确有些道理,那不如这样吧咱们预先做一套最坏结果计划,而后再静观其变吧”李江这时候又说道。

“大统制英明”此话一出,在场的诸位大臣全都齐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