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9(1 / 2)

d级为造船局局长,还有,罚俸银三十两”

说完这些,李江心中的气稍稍平复了一些,他瞥了一眼郑全,而后道:“说说吧这些天你到底在想啥”

李江一边说,一边将桌案上的一份文书递给了他。

这分文书正是之前郑全上奏给他的那一份

拿着那份文书,郑全忽然似乎明白了什么,他沉默了一会,而后继续道:“大统制,吾就是想返回中山国去看一看最近吾常常梦到自己的老仆被那人杀死了吾想回去将他接过来大统制你放心吾不会一去不回的”

“行了就因为这事,你这段时间一直精神恍惚”李江冷冷道。

对于李江的询问,郑全没有开口,而是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

见得郑全沉默不语却点头,李江暗暗叹了口气,再次道:“好好回去反省,若是有机会,我会通知你返回中山国的去吧”

“大统制”

“不要再说了回去吧”李江说着,直接转身离开了。

望着李江离开的背影,郑全不由得清清叹息了一声,他明白李江是真的生气了。

好在这次李江仅仅只是将他降级,罚了点银钱而已,并未真正放弃他,因而他也在叹息之余,不禁长长松了口气。

几天之后,郑西河派遣飞剪船返回东阳港,带来了他的文书。

李江看完文书之后,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在信中言说已经在那座岛上建立了临时营地,并且派出了分舰队前往澳洲大陆接回一部分愿意离开的俘虏。

除此之外,他派出的探矿队也已经准确找到了那个超大型露天矿藏,目前只需稍作准备便可开工挖矿了。

不过他在信中也说了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是食物问题,他说目前虽然物资比较充足,但长久下去,食物根本不够,而且运出矿产也是一个大难题,因为那岛上的原始丛林之中根本没路可走,需要临时派人开出一条道路了

“这的确是一个很大麻烦没想到找到了这么大一个矿藏,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真是哎”

“好在,整座岛东西宽仅仅只有六七十千米,那潘古纳所在铜矿在岛屿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说至少需要开辟一条长三十至四十千米得道路不过那岛屿内或许有河流,若是能够”

想到这,李江即刻拿起炭笔,开始给郑西河写信,他在信中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他,并且还承诺,会尽快安排下一批运输物资的船队起航前往陇海县的,让他务必先修筑一个小港口出来,以便让运输物资的船队停靠。

第两百二十七章找死的苏禄国东王

苏禄国王都之中。

其实说是王都,但其实也就是个石头砌筑成的寨子,东西大约宽三里,南北至多五里,连大明一个县城都比不了。

而且王都城墙很矮,有些地方都已经垮塌了。

至于城内街道,都是典型的天方教风格,就连街道上来来往往的百姓们也大多是天方教徒,他们顶着白色与,身着白色长袍,看上去有一种走在天方国的感觉。

而苏禄国王室则住在内城之中,这内城有点像是一个石头砌筑的大院,整体规模还不如大明一个地主大院落。

王海滨率领着使团穿过几道守卫,很快便见到了苏禄国的东王。

其实这苏禄国一直都是三王共治制度,其中东王权力最大,西王与峒王次之。

换而言之,苏禄国王室其实是有三支,他们有着各自领地属民,平时有合作,也有对立,更有互相争权夺利。

而在王室之下,还有许多贵族,这便是达图,贵族之下就是商人与国民,手工业者等。

此时接见王海滨等人的自然是东王。

如今的东王乃是上一任东王的长子,他在永乐年间与他父亲一起前往过大明朝贡过,能够说一点华夏语。

因而与王海滨简单交流是不成问题的。

当王海滨说明来意之后,这位东王目光紧缩,沉默了片刻后道:“贵使言及此事实在太过重大,还请使者稍作休息,吾会与一众大臣商议再给贵使答复”

“哦那在下便告辞了”王海滨一听,也不意外,他很清楚这是必要的流程,毕竟他深知这苏禄国也不是东王一人独大的,他肯定是找那两位王商议去了。

果然三日之后,有一自称东王侍从的人再次引导王海滨进入王宫,说是东王将再次接见他。

原本王海滨以为这次应该十拿九稳了,可没想到得到的答复却是不同意,这位东王说了一大堆恭维话,什么多谢汉华王国的好意,什么心领了,总之就是婉拒了。

“拒绝了这不对吧难道这其中出现了什么变故还是大统制失算了”

出了王宫之后,王海滨越想越不对,他吩咐手下即刻出去打听,很快一个消息让王海滨彻底愣住了。

“居然会是这样,渤尼国与吕宋国插手了这两国不是都跟苏禄国不对付吗为何那位东王会同意与这两国合作”

“莫非是因为天方教”

不得不说王海滨真猜对了,天方教在西洋亦或是东洋都有很大势力,几乎所有的土著小国都多多少少跟天方教有关,可以说如果没有大明的影响,与后来的西欧基督教传播,恐怕整个东南亚早就是天方教天下了。

“看来必须得改变策略了,这苏禄国东王若是铁了心不与汉华王国合作,恐怕也不会让吾这个汉华王国使者司好过,吾还是即刻离去为好。”

想到这,王海滨即刻率领众人朝着码头港口而去。

而他却不知道,就在他率领众人离开后不久,他们的住所就被苏禄国东王的卫队给包围了。

但他们注定是一无所获,因为王海滨他们已经坐船离开了。

离开苏禄国王都的王海滨自是不会轻易放弃,既然一计不行,那就施展第二计,他决定改变之前与苏禄国王室合作的策略,改为支持苏禄国叛军。

你没听错王海滨决定支持那些藏在森山老林之中的叛军,只要叛军消灭苏禄国王室重新建立苏禄国,那许多利益就可以从中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