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1 / 2)

d旧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如此到了次年也就是今年1427年,大明宣德二年,宣宗皇帝又以柳升为正将,梁铭,崔聚为副将,率领数万大军征讨,可直到今年六月底,大军也没有任何进展。

而如今已经是八月下旬了,大军依旧没有接到任何开拔的命令,只能暂时就地驻扎,要知道这可是身在安南,先不说气候潮湿闷热,疫病横行,就算是当地番人土著时不时袭扰就够大军受的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两路舰队齐北上

当然,对于这一切,李江也只是从他记忆之中的历史书看过,至于具体战局如何,他其实也并不清楚。

不过他知道到了今年十月份,柳升因为太过骄奢且傲慢无比,不听崔聚,梁铭等人劝告,强行率领大军冒进,最终导致全军七万余人中了黎利大军埋伏,被几十万叛军围困在泥沼地之中。

而结局更是极为糟糕,历史书上早写了,不仅是主将,就连几个副将,连同数万大军一起几乎全军覆没了,只有崔聚见势不妙率领数千残兵败将逃了回来。

也正是由此之后,宣宗皇帝最终不得不与黎利讲和,而到了英宗年间,黎利不仅废除了手中的傀儡国王登上了王位,还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安南国,这就是所谓的黎朝。

当然,那都是后话了,此时李江考虑的还是派出腾格尔斯这支船队,以占城国新洲港为基地,将安南地区的许多华夏人接出去,甚至还可以伺机扶持当地势力,给黎利掺沙子。

同时也可以派专人留守当地,发展自己势力,最好是能够扶持覆灭的陈朝王室子弟,与黎利分裂乃至是对抗,这样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助大明本身,也可以利用安南这个离大明本土陆路最近小国,输送更多的华夏移民。

的确,在这中南半岛各小国之中,唯独占城、安南这两小国,华夏人最多,毕竟这两个小国其国土在很早之前就属于华夏固有领土,华夏人南下在此定居者甚多并不奇怪。

而如今,安南黎利与大明派出的大军正在交战之中,西洋各国此时又与旧港宣慰使发生了冲突,所以在这些区域定居的华夏人就只能逃往安全区域,如此一来,他们就只有以下几个选择,不是回国就是逃往婆罗洲、东洋,或者直接西行前往中南半岛的其他小国,或大明设在哪里的土司。

可如果这时候有一支同为汉人势力的船队前往那,不仅承诺会保护他们,而且还给他们提供每人足够土地,前五年免税,他们会如何选择呢

他们肯定会抛弃前往东洋婆罗洲或者西行的想法,至于回大明,他们或许会有许多人会回去,可是肯定会有一部分不愿意回去,至于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

相对于王海滨的犹豫,腾格尔斯却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了,在他眼中,巫尊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他可以无条件服从,即使所做之事困难重重,他也无所畏惧,一往直前。

“对了还有一事你需注意吾考虑将在今年十月开国建立一方国度,若你能及时返回那再好不过了,若不能,那便算了”

“开国巫尊您真的要建立一个国家吗您之前不是说在这东洋,当以大明为宗主国,这建国会不会”

对于开国一事,其实腾格尔斯曾经多次听李江提及过,但在他认知之中,这与成为一方大部落首领并没什么两样,所以此时的他并不是很激动。

但如果换作华夏人,定会激动万分的,毕竟这可是开国,一旦开国之后,他等自然将成为开国功臣,其子孙后代也将荣华富贵一生。

“对开国不过目前我还未完全想好待我与尚阳等人商议之后会再确定开国的准确时间的”李江点了点头,回答道。

第二日,王海滨最终还是同意了,毕竟这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对他的考验如果能够让李江满意,那他定会成为李江心目中最为重要的臣下。

更何况,他与腾格尔斯一样,也从李江口中得知将要开国一事,他那个激动呀

想想他曾经不过一小海盗,可如今却即将成为一国的开国功臣,这么大的转变,简直无法想象

因而,他很爽快的答应了李江。

如此,两日过后,一大早,清晨的白雾还未散去,可两支舰队却已经并排停靠在了码头舰桥之上了,此刻,其船帆也缓缓升了起来。

水手们早已登船,静静的站在甲板上,等候着起航的信号。

港湾码头舰桥上,李江率领众人亲自为腾格尔斯与王海滨二人送行。

二人各率领两支船队北上,尽管目的地不同,但他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移民更多人到此定居。

为此,李江特意批复了每支船队价值五万两银钱以作为移民经费,这几乎已经耗费掉了李江所拥有的九成九财产。

此时的他几乎成了穷光蛋,所有银钱加起来也就几十两金子,这点钱对于他而言,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而除了银钱之外,李江还考虑到如今东洋局势极为紧张,所以这次腾格尔斯所率船队足有七艏福船,且每艏福船之上所装载的火炮达到了三门之多,几乎将库存的所有火炮都装到了这七艏福船之上了。

反倒是王海滨所率领的那五艏福船,因为前往的区域乃是大明山东海域,且装扮成的还是商船,不方便也不需要携带这么多火炮,因而除了必要的弓弩外,也就藏了两门火炮在王海滨座船之中,若遇到危机时,才会拿出来使用。

当然,王海滨所率领的船队装备火炮虽然仅有两门,但刀剑弓弩却携带了不少,毕竟北上大明,路途遥远,沿途海上虽然较为安全,但也不是绝对安全,海盗,倭寇,乃至是其他危机同样存在,只是如果不是运气极差,应该是不会遇到这些的。

何况,这次王海滨前往大明并不会沿着爪哇岛经南海前往大明,而是先前往苏禄国,而后沿着吕宋岛,经小琉球海峡,最后沿着大明东南沿海海域向北直达山东海域。

从这条航海路线来看,需要谨慎的路段也就是从苏禄国至吕宋附近海域,至于大明东南沿海海域,虽然也偶有倭寇,但此时的大明拥有一支庞大的海洋水师,那些倭寇根本不敢袭击商船。

再加上这次王海滨所率船队在到达小琉球海峡之后,会先到泉州港,而后跟随其他商船一起北上,因而沿途之安全应该是可以得到保障。

第一百二十五章微服私访

工坊区,此处被一圈木栅栏围了起来,其门口还有着数十名士卒日夜把守。

当李江到达工坊时,负责工坊区的方国民正在亲自指挥着工匠安装一台木制风车。

见此一幕,李江并未去打扰方国民,而是仔细观察起工坊区来,他发现最左边有着四间大屋,其中一间屋还冒着滚滚浓烟,其内还传来咚咚咚似乎是打铁之声想必那应该就是冶炼坊了

李江走过去瞧了两眼,发现除了刺鼻的气味外,另外三间大屋分别为兵器制作坊,木工坊,以及砖瓦烧制坊。

工匠们来来往往,各自忙碌着手头上的事情,他们低着头,根本没有注意到李江的到来。

这还是其中一个管事为夏威夷原住民,曾见过李江立刻认出了他。

那管事急忙上前正准备行礼,但却被李江给制止了:“别惊动他等,我就是来看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