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5(2 / 2)

逃出柯伊伯带 花静开 5566 字 2019-09-08

见他如此急躁,成功摇头叹气,赶紧跟了上去。

海歌确实心急,只顾闷头往前跑,完全没听见跟在后面的人喊他,没多久,他就跑到了耸立黑墙的地方。

那果然是一大片坚硬的礁石群,黑乎乎的石头表面光滑湿润,不少地方还缠着紫绿色海藻,整体看上去,就象许多蹲在粗砂上的怪物,一个接一个向上堆叠,意图触摸下压的天空。

他绕着这面天然石墙转了两圈,别说造船工坊,就连个造船零件也没见到,这才回头问成功:“难道咱们还没走到目的地”

成功老实地回答:“正是这地方,只是您没正确打开进入方式。”

“嗯”海歌一愣。

成功没埋怨他,默默地开始工作。他把背包放到地上,然后从最里面掏出一个长方形盒子,打开盒盖,竟取出一副笨重的影幻眼镜。

这下海歌吃惊了,问道:“真正的火伊人号造船工坊,是建在影幻视界里的虚拟场景”

成功不说话,认真地将眼镜对准礁石墙正中向上的一点,又拿出个银色的胶囊状圆筒,举起来摇了摇。

“光控走廊”见到银色“胶囊”,海歌就想起来了,那不正是电磁波发射筒吗原来成功手里也有一个

果然,电磁波发射筒射出一束光粒子后,礁石群上方就横跨出一道彩虹,绚丽的七色光拉成一道拱门,距离石墙不远,又似贴近天空,看起来妙不可言。

“您猜对了。”成功笑盈盈答道:“为保证造船工坊的隐秘性,韦德尔先生用电磁波屏障在工坊入口设置了障碍,这障碍正是一条光控走廊。如果走廊没出现,是没人能发觉这儿的海水里,藏着一座规模庞大的地下造船厂的。”

“这可真是太神奇了韦德尔先生,总能预先设想任何一种可能出现的状况,并将防御工事设置得滴水不漏”海歌在佩服韦德尔的同时,对他的怀念又加深了。

这次有时间细观光控走廊出现的过程了,海歌目不转睛地望着空中。那道彩虹,不是折射了光线的水汽,而是实实在在,由光粒子组成的光波,所以能任意翻卷。它就象无风而动的水袖,被看不见的舞者奋力一挥,便卷成螺旋状迤逦而下,于是熟悉的光控走廊眨眼间出现,如巨大线管般一圈圈向前延伸。蓝色光点停在第一道线圈上,等着引领来客往里走。

海歌熟练地抬脚站上去,当鞋底磁条与磁道接触,耳边仿佛响起了嗞嗞拉锯的信号音。通过这条走廊,他是不是就能见到那扇带暗红把手的密封门门是虚掩的,开门就能见到韦德尔站在屋子正中,向他热情地展开双臂

“先生在想什么呢怎么不走”见他刚才急匆匆,现在却发起了呆,成功在一旁关切地问。

“嗯,没什么,我只是又想起了韦德尔先生。”海歌照实说,然后迈开步子,沿磁道往里走。

成功神色黯然,在他身后哀伤地抹了抹眼睛。

相比通往地下植物王国的光控走廊,这一条长出了至少一倍。韦德尔对真实的造船工坊防卫之严密,可见一斑。这也难怪,火伊人号关系着两个星球未来的命运,他又怎能不紧张

建造一艘宇宙飞船,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对于科技发达的外星人也不例外。这样大的动静,稍有不慎就会让地面上的人察觉,那时韦德尔全盘的计划就将付诸流水,地下植物王国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他绝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走廊可真长,海歌已走得两脚发软,身体倒悬时感到头晕,终于见到了尽头。

尽头依然有一扇门,但与黑色的礁石同色,门上也没安装把手。

无需用手推,成功按动遥控装置,那扇门便轻悄悄自动开启了。

“这里就是,韦德尔先生用来建造火伊人号的工厂”

站在门口,海歌被强烈震撼,感觉象从一个苍白无色的世界,走入了由三维图景构建的炫丽奇境。

第一百四十六章 海轮博物馆

若真是专门造船的船工厂,造船车间里通常是凌乱的。工具与材料散落在地上,房屋正中停放着高大的船只龙骨架。

可这间占地至少一千平方米的工坊,整齐得犹如一座海船历史博物馆。沿墙壁望去,左右两边都挂满了从古代到现代,地球上各种船只的三维立体图片。

两面墙平行地向前延伸,尽头却象即将交汇,给人以独特的空间视觉效果。站在门口的人,能见到不同历史时期的船只,正航行在同一条时光长河中,怀旧感与新时代感交叉,以致错乱了时空。这些元素完美配合,赋予了由外星科技搭建的造船工坊十足的超现实感。

除此之外,挑高十几米的穹窿形屋顶上,星辰般密布多色射灯,也为制造超现实的气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海歌抬起头,睁大眼观望,星星点点的灯光中,他甚至发现了悠长的,标志着银河的雾带。没错,造船工坊的屋顶,正是蔚为大观的宇宙的微缩景观,他忍不住猜想,现今已被地球人类揭示的宇宙空间能在其中找到,分不清边际的黑暗深处,也一定还隐藏着只有星人才知晓的宇宙奥秘。

“成功,你确定,我们不是走在影幻里”海歌实在无法将现实与眼前奇景连接,问出了连他自己也认为相当愚蠢的问题。

成功的回答自然是:“先生,这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然后又补充:“但比影幻中更美。”

他手里握着遥控器,一边说话一边操作。展示三维船只的墙面发生转换,比刚才更加奇特的幻景出现,海歌更觉得自己已超脱现实,走入了一个奇幻世界。

悬挂三维图画,演示轮船发展历史的墙壁,规则地发出“喀拉拉”的响动,就象几千面接收太阳能发电的硅板整齐地向上收起,再出现在海歌的视线中的,竟是蔚蓝的海水。

海歌叹为观止,惊叹的不止是海水的美,还有它的真实感。两面墙竟似连成了一整幅画,屋子正中所有的东西都只是架在画板上,移开后,他们俩恐怕就直接站在海水里了。

成功向海歌保证,他们见到的是真正的海,决不是眼镜制造的全息特效。只要能钻出玻璃,就可走进游弋各类神奇海鱼,飘拂着各种美丽海藻的海底。

海歌迟疑地走到左墙边,试着用手敲了一敲,发现这墙面不再是金属,而是巨大的玻璃。

最令他觉得不可思议之处,不是能展现海底风景的玻璃墙,而是曾经挂在墙上的三维图画,虚实结合中,它们一幅也没少,画中惟妙惟俏的船只,如同从停泊的港口驶进了大海,即将同时拉响悦耳的长笛

海歌看得如痴如醉,问道:“我们是在海底多深的位置”

成功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