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2 / 2)

逃出柯伊伯带 花静开 5379 字 2019-09-08

“当然,地球的最终的目的地是河外星系,所以我们将这趟逃逸之旅分成了两个阶段:从地球驶离太阳系进入银河系是第一阶段;离开银河系,进入河外星系是第二阶段。完成全部旅程,估计地球人至少得经历五至六代,但远离生命垂危的太阳,逃至暂时安全的银河系,一定能在这一代地球人还活着的时候实现。其实只要预备工作做得充足,并将火伊人号开到最大马力,地球或许只需花几个小时就能进入柯伊伯带。”

“可地球在超能金属搭建的航轨上移动,真能避开潜伏于宇宙中的各种未知威胁吗”海歌相信韦德尔的话,但对航轨的实用性仍持怀疑态度。

“你这担心,就像是当年u星科学界那些学者的态度的复制。”韦德尔苦笑,“三角航轨是u星人的独创,能很好地为宇宙飞船保驾护航。但要说谁有能耐找出坚固耐用,可以使用万年的轨材,并一直将轨道铺去河外星系,他们是无法相信的。他们更愿意信赖ai智能,认为ai智能才是可以帮变星飞船躲避风险,完成超长逃生之旅的科技手段。结果,他们不切实际的奢望导致最后谁也没活下来”

“可您现在的方案中,还包括用小小一艘飞船拖动整个地球,这似乎比单纯搭建航轨更难呢”海歌仍质疑方案的可行性。

韦德尔说:“正确支点找到了,足够长的航轨建好了,再合理运用动力燃料,并在最大程度上排除宇宙中的各种阻力,一艘普通的宇宙飞船,确实能带动硕大的地球沿航轨前行。

“我们大量释放出只有蚊子那么大的微型引力波太空探测器,清楚探明了途经宇宙空间里潜在的威胁,设定航轨路径时已很好地避开了它们。换言之,只要地球一直沿轨道前进,就一定能到达冥王星,并闯出奥尔特星云,越过柯伊伯带。

“要知道火伊人号的设计原理,正是来自变星飞船。我从变星一号上拆卸下来的操作系统,将完整地安装进火伊人号。唯一改进之处是飞船航速,它再也不会慢如蜗牛爬,而是在核聚变发动机的推动下,达到了真空环境中每秒30万千米的光速。与传统观念相反,更高的速度意味飞船能拖拽更重的物体,火伊人号拖载的货舱,正是地球。”

“这艘宇宙飞船,能以光速航行”海歌又惊奇地瞪大了眼睛。但他始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为避免在一位伟大的外星科学家面前出丑,他尽量只听不说。

韦德尔点头道:“不错。感谢苍神让我做出正确选择,将变星一号降落在了地球。地心的稀有矿藏资源为我带来巨额财富,让我获得了充足的金钱建立地下植物王国。当然光有钱不够,还得有帮手,若不是地球联合,在灾难中一步步沦为了财富阶层赚取个人私利的工具,我也没法联合地球科学家建立救赎之光组织。与那些可敬的人们一起探索宇宙,寻找人工拉格朗日点和航轨路径,是我此生莫大的荣幸。”

韦德尔对地球科学家推崇备至,海歌感触颇深。回想在影幻中单方面与他较量,只觉得那时自己实在是太孩子气。

可韦德尔对u星科学界的评价,就没那么高了。他惋惜地说:“u星人盲目自信,自居为宇宙级科学元老,傲慢让那些科学家的眼睛半睁半闭,导致将未知的领域判断为不存在,在u星人最后的逃生关头制造出致命障碍,这是我到死也难以摆脱的悲哀。”

第九十四章 供氧系统

韦德尔告诉海歌: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是认为自己一无所知的人,这样的人,通常会将自己变成一块海绵,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的养分,而非终日自以为是地夸夸其谈。他们是智者,并由始至终是痛苦的智者,因为获得的知识越多,他们就越会意识到自己很渺小。

其实一个人哪怕能活十万年,十万年里的每一天都在学习,也不可能弄清宇宙中发生的每一个现象,获知每一项科学技术的本质。

知识的海洋博大精深,就如同宇宙黑暗的背景,在无限空间中恣意流淌着。可当黑暗被光明取代,就出现了边界,人们沉浸在新发现中,以为两眼已看透了一切过去未知的领域,通常今后就很难再突破光明的限制,拿出勇气走入另外的黑暗中,从零开始探索。

“孩子,”韦德尔语重心长地说:“这便是我对u星科学界的评价。地球科学界则不然,目前它还处于起步阶段,正因为你们的科学家没有排斥我,我才有机会从旁协助,拯救这颗蓝色星球。”

海歌涨红着脸不住点头,这是他唯一能表达歉意,证明自己虚心受教的方式。

话题回到火伊人号上。

韦德尔轻fu飞船模型闪光的船身,脑子里想象的是艾儿那一头美丽的红发。他触动显示屏上的一个红点,投影在墙面的三维图景便立即切换,海歌见到的是一幅极为详细的飞船内部结构图,详细到连每个零件的尺寸与质量都标识得一清二楚。

韦德尔说:“你能看到,火伊人号的船体总长只有42英尺,也就是13米,但得划分出三个舱:载人舱、储备舱与燃料舱。驾驶员的体型没法改变,为了让他在飞行途中尽量舒适,我就必须尽可能地减小储备舱与燃料舱的占用面积。这一点上,gvr眼镜发挥了了不起的作用。只要驾驶员能坐进去,并将座椅调节至他满意的角度,就能进入影幻,在那里享受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生态环境,我是指在春夏秋冬四季中任选一个。gvr眼镜就安置在载人舱的电子操作台内,309个感应探头则分布在座椅周围。”

“飞船行驶途中,驾驶员大部分时间都会呆在影幻里”海歌顿时想到了顺磁性高能射线的游离化撞击。如果长时间处于309个感应探头连接的网络中,驾驶员能受得了吗

韦德尔明白他在担忧什么,解释道:“你放心,放入火伊人号的gvr影幻眼镜,软件上已经过我的改造,里面只保留了普通的地球环境,不会再产生电磁波的强烈冲击,所以不会再对地球人类的大脑造成伤害。但最值得关注的沉浸感,并未因使用了不同软件而降低。”

“哦”海歌绷紧的神经放松,刚才他可是捏了把汗。

韦德尔说:“相比gvr眼镜,你更该担心飞船的供氧系统。地球人需要靠氧气维持生命,通往银河系外的旅途漫漫,普通供养设备难以保证贯穿整个行程的氧气供给,我就必须放弃地球上现有的设备,制造出全新的体积小,但造氧率高的空气循环系统。地球上最常用的造氧办法,是用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或者分解高锰酸钾等等。人们也会制造压缩空气,它甚至能充当某些机械仪器的驱动动力。这些方法确实有用,但不适用于火伊人号,因为它们通常需要采用大体积与大质量的生产设备,并且制氧效率很低。我的方法是,将飞船驱动系统所使用的燃料与氧气制造系统相衔接,其实更像是合二为一,当飞船消耗燃料行进时,制造氧气的工作就开始。而飞船停止飞行时,冗余氧气给收纳在金属瓶里,至少还能再维持使用200个小时,这段时间,足够让飞船整装待发,重新启航了。”

“韦德尔先生,联合使用飞船驱动力与供氧系统的方法,确实是值得称赞的创新,可我贫瘠而迟钝的大脑认为,燃烧意味着耗氧,这种物质运动过程只会更多地吸走飞船上的氧气,又怎么反向贡献氧气呢”海歌挠着头问。

韦德尔反问:“是吗那么氧气缺乏的太阳,又是如何发出火焰一般的强光,让人们错觉它在熊熊燃烧的”

“这个”海歌答不出来,只好摇头表示不知。

韦德尔说:“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