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得决战形势稳定之后了,我们可不能让技术风险大到影响战争进程”
“说起来我们先去看哪里,箭鲲吗”
“不,跟哈莱姆一起去看大角鲸和虎鲸吧,它们仍然是决战初期的主力。”
斥力车拐进隧道,进入国家制造中心军工分区的地下船台。
远远能看到通天塔的砂砾荒原上,六座巨塔相距好几公里呈半圆形分布,每座巨塔下方都有一圈八座醒目的白色矩形标识,有的标识翻开,赫然是类似地下机库大门的装置。
门下另有乾坤,远非地下机库那种规模。都是深达百米,长接近三百米,宽也有百米的巨大船台。
地下船台周围分布着构件加工场,大部分船台上都是只有六七十米长的大角鲸,少数是一百多米长的虎鲸,哪怕是二百多米长的箭鲲级浮空舰,也能躺在船台上。
不过箭鲲在泽塔区另外一处更隐秘的地方,由智灵晨光加专职工人制造,这里是可以由兼职工人参与的工作区域。
六座巨塔,四十八座船台,连曙光帝国舰队城的一半都比不上,但这里每天都能升空接近十艘战舰。好几座巨塔顶端都悬停着战舰,通过长长的补给桥与巨塔相连。
三个局长的斥力车走特别通道进入船台,几列车厢并在一起的斥力轨道车则运载着工人停在船台另一侧,替换原有的工人。这里是轮流换班,日夜不停的建造。
中心的船台与四周的构件加工场通过巨大的轨道连接为一体,看不到脚手架也看不到上下攀爬的工人,四周和天顶的灯光如星辰般密集,汇聚成比白昼还明亮的光芒,将船台各个细节照耀得纤毫毕现。
巨大的机械臂像是从地底爬出来的钢铁恶魔,从几个方向将构件拼装在一起,直至呈现战舰的整体轮廓。若干根从细到人的胳膊,到粗得有好几米的机械臂围着战舰忙碌不停。每一根或者两根机械臂的后方或者底部,都有一个人在操作。
整座船台被一层结界罩住,结界里可以使用特定领域的超凡力量。机械臂有的牵引构件,有的将构件用魔法焊接为一体,有的将节点炉、浮空炉、喷气引擎或者炮塔等设备吊装进战舰,还有的装配法阵、铺设蒙皮。
至少上百根机械臂围着战舰工作,众多工序都是同时进行,相互之间没有干扰。在船台上方的控制台里,虚灵服务器接收着每根机械臂的虚灵感应装置,还有在各个角落穿行的浮游摄像机发回的海量信息,与由智灵晨光摸索出来的制造进程自动匹配,不时跳出代表了进度完成的绿点,以及有问题的红点,还有情况不明的黄点。
监工的工作就是叫停红点和黄点,进行操作流程的回溯,查找和分析问题。当然大多数时候只是事后提醒,操作者自己那边同时就能收到警示,监工会依靠综合信息和个人经验给他发布指令。
每座船台算上构件加工场,所有人员接近千人。对现在的赤联来说,这么密集的人力劳动完全是种倒退,但全靠虚灵操作机械臂的话,战舰建造过程中充斥的大量不确定信息和指令反而会拖慢效率,换人上的话情况就好得多。
也唯有如此,才能做到从零散部件到最终升空,每艘战舰只需要四五天时间的恐怖效率。
工人们全神贯注的操作,他们进来的时候都挨过一发群体清灵术,感觉状态不好的还喝上一口稀释痛苦圣水。虽然每个进程都留有余量,可以暂停处理,但余量攒在一起不用,战舰就能提前若干小时升空,在以船台为单位的劳动竞赛里,也能挣到贡献点和荣誉。
三个局长在船台各个环节巡视,解决他们手头上堆积的各类问题。他们呆的这座船台,那艘虎鲸已经进入到内部装设阶段。从侧面伸入舰体的舷桥上,若干身着深蓝海军制服的官兵进进出出,大部分腿上都像装了弹簧一样,格外兴奋。
“太棒了,我终于有虎鲸了”
一位短发女军官坐在没有装设舷窗,还透着风的舰桥里,拍着还包裹了泡沫布的舰长席扶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目光转到在舷桥上来来往往的官兵,神色又变得黯淡了。
她捂着脸嘀咕:“三分之二的新兵,这仗要怎么打哟”
第1091章一千九零 暴兵狂潮,哈娜有很多烦恼
在赤联海军雄心勃勃的战斗序列规划中,浮空舰的级别构成完全依照海军“突破天幕、驰骋虚空、走向星海、剑指神国”的使命而设,这也是费共运用“武器的批判”,进行人神革命的物质基础。
虚空堡垒是赤联海军未来的核心节点和全能平台,相当于地球世界的航空母舰。浮空要塞是主位面战斗的核心支点,相当于两栖攻击舰,其他战舰都以保卫和辅助核心节点为使命进行设计。
浮空母舰搭载若干战机和小型舰艇,可以承担多用途多任务全领域战斗任务,适合在外围或者独立位面的广阔空间作战。更强调甲坚炮利的主力战舰适合护卫内线,对抗高战力点目标,以及在类似主位面天空禁区那样的复杂环境作战。
这并不意味着浮空母舰没炮,或者主力战舰不搭载战机和小型舰艇,只是各有侧重而已。
在规划里,虚空堡垒和浮空要塞之下还会有三级母舰,分别是雏鲲、巢鲲和祖鲲。主力舰也会有三级,分别是箭鲲、古鲲和始鲲。
级别名称并不是最终定案,现有的进度也仅仅只是将最低一级付诸实现而已。在这些战舰之下,才是巡洋舰、突击舰、护卫舰之类的常规构成。
根据第四纪1231年赤联海军建设大纲里的战斗序列表划分,空重千吨以下的都是艇,角鲸、黑鲸、灰鲸、长须鲸之类的被划归为突击、护卫、支援辅助以及特种勤务艇。只有大角鲸和虎鲸两级有资格称为舰,前者是护卫舰,后者是突击舰。
巡洋舰及主力舰才会配备还在研发中的晶格炉以及虚空引擎,可以进入虚空乃至星海作战,现在的赤联离这种科幻画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海军目前的主要战力,虎鲸级浮空舰被划为突击舰也只是勉强而为,等“无限联合模式浮空炉”技术成熟后,未来的突击舰必然更大。
对操纵虎鲸参加战斗的舰长来说,这样的座驾可说不上什么“勉强”。相反,带着一帮新兵上战场,要发挥出虎鲸的真正战斗力,才是真正的勉强。
新批次的虎鲸长一百二十米,最大宽高各有三十米,满载空重接近四千吨。靠现有浮空炉能升到两千公里高度,大气层中最大时速六百公里。人员编制一百八十人,自持力三个月,搭载四架白豚多用途勤务机。
忽略那些棱角分明的外层晶格装甲,以及参差不齐甚至是嶙峋不平的护盾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