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板着脸,喝道:“什么伏羲氏族我以为是我大哥回来了呢来人啊,点火点火我跟上天神沟通过,他们是瘟神化身,只要把他们烧了我们才能安全啊。”
这也转变得太突然了,眼看他们又开始点火,华夏又再大喊道:“其实,我就是你大哥啊我就是来找回你的。小弟”
大难临头,他也豁出去了。
“你骗谁啊我这么大,你这么小”夸父虽然是老实人,但他并不笨。
他们点着了火,脚下的草堆慢慢燃烧起来。
“我艹尼瑪”华夏一边叫骂道一边让素女扶着他。
这个时候
“族长族长族长”
夸父博拿着素女的外套,一边大喊一跑过来。刚才,夸父博收走了华夏和素女身上的所有物品。
他拿着素女的外套,飞快地跑到夸父的身边,然后叽叽呱呱地说了起来。
夸父面色一沉,便马上对那些放火的巨人喊道:“快把火灭了”
他的这句话很有效力,巨人们听到后,便马上用粗长的棍棒挑开那些着火的草。
这下子,总算是得救了。
华夏也是一脸懵逼了,这一会烧一会又不烧,好好玩吗
现在,夸父和夸父博拿着素女那件外套认真地研究着,那件外套被素女割了几块布,用来帮华夏包扎伤口,上面有几个破洞,里面填充的羽毛都快要掉出来了。素女的这件衣服,里面填充的红色羽毛正是火凤的羽毛。部落的羽毛棉花非常稀缺,这些填充衣服的材料只能反复地使用。不过,这些火凤的羽毛质量却非常好。
不知道他们想干嘛呢
夸父博拿着衣服里面的几根红色的羽毛跑到华夏的面前,石台子的旁边,那里有一堆没有熄灭的火。夸父博便把火凤的羽毛拿到火上烤。
他烤了烤,羽毛并没有被火烧毁。
火凤的羽毛是水火不侵之物,华夏有点好奇地看着他们的举动。
再烤了烤,还是没有变化,夸父博又飞快地跑到夸父的面前,和那些巨人长老们商量起来。
半响后,夸父便让人松开了华夏和素女身上的绳子,并把他们带到夸父部落的部落大厅里。
部落大厅里面的桌子和凳子都非常高大,华夏和素女直接被他们放到桌子上坐着。
他们拿来了几个小一点陶碗,倒了一点水给他和她喝。
喝过水后。
夸父便说话了:“你们是什么部落,叫什么名字”
华夏也不再乱说话了,便把自己部落和名字,再次一一道出。当然,该保留的,他还是会保留着,不会说出来的。
“你们这些羽毛是怎么来的”夸父把外套还给素女,便问道。
“以前我们部落收养了一只神鸟,叫火凤。这些羽毛就是它的。”华夏如是说出。
“你们可认识新任炎帝,姜部落魁隗氏炎居”夸父问道。
“不认识。尝百草的神农氏,我就认识。”华夏说道,炎帝不是应该叫神农氏的吗
“这些火凤羽毛是姜部落炎帝魁隗氏政权下属的每一个氏族的氏族部落传承之物,羽毛代表着氏族的身份。”夸父说道。
“这样啊”华夏也是大开眼界了,好复杂的炎帝啊。
夸父继续道:“炎帝魁隗氏对我们巨人夸父部落有恩,他接纳了我们,还为我们制作药草和传授我们种植技术。你们是炎帝的人,也就是我们的恩人。”
炎帝羽毛听说在很久前神农氏将帝位传给了现在的魁隗氏,魁隗氏叫炎居,名号中有一个炎字。现在的炎帝部落都用火凤羽毛做媒介。难道说,这个炎帝就是那个青族的姻亲部落炎族当年远走的炎族,就是现在这个继位的炎帝炎居
于是,华夏接着道:“对了你们怎么把我们当做瘟神的呢还有,你说的什么鸟神是怎么一回事”
:。:
第三百一十四章 进入神农架深处之谜
在赶路的这几天来,华夏的身体也恢复到能走路的程度,只要不做什么激烈的运动,他的身子还是承受得了的。伏羲这副身躯的恢复能力就是强。
把素女安顿好,叮嘱夸父博帮忙照看,华夏便和姜结战带上一些干粮和水,骑在高大的灭蒙鸟身上,进入到神农架,去寻找神农氏姜石年。
踏进神农架原始森林,就能够感受到这里的灵气。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应该说的就是这种感觉。
尽管,骑着的这只灭蒙鸟很巨大,但是,在神农架这个巨大的原始深林里面,这根本不算什么,这里的树木动不动就一百多米高,直径几米宽。人和灭蒙鸟走在里面,显得很渺小。
远古时代的神农架,动物非常多,豹子,老虎,大鸟什么都有。不过,在灭蒙鸟的前面,根本没有什么猛兽敢走近。
不过,更令华夏感到奇怪的是,这里有很多动物都是白色的,白色的虎,白色的羚羊,白色的猴子,白色的熊等等。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白色的动物的呢后世的神农架,确实有很多珍贵的白色动物,比如神农架白熊就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不在北极的白熊,这给后世的科学家留下很多不解之谜。现在,在远古时代更甚,这里就像是一个白色动物的王国。
树林中不时传来奇奇怪怪的动物叫声,现在,他们处于神农架的外围片区,这里有很多很明显的路,路旁的树上还有一些记号。不用说,这肯定是魁隗氏派出去寻找神农氏的人留下的记号。
在这里是不可能寻找到神农氏的。
于是,华夏便对坐在前面驱着灭蒙鸟的姜结战道:“结战兄这里是别人走过的地方,我们应该到神农架的更深处去找找看才行啊。”
“但是,漆雕氏和药正氏叮嘱我们不要离开这些带标记的路啊,他们说这会让人迷失方向”姜结战犹豫道。
“没事”华夏取出一个指南针,道:“我这个东西叫神之指,是天神给我的神物,无论怎么转,它都能够指引正确的方向。”
姜结战看着华夏手中的指南针,华夏则把指南针左转右转给他看看这个指南针的神奇功能。
“哇”姜结战不禁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好那我们去哪里找好呢”
华夏左转右转察看一番后,便指着西北面那处树木最繁密的地方,道:“去那里”
“好”
姜结战拉动左边的捆兽索,命令灭蒙鸟向西北面走去。灭蒙鸟背上装着几根“井”字形的棍子,人坐在上面用绳索固定好,非常安稳的。
前面有一条三米宽的山沟,灭蒙鸟跨步轻松一跳,就跳到对面去了,很是厉害。
巨大的灭蒙鸟在山林中如履平地,日行几百里不是问题。
他们两个一边呼喊神农氏姜石年的名字,一边往神农架的深处进发。
这里人迹罕见,山林茂密,猛兽众多,这个姜石年是怎么能够一个人在这里长期生活的呢
华夏百思不得其解,也许,这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古代人。比如,近一点来说,老一辈的人,还是瘦弱的老人竟然可以挑着近百斤重的稻米走十几公里的路到城里去做买卖,这让一个年轻人照着做也难以办到了。
山越来越崎岖,路也越来越难走,周围的植物也越来越茂密,地面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蛇虫。华夏沉思着,要是人在地上走路的话,很难想象,人是怎么行走在这里的。
不知不觉,他们便来到了神农架深处。
神农架深处的树木更加茂密,各种植物层出不穷,绿的黄的什么都有,树林间还漂浮着一层雾气。这里的空气非常清新,空气中还有一股淡淡的植物芳香,吸一口气就好像吸了一口仙气一样,让人心旷神怡,醒脑提神。难道,这就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