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带着华建和田震在山脚下逛了大半天,他们终于规划好了村子和农田的建设。这里的水源不是很充分,这里的主要作物就是种植小麦、大豆、小米这些。
围屋村子是长方形的,占地面积还是挺大的。
华夏和华建一起用量具厂最新生产的滑轮测距仪划定好了围屋村子的大小。
然后再撒上白石灰,把围屋村子的大概形状刻画了出来。
接着,华夏便让工人们开始挖地基。
挖好地基后,就是砌砖墙了。现在部落的砖厂直接搬出了工业园、直接在粘土矿的旁边就地建厂。建好了就直接运送到各处。现在部落的边境都有人巡查,主要的通道都设置了关卡,这也不用太担心有部落过来偷砖偷瓦。砖头瓦块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放在城外也是可以的。至于,粮食磨坊和牲畜养殖场这些就直接有军队驻守了,也不怕有人敢过来。
五百多个工人同时开工,围屋村子的建设进度还是非常快的。
这里的路也在修冰窖的时候修好了,路是砂石铺设的路,这个比泥坑路强很多。
牛货车一车车地把砖瓦和木材运送到这里来,让工人们假设。
他们建设效率还是挺高的。
大半个月后,围屋村子的主要墙体和框架就建造好了。
从外面看,围屋村子非常雄伟,村子外围的墙壁高达8米,这足足有三层楼那么高。
村子内是由一百多间三层构造的房子构成,基本上一户人都有一个底层存放牲畜农具,上两层就是住人。
这些屋子的造价还是挺贵的,所以部落会从新入住的居民按照他们的收入比,增收一定的房产税收,直到部落收回成本为止。
围屋村子的主要结构造好了,剩下来的就是装潢问题了。这个就不用华夏去c心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算盘与铅笔
亲身参与到围屋的建设,这让华夏又再感到了计算的烦恼,围屋的房间数量、大小等的计算,用笔算真的是太繁琐了,更别说是其它关于统计的事情了。
现在,这个时代是没有计算机的,一切的计算都是靠笔算去算的。
有什么工具可以快计算呢
华夏躺在自己的床上想了很久,他终于想通到用什么工具帮助计算了。
对了就是算盘
算盘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明,想传中国制作原子弹也是用算盘算出来的。
算盘可以是古代的计算机啊,以前怎么没想到呢
想到这里,华夏立刻穿好衣服出。
去哪
工业园不是新建了一间量具厂吗这个量具厂用来制作算盘是完全适合的。
接着,他来到量具厂,这里的工人基本学会了所有量具的制作方法。
叶生一开始是做木工和家具的,后来他被华夏派去做车、做机械、做武器。反正现在在部落里,他可以说是什么都会的,他是部落名副其实的工业与军备大臣。
现在,叶生就在量具厂这里指导工人制作量具。在部落里,关于机械和物品制作的熟悉程度,叶生是仅次于华夏的人。
这下正好,华夏又可以找他一起研制算盘了。
算盘是一种计算数目的工具。其形长方,周为木框,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从九档至十算盘五档,档中横以梁,梁上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五珠,每珠作数一,运算时定位后拨珠计算,可以做加减乘除等算法。
算盘的制作并不难,用竹子和木头制作,算盘的边框还要用青铜片固定好才结实。
算盘最主要的部分还是中间的中空木珠子,中空木珠子一定要滑动得足够顺畅,不然,用起来也就不方便了。
现在部落里并没有机床,要做出一些符合规格的中空木珠子是非常费时费力的。
有什么方法可以替代呢
苦思了一阵子后,华夏便想到了用竹子替代。
于是,他便带着工人到部落领地里寻找适合制作算盘珠子的竹子。
一帮人逛了一整天,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适合制作算盘珠子的竹子。
这些竹子的中间有一个天然的圆洞,只要拿回去加工一下就能制作成一种合适的算盘竹珠子。
他们把这些竹子砍成一段段,然后就运回到量具厂里面,去制作算盘。
本来这些新鲜砍下来的竹子是要经过烘干,制作出来的竹工具才会耐用的,但是华夏为了先制作一个算盘的样品出来,所以他就省略了这个程序了。
他们先用游标卡尺把一些粗细适合的竹子分好类。
然后再把这些合适的竹子锯成合适的长度,制成竹粒。
接着,就用铁锥子转孔,本来这些竹段的中间就有一个小洞的,这样用锥子直接沿着小洞转动就行了,这样就能准确地转到合适的孔。
只要把这些转好孔的竹粒,用刀子修平整,这样就能制出一粒完美的算盘木珠子。
至于穿到木珠子中间的那条木柱,那就直接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