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俩丫头一个来自国安,一个来自外事局,她们俩相互斗气,都跟顾天佑暧昧,却谁都没有真个跟男人过。两个人相互盯着,彼此防范着对方。平日里谁也不跟对方主动说话,却又走到哪里都相互跟随着,谁都不放心对方。
斗的次数多了,彼此逐渐熟悉对方的套路,倒是渐渐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只要顾天佑注意跟俩丫头保持相同的距离,就可以保证她们能够相安无事。
蒋菲解说青狐犯案的手法:“青狐是几乎不可能被彻底驯服的异兽,但驭虫师可以跟它建立感情沟通联络,想要杀某人的之前驭虫师必须在被害人身上做个标记,然后通知青狐下手,所有被青狐吓死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便是眼底严重充血,其实这不仅是惊吓所致,还有药物的原因,这种药叫做开窍丹,一旦服用后眼不能闭,口不能合,耳鼻大开,三魂七魄失守,很容易便被青狐察觉到,几乎是必死无疑,除非这个人的三魂七魄强大无匹到能压制青狐。
李云清听的很投入,不时发问。青狐害人,听之甚玄,亲眼所见后任谁都不敢说这是迷信。
临床学专科医院,病床上躺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儿,清清瘦瘦一张小脸,白净净,很乖巧的样子。一对中年夫妻神情严峻,目不转睛看着。陆子琪正一边对着片子看一边出言询问小女孩儿的感受。完事儿后示意二人出去说话。
走廊里,男的眉头紧锁,女的身子微颤,目光中充满期冀,紧张的看着陆子琪。女人低着头,尽管憔悴却不掩其妩媚之色,男人气质潇洒,只是愁容满面淡化了身上那份魅力。
“这孩子你们都带她去哪看过了”陆子琪问道。
男人道:“北上广深的大医院全都去过了,西北西南的中医世家也看过许多家。”
陆子琪把片子放回袋子里,道:“既然这样那我就不怕直说了,孩子得的是脊柱肿瘤,而且是恶性的,病情发展很快,不知道两位用的什么办法,居然没有化疗的情况下让孩子坚持了这么长时间。”
男人道:“吃了很多珍稀的药物,她妈妈一直用中医的针灸辅助控制病情。”
女人颤声问道:“陆医生,我们是听说了您之前曾治好一例这样的病所以大老远赶过来的,您看我女儿还有希望吗”
陆子琪摇摇头,道:“不能说没救了,但是希望很小,主要是肿瘤的位置太靠近脑部神经根了,稍有差错便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剥离手术需要的精度太高,我没有半分把握,不过少切一点的话,倒是可以让她能暂时恢复走动能力。”又道:“不过如果只是少切一点,我相信北上广一些大医院也应该能做。”
男人问道:“陆医生,您知道哪位医生有把握做这样的手术吗”
陆子琪道:“我认为完全不存在这样的人,神经根部位密布神经组织,实际上孩子现在行动受限就是因为肿瘤压迫到这些神经组织造成的,这种情况下精准剥离肿瘤的人简直就是嗯,我忽然想起一个人来,也许可以做成功这台手术。”
女人精神振奋,眼中射出两道光来,立刻问道:“谁真有这样的人吗陆医生请告诉我这人是谁,只要这人能救我女儿,无论花多少钱都不成问题。”
陆子琪愁容满面,道:“女士,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这个人我也只见过他亲手完成的一个高难度的手术,从手法和当时的手术条件以及术后病患恢复的情况看,我觉得如果是这人来给您女儿做手术,会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机会取得成功,如果是我来做,成功的机会不超过百分之五甚至更低。”
男人问道:“这么说,您也不知道这位医生的身份”
陆子琪叹道:“我只知道他是在建邺行医的,上次公安消防总院发生爆炸案的时候,很多医院都派来临时医疗团队支援,这个人应该就是当中的一位。”
男人和女人相互对视一眼,女人道:“只要这个人存在过,我去请人帮忙寻找,一定要找到”
第二百四十章 夜宴猛人
傍晚时分,王府大街,凤凰台名楼
酒楼主打淮扬菜,素有九香十八味之美誉,以真材实料精工细作名闻于建邺餐饮业。
罗峰把接风宴安排在了这里,一处六个人悉数到场,包厢里的气氛很热闹。众人相互寒暄介绍完毕后把顾天佑推上首席座位,另一位年纪五十开外的栾静安副处长坐了次席,他是政协主席费俊生的秘书。罗峰主动坐在栾静安的下首位置。之后是一位女将,纪委书记邱洪波的秘书马兰;接着是省委组织部长卢德康的秘书李建飞;省委宣传部长郑福林的秘书王选宁。
马兰大概四十出头的年纪,言谈间非常豪放直爽,模样中上,穿着倒是挺有品味。听罗峰私下讲是位离了婚的单亲母亲。栾静安五十五了,在秘书这个职务来说已经是天花板年龄段,无欲无求脾气随和。李建飞四十出头的年纪,人看上去要显年轻些,穿着稳重不失时尚,五官棱角分明,是个性很强的一个人。王选宁三十九岁,也是初到办公厅没多久,之前是某财经杂志社一专栏记者。这人比较沉默寡言,似乎还没适应官场的生态环境。
省委班子换届调整,领导们连续开了几天会,今天总算告一段落,大家都跟着放松休息休息。顾天佑作为新任省委书记的秘书,可谓是百秘之首,召集饭局,便是再不开窍的人物也晓得必须给这个面子。
省委班子经过这次调整后由原来的九人调整为十三人,在座六人背后各自的老大当中只有政协主席费俊生不是常委,其余还有省人大的贾清泉,省政府的省长高健,副省长陈志强,吴城市委书记王春来,建邺市委书记李洪源,省委秘书长范学明,省军区政委曹冰,省委副书记吕春江。
秘书坐在一起很少谈论领导,也就是冲着顾天佑这个棒槌才闲聊了几句无关紧要的内容。充其量就是介绍一下各位领导的过往履历,往往都是不带丝毫个人色彩。
国内的官场规则,有一条规矩,即党政两个一把手,最多只能在当地产生一个,另一个,一定要从外地调入。省是如此,市也同样如此。那些外来干部,在别的省能够干得很好,但在吴东省,却往往出现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的情况。
贾清泉虽然被调整到了人大,但作为资深的地头蛇,他在吴东官场可谓树大根深。由他这棵大树生成的一张盘根错节的巨大关系网几乎遍布了吴东官场各个环节,就连省长高健都曾经是他在省委党校任校长时的学生。
尽管平时不关心时政,顾天佑可也算半个建邺人。听话听音,这帮人虽然说话都含着半截舌头有所保留,但顾天佑只从他们介绍的这些常委的任职履历中便不难分析出当下的吴东省委内部分歧明显。四十六岁的许慕野是外来派,五十六岁的贾清泉是本地派的首领,五十三岁的省委副书记吕春江代表的秦州系干部又可算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