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0(2 / 2)

戴晓楼起身前郑重的说了一声保重,之后又觉着不够,又补充了一句:一定要活着回来顾天佑起身相送,在他转身的瞬间看到戴总队眼角有泪光闪烁,心头温暖,却没有说破,目送他出门直到去的远了看不见时才跳上吉普车。

这块土地上是没有冬天这个概念的,只有收获季和种植季。雨季几乎贯穿整年,偶尔的季风带来干旱和日照,让植物茁壮成长。在郭家军掌控的地区里,满世界都是花的海洋。那些绚烂鲜花的里面隐藏着疯狂的罪恶。

在一个山谷中,长三公里、宽一公里半,四面环山。地势险要,水源丰富,森林密布,距缅甸仅八公里。这里有两百七十多户人家,两千多人,内有郭家军集团成员及其家属。镇里有两百多幢房屋,都是盖有石棉瓦屋顶、钢筋水泥柱和砖墙的平房。屋里都有电灯、液化石油气、自来水,有的还有电视机,其他摆设也颇为现代化。

郭全兴仅在该镇就有四幢住宅,顾天佑住在一所庭院式别墅中。镇中有集市、医院、学校、群众集会的广场兼足球场,还有水库和寺庙,甚至还有一座发电厂。在镇里和周围有武器库、军事训练场和毒品提炼厂。在镇北部制高点,郭家军建有一座可住三千人的军营,以保护泰北山区的毒品生产和贩运。

在马哈德镇四周的泰国境内,郭全兴另建有十座武装兵营,数千人的主力部队驻扎于该处。而在缅甸境内,郭家军集团的主要据点则在掸邦芒县,与泰国夜丰颂县的帕空河村隔国界相望。该武装贩毒集团的后勤供给,包括照管大小头目们的孩子和郭全兴本人财产,均由郭全民统管。郭家军属下的各级头目大多数是其童年时代的朋友,他们是一个团结的整体。

顾天佑除了训练那支精锐队伍外,日常还会开着吉普车在这片领地上巡逻。偶尔会率队应对一些小股武装力量的侵扰。对付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毒贩子,顾天佑用不着手软,特战大队几乎每次出场都是不见血不回头。短短一个半月时间,竟已记不得亲手宰了多少个这样的毒贩子。

人是复杂的生物,意志坚韧无比的人未必就是铁石心肠。新年的鞭炮震耳欲聋的时候,顾天佑开始无比想念远在国内的一切,想念喜欢的女人,想念卧龙塘的炊烟。杨文山来电汇报说,卧龙塘二期工程已竣工,国际儿童乐园距离营运只剩下调试设施一个环节。高尔夫球场的进口草皮已铺完,球馆会所也都已落成,这块地方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方大头现在提起顾天佑的名字总是一脸得意的对人说,这是我方白羽的女婿。

陆子琪的医院基础工程已经竣工,只剩下装修和地下停车场的扩建工程还差一些。陆子琪对苗世凡说,工程完工了也不准备立即投入运营,无论如何都要等那个男人回来。苗世凡这个把投资赚钱看做一门艺术的家伙居然没有反对。而他组建的风投公司则在这两个月当中从股市里赚到了第一笔钱,验证了他的看人下菜碟的投资策略是成功的。

关培源念念不忘的刑侦总队公寓搂在上个月落成了,三十三层地面建筑外加三层地下建筑。飞达地产遵照顾天佑的意思,把大楼盖的非常漂亮,落成交付使用的当天老厅长关培源亲自到场为大楼剪彩,并对厅长丁宝峰戏言,就冲这座楼,省厅就该给小顾同志记一等功一次。

还有邹海滨和钱龙控股,人工岛项目已进行了大半,资金早就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来自董事长的无端失踪和首席执行官的无名怒火。他甚至在电话里威胁,顾天佑若是再不回去,他就把公司打包出售回燕京继续当他的傻逼大少去。他的纯粹让顾天佑觉得自己先前的小人之心十分龌蹉。但又非常开心。

顾天佑真的很想回去,但也只能是想想。

随着一次次兵不血刃的胜利,随之而来的是他在郭家军中的地位节节攀升。现在郭全兴越来越仰仗这个年轻的参谋长。很多事顾天佑已可以自作主张。

郭家军的军队实行供给制,每个士兵每月会发给数额不菲的津贴。中队长以上官员按职务大小在毒品提炼厂占有股份,按股分红,经济十分宽裕,因而大多死心塌地为郭家军卖命。顾天佑在这个基础上,先提升了士兵的津贴。之后又做主把工厂的结构做了个细化分解,将非核心业务以承包的方式转让给军官们。此举大大增加了军官们的积极性,在提高产能和效率的同时,还减少了郭家军核心层的经济负担,同时更提高了队伍的核心凝聚力。

这些举措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顾天佑不但在郭家兄弟面前吃香,还在中层军官当中树立了巨大威信。

新年过后,顾天佑觉着只靠这么等待是很难等到那个合适的时机了,为今之计只有自己制造一个。而要想动桃园化工,首先就得打破郭家军与桃园化工之间的合作关系。

上架感言

终于又一次上架了,说的多不如更的多,求来的好不如写出来的好我更新,你们订阅,牛逼一起狂,倒霉一起扛,来吧,兄弟们,咱们一起为自己喜欢的张狂

第一百一十九章 决战前的开胃菜

一切团体之间的合作的出发点都与利益有关。郭家军和桃园化工之间自然也不例外。如果不是掌握着独一无二的资源,桃园化工在这虎狼环视的地方早已被吞的皮毛骨不存。

老不死曾说,日后闯荡天下,行事无需太本分,干的好便是活的精彩,没做好不过是个阅历。要敢于去尝试,不然这辈子会有很多遗憾。顾天佑决心布一个局,一个摧毁桃园化工的大局。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击溃山地军,确立郭家军地区武装力量霸主的地位。

一个人如果三十岁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话,他就没有良心,一个人如果过了三十岁还相信社会主义的话,他就没有大脑。张长青就是个没有大脑的人。他四十五岁了,依旧觉着自己可以成为亚洲的切格瓦拉。他鄙视那个大陆国家所谓的特色社会主义。他要的是最纯粹的,在缅东的大山里,他依照社会主义的构想缔造了一座小城镇。

收获的季节到了,山地军即将出动。那是一群彪悍狂野无畏生死的汉子。在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们收购着成熟的罂粟果。而相同的事情郭家军也在做。几次遭遇战,都轻松获胜的山地军逐渐积累起了傲气。他们不再像之前那样谨慎,也不再坚持非有利地形不战的原则,他们开始认为郭家军就是一群胆小如鼠的乌合之众。

就在这个时候,在一片缓冲平原上,两支队伍相遇了。在这场狭路相逢的战斗中,郭家军两百人组成的特战大队,从正面以少胜多击溃了号称金三角第一强兵的五百老挝山地军。

战斗进行的空前惨烈,张长青的山地军最擅长的是在山林间作战。而郭家军的特战大队却擅长在任何地区作战。无论是装备还是兵员个人能力,两支队伍都不在一个档次上。但山地军是一支有信仰的队伍,他们悍不畏死的战斗作风让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的顾天佑感到钦佩又震撼。

顾天佑坐在直升飞机上,通过无线通话器直接向每名队员发出指令,指挥这场战斗。而战斗一开始,顾天佑就命令直升飞机的机枪手对准山地军的指挥车无限开火。

他们举着五六十年代的半自动枪械,挺着的胸膛迎着美国进口的金属风暴系列武器喷出索命子弹,倒在冲锋的路上,印证着战争的残酷性。他们的血喷洒在绿色的大地上,身边同伴的脸上。然而,在那一张张年轻的脸孔上,顾天佑看不到丝毫的畏惧和犹豫。不由暗自侥幸,如果不是装备上的巨大差距和地域带来的劣势,就算特战大队能获胜,也不会胜的这么轻松。

特战大队的成员熟练的操作着拥有红外瞄准微光瞄准弯道转弯瞄准系统敌我士兵识别系统的武器。他们身上穿着的是德国工艺生产的最好的避弹衣,配备十二枚单兵手雷,每只枪都配备